[關鍵詞] 大國崛起;愛國主義;愛國心態;愛國主義教育。
一個國家的愛國主義,包括中國的愛國主義,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受社會大背景和大事件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經濟全球化趨勢、市場化改革和經濟轉型、國家崛起特別是大國崛起、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進展等。我國學界的相關研究大多集中在經濟全球化對愛國主義的影響上,而對其他幾個方面特別是大國崛起的愛國主義效應關注不夠。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一個大國的崛起會對世界格局和國際形勢產生重要影響,同時也會對包括自身在內的諸多國家產生影響。歷史上曾有過多次大國崛起,都對不同國家的民眾心理包括愛國心理產生過重大影響。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看,這些無疑都需要加以系統的梳理和比較研究,并且是一項系統工作和長期任務。本文不擬研究一般的大國崛起對各國愛國主義的影響,而只是站在當代中國的立場上,考察中國崛起對當代中國的愛國主義的影響。
一、中國崛起的客觀趨勢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當代中國的愛國主義具有了更強大的情感動力和更廣泛的民意基礎。
當代中國在世界上的崛起已經成為一種客觀的趨勢。新中國的成立使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登上世界政治舞臺,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國的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呈現出迅猛崛起的壯觀景象。我國的經濟總量連續超越多個強國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與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差距不斷縮小,甚至有人斷言中國一定能趕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的科技正大步邁向世界前沿,有的已經處于引領地位。在經濟和科技力量提升的基礎上,我國軍力也大幅提升,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所有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中國崛起的客觀趨勢。
中國崛起的客觀趨勢表現為一種顯而易見的經驗事實,它不僅體現在經濟學者和其他領域專家的數據分析中,而且更直接地被普通百姓親身感受到。這種感受非常明顯,并具有相當的沖擊力,極大地激發了人們 的 愛 國 熱 情,增 強 了 民 族 自 信 心 和 自豪感。
首先,中國人親身感受到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這種提高體現在實際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物質生活方面的改善是非常明顯的。幾千年來,中華民族雖然創造了燦爛的文明,但由于自然經濟的局限、人口眾多、社會分化、經常性社會動蕩以及外來入侵,廣大人民群眾時常過著溫飽沒有保障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的開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由于國外封鎖和我們在探索中出現失誤等原因,溫飽問題也沒有真正解決。經過改革開放以來幾十年的高速發展,我國的物質財富迅猛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梢哉f,改革開放后中國才真正在歷史上第一次徹底解決了國人的溫飽問題,人民生活已在全體規模上達到了小康水平。這種來自物質生活的安全感和自信力可以說是一種堅實的心理基礎,其他一切心理變化都是在此基礎上產生的。
其次,中國的建設成就體現為一些標志性的巨型工程,十分直觀和震撼。中國的經濟建設成就是一個整體,包括若干方面。其中一些巨大的工程給人以極為深刻的印象,令人十分震撼。比如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摩天大廈,迅速改變著城市天際線;速度和里程都居世界第一的高鐵,其穿山越嶺的神姿總是令人神往;一座座現代化大橋不僅跨越峽谷和江河,而且跨越大海。即使只是想象一下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上駕車疾馳,也似乎能感受到迎面撲來的強勁海風。還有乘風破浪的航空母艦“遼寧號”,滿載著中國人千百年來的夢想駛向藍色海洋。還有不斷實現新跨越的中國 航 天,把 人 類 第 一 顆 量 子 衛 星 送 入 太空……中國崛起,不僅是普通百姓的幸福生活,更是中國人“星辰大?!眽粝氲膶崿F。這個夢想第一次如此真切地展現在中國人的眼前,這怎能不令每一個中國人激動不已?
最后,中國在世界上的崛起,是一個古老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過程,釋放了百余年來中國人的心理壓抑,爆發出巨大的民族自豪感。古代的中國曾長期位居世界前列,但近代以后其國力日益衰落,逐步跌落到受人凌辱的谷底。盡管有許多中國人堅信自己民族有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堅信自己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具有優勢,但殘酷的現實使很多中國人對國家未來失去信心,形成了崇洋媚外的心理。每一位國人都渴望有一天中國能重新站起來,成為世界強國,走在世界前列。新中國的成立帶來了嶄新的氣象,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自豪感得到了釋放,人們的自信心不斷增強。但后來新中國的建設事業遭遇重大挫折,當我們打開國門再次看世界時,西方國家的發達和繁榮令我們充滿緊迫感。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成果的顯現,中國崛起日益明顯,國人長期的壓抑感得到極大的釋放,甚至有一種揚眉吐氣的快感和舒暢感。這是愛國主義的深刻的高峰體驗。
總之,中國的崛起激發了國人強大的愛國熱情,為愛國主義提供了強大的情感動力。同時,中國崛起也擴大了愛國主義的民意基礎,愛國不再被看作一種宣傳和要求,而成為一種自發興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