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離異家庭中職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分析
【第一章】離異家庭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緒論
【第二章】離異單親中職生心理健康現狀探析
【第三章】離異家庭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離異家庭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教育對策
【參考文獻】離異影響下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參考文獻
第一章 緒論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價值觀念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逐步攀高的物質需求帶來的是對精神世界的高層次的需求,經濟和思想的巨大改變,使傳統的家庭婚姻生活模式也隨之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伴隨而來的就是離婚率的逐年上升。
近年來,濰坊市工業學校新生中來源于離異家庭的學生數目有所增加,所占比例有所增高,這一問題引起學校管理人員的重視,因此我們選取對離異家庭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作為課題進行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由來已久,其中,離異家庭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更為集中,表現更為突出,任何問題的出現都是有其背景的。下面我們將從社會,學校,家庭等三方面來闡述該問題的研究背景。
(一)社會背景
這是我們國家從 2010 年到 2014 年的離婚率統計表,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的離婚增長率一直居高不下,而簡單離婚率則每年都在遞增,2014 年這一比例高達 24.9%,意味著每 4 對人結婚的同時,就有 1 對人離婚。
下圖是濰坊市工業學校近年來對新生家庭情況的一組統計數字,從表中我們不難看出,隨著學校的招生數量逐年的遞增,離異家庭學生人數所占新生入學總人數的百分比開始呈上升趨勢。我們以濰坊市工業學校 12 級某班學生為調查對象,進行了相應的數據統計。
班級總人數:47 人
完整家庭學生人數:37 人
離異家庭學生人數:10 人
完整家庭學生比例:78.7%
離異家庭學生比例:21.3%
以時代作為背景的現代家庭離婚率的增加,帶來的是學校離異家庭學生數目的增長,伴隨而來的就是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凸顯,這給社會,家庭,以及學校提出了新的課題。怎樣對離異家庭中職生進行合理的教育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學校德育工作問題和社會問題。給他們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指引他們正確的成長方向,創建合理的健康的生存空間,是學校所有的老師,尤其是班主任的責任所在,班級管理工作的一個不可回避的內容。
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必須認清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想盡一切辦法,利用一切可利用資源,動員所有的力量,對這部分學生的心靈進行安慰,對其行為進行調控、對其家長進行合理的建議和指導,使這些來自離異家庭的學生坦然接受,勇敢面對,盡快適應生活中的突變,調整心理狀態,使自己的生活走上正軌。
(二)教育背景
中職學校的生源主要是經過中考的篩選后,由于成績不佳不能進入普通高中進行學習的學生或者是家庭經濟條件較為緊張、對文化課學習沒有興趣,希望掌握一技之長而迅速就業的的學生。中職學生和普通高中生在年齡上是一致的,但社會對他們的認可度卻有著天壤之別,高中生是天之驕子,而中職生則是一些“歪瓜裂棗”.如果孩子上了職業學校,就不會有什么出息了,甚至未來也因此而變得及其模糊與消沉,于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對他們的期望值大大降低,家庭管教的力度也有所怠慢,最終的結果就是大大降低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實效性。
而如果學生本身又恰好身處離異家庭,無疑會給已經處在巨大變化中的他們帶來生活和心理上的嚴重沖擊和挑戰。如果此時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及時跟進、有效化解,就會使這種沖擊和挑戰轉化成陰影,有可能導致他們心理出現問題。
二、研究意義
由于中職生群體的特殊性,導致他們的問題行為較為集中,對他們在生活學習中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認真細致的調查研究,顯得尤為必要,我們的目的就是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策略,提高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效果。
(一)理論意義
父母的示范影響和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教育家哈巴特說:“一個父母勝過一百個校長”. 由此可見,完整家庭能夠給孩子帶來不可替代的教育影響,而夫妻離異就會導致家庭的不完整,那么家庭教育也會因此出現一定的功能缺損。
我們認為,對離異家庭的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研究是一項涉及教育、心理、家庭和社會的綜合性研究,本課題研究可以促使全社會更加關注離異家庭中職生教育這一在職業學校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領域,使社會上更多的人去關注這一現象,從而為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教育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建議。
(二)實踐意義
探討在本校離異家庭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現實問題,歸納概括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對社會和社區、離異家庭學生的父母、學生所在學校的德育處、學生的任課老師和班主任等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也會對其他學校的同類學生的教育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概念界定
(一)離異家庭
所謂離異家庭是指由于夫妻離異,形成的由父親或母親中的一人與其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
在現實生活中,離異家庭的結構形式比較復雜多樣化,有的學生是和父母在一起,更多的是和祖輩生活在一起,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在學校集體生活中,由此帶來的心理變化也是有差異的。
(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心理活動在本身及環境許可的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雹坳P于中職生的心理健康的概念范疇,一般來講,包括很多方面,諸如在情感、人際關系、智力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健康狀態。離異家庭學生雖屬學校中的特殊群體,但是作為同一年齡段的中學生,就心理健康這個話題而言,他們應該是與正常家庭學生相一致,社會對他們的要求不可能、也不應該有所降低。
因此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指標是教育策略的一個主要目標。
(三)心理健康問題
本文中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是指中職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是否具有穩定的情感;是否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否具有與其年齡特點相對應的心理表現;是否具有相應的自控能力和適應能力。
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與否與中職學生現階段的生活學習關系密切,會影響他們今后的人生道路和價值取向。
(四)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school-family partnerships):是指孩子成長的責任由學校和家長以及社區共同來承擔,它是現代學校制度的一個必要的組成部分。
我們文中研究的家校合作是指學校聘請專家建立家長學校,給與班主任尤其是家長一定的指導,將離異帶給孩子的傷害和缺憾降到最低。它在實際應用中可能包括如何做稱職家長系列講座、志愿服務、家長課堂學習等形式。
四、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現狀
在國外的眾多研究理論中,最主要的有兩種結論:“嚴重影響說”和“有限影響說”.“嚴重影響說”的主要觀點是:
1.父母離異給孩子帶來的的負面影響不是一時的而是永久的,這些影響包括他們的生活和發展機會;(Amato and Keith,1991);2.父母離異會帶來家庭收入的降低,( Hill et al.,1987),其生活的依賴性會增加,那么政府福利制度的好壞完善與否會影響他們家庭生活質量;[9]( MaLanahan,1988);“有限影響說”的主要觀點是:
1.父母離異所帶來的影響與孩子的年齡大小是有關系的;2.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影響力是有時間限制的,最多持續 3 年至 4 年;(Forehand,et al.,1994)3.離異這一社會現實越來越為現代人所接受; (Thornton,1985)4.離異對孩子的影響與國家的制度特點有關系,比如美國的相應影響要遠小于其他國家,因為美國的婚后保證制度的健全與完善高于一些國家。
通過對國外這幾種理論以及影響機制的研究分析,我們發現,沒有一種理論能夠完整的、系統的闡明離異家庭對子女產生影響的所有原因。因此,在研究離異家庭子女產生問題行為的原因時,應當把這些理論綜合起來,全面分析。
(二)國內研究現狀
1.父母離異的事實容易造成離異家庭子女的情緒困擾;離異家庭子女的社會性發展方面能力較弱;離異家庭子女的個性發展不均衡,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傅安球、史莉芳 《離異家庭子女心理》) ;2.父母離異對孩子存在消極影響,行為問題發生率高于完整家庭對照組,在自我意識方面更加消極,在學業方面表現較差,有較高的犯罪率和自殺意念。(蓋笑松、趙曉杰 《父母離異對子女心理發展的影響》 ) ;3. 離異家庭子女在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沖動傾向以及身體行為問題癥狀等方面與完整家庭子女存在著差異。離異家庭子女存在著自卑自責、冷漠孤獨、行為沖動、不思進取等多方面問題。(李學榮 《離異單親子女心理健康問題與輔導研究》,2007);4.父母離異對孩子產生的負面影響在一定的可控范圍之內,隨著孩子的心智成熟,這種負面影響會逐漸趨弱,從而重新回到正常的發展軌道。(徐安琪、葉文振 《父母離婚對子女的影響及其制約因素》 )。
綜上所述,由于國內外文化背景和婚姻制度的不同,使得國外相關的研究對國內出現的類似問題缺乏有效指導意義。
隨著國家在職業教育方面的投入的日益加大和重視,國內不少研究人員也對中職生的家庭教育進行了相應的調查和研究,例如:郭鳳偉(2007)《家庭教育對中專生學習現狀的影響及對策研離異家庭究》一文就中職生厭學現象的現狀出發,分析了家庭教育對這一問題的影響因素離異家庭并提出了相應對策;臧帆(2009)《離異家庭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調查與研究》一文中通過問卷調查法對離異家庭中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并對離異家庭中職生的影響因素進行深入探究,為離異家庭學生的健康發展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對策和建議。
但由于離異家庭中職生這個群體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國內外目前的研究大多拘泥于理論層面,研究方法也多采用問卷調查和理論分析法,較少采用訪談和個案研究法,缺乏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如今,隨著國家一系列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的出臺,中等職業學校的在校生人數達到了空前的規模,社會對于職業教育的要求和對于職業學生的素質的要求也也愈加重視,這個群體的整體素質的提升已是迫在眉睫。
在看到所有不利因素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意識到離異并非一定會造成孩子成長的失敗,國內外離異家庭孩子健康成長的例子并不在少數:比如英國前首相希思、電影演員史泰龍、美國總統奧巴馬等,他們雖然生活在父母離異的家庭,但是他們的成功卻不可小覷;再比如國內的哈佛女孩劉亦婷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曹杰,他們均在單親家庭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們的父或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為我們做出了典范。
這說明,孩子健康成長與否與家庭是否完整沒有必然的關系, 只要孩子保持一種良好健康、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充滿希望的面對每一天,坦然接受生活的磨礪,堅強面對人生的挫折困難,最后都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我覺得這應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努力的一個方向。本文主要是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歸因,找出解決思路,加以有效干預。
五、研究步驟
(一)選取調查對象
本文從全校共選擇抽取 15 個班級進行調查研究:從基礎教育專業選取 6 個班級,財經專業選取 5 個班級,計算機專業選取 4 個班級,對這三大專業的學生、班主任以及家長進行問卷,同時選取一個典型班級--基礎教育 12 級某班進行全面的調查問卷和訪談。這樣,有效學生被試人數為 600 人,其中離異家庭學生為 125人,深入追蹤調查分析典型班級 1 個。
(二)進行研究假設
通過對離異家庭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的探討,我們認為對這個群體進行適時的教育,預期效果是積極的。通過和家長進行多種途徑的溝通,可適度降低離異家庭婚姻變故給孩子心理造成的負面影響;在研究和問卷調查過程中,提高了教師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和操控能力;通過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學校和社區共同開設家長課堂等方式,營造了寬容的社會輿論環境,使離異家庭不再受到偏見的壓力。
(三)明確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問題提出→文獻研究→現狀調查→對策研究→實踐反思。
問題提出從社會、教育背景和理論背景三個方面出發提出進行該問題研究的意義,通過對國內外對此問題的看法觀點剖析,找出不足,以我校學生為例進行問卷等的調查,對結果進行相應的歸因分析,研究出教育對策。
(四)確定調查方法
本篇論文我們主要是采用了文獻研究法、調查法、訪談法、個案法。
1.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圖書和互聯網相關的知識和理論,掌握該課題研究的成果和最新動態,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重點,列出主要觀點。
2.調查法。本論文調查設計了三份問卷,問卷一《班主任訪談的問題設計》,問卷二《中職生生活事件量表》,問卷三《離異家庭學生家庭情況問卷調查》?!栋嘀魅卧L談的問題設計》中針對班主任設計了 10 個問題,主要內容圍繞著調查離異家庭子女在班級管理中所出現的各類問題行為,并通過對班主任的訪談獲得的一些典型案例,通過班主任的視角去觀察,去認真體會離異家庭子女、家長和學校教育三者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吨新毶钍录勘怼?,針對離異家庭子女共設計了 25 個選題。通過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的表現,分析統計數據,掌握離異家庭子女容易產生的問題行為趨勢?!峨x異家庭學生家庭情況問卷調查》,針對家長設計了 15 個選擇題,了解孩子所處的家庭背景以及父母對婚姻家庭的認識情況,從而掌握孩子出現問題的第一手資料。
3.訪談法。針對自己的課題研究,對班主任和部分學生進行訪談,主要就學生在校表現和學習成績,心理狀態,人際交往等方面方面進行單獨的交流,發現問題,了解思想動態。
4.個案法。本文總共進行了 12 個個案研究,跟蹤了解學生的在校狀況,在家庭內部的表現,并通過對離異家庭中職生進行教育的案例進行分析,尋求更加有效的教育思路和途徑,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