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自從 20 世紀 90 年代傳入中國后,對我們的傳統教育方式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沖擊。因為它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觀念去看待知識、學習、教學,同時不得不讓我們去反思我們傳統教育方式的弊端。本文擬從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產生興盛的背景、歷史發展狀況等方面對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進行梳理,以期對此問題有個清晰的認識和了解。
1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產生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產生不是偶然的,伴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社會逐步進入到一個充滿知識和信息社會的過程中,傳統教學在此過程中頻頻暴露出多種局限性,全球范圍內教育教學方面的改革勢在必行,當然這種變革并不是細枝末節的修修補補,或者說對技術或方法做某種程度的修復,而是要求我們必須改變已有的觀念,進入到一個全新的觀念系統中。因此在 20 世紀 90 年代的美國,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得到了興盛,風靡于西方,并引起了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關注。
作為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形成的背景首當其沖的是傳統教學理論的缺陷。所謂“傳統教學理論”它不單單是人們眼中與“現代教學理論”相對立的完全以教師作為中心的狹窄的“傳統教學理論”,還應包括不適合時代發展人類進步,或者無法滿足人類需要的已有的教學理論。我們不能否認傳統的教學理論在歷史長河中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只是在當今的社會方式下,它存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比如:教學目標的整齊劃一,讓教師只從“教”出發,重視教學目標實現的統一性而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適應多元化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也無法滿足個體的自身發展要求。這種理論的局限歸根結底是不把學生置于教學的中心位置,忽視學生主觀能動作用,缺乏人性化的教學理念。由此教育改革成為一種必然。
其次是多元文化的發展和知識經濟信息社會的挑戰。進入到 20 世紀以后,伴隨著人類對自然以及社會知識的認識,物質財富的急劇增加,科技手段的發展豐富,其中一些束縛人類發展的因素在逐漸減弱,特別是進入 21 世紀后,科技以及社會財富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人類在這種豐富的物質和知識信息財富基礎上,日益呈現出追求生命個體發展的多樣化和個性化趨勢,一個多元化的時代正在悄悄地向我們走進。
20 世紀末期,全球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知識經濟呈現在人們眼前,信息社會悄然而至,世界進入一個以創新的知識和信息、創造性的人力資源、高科技產業作為特征的經濟時代。它的出現必然要求實現各層勞動者的知識化和終身學習化,除此之外,人類對知識的認識得到全面更新。同時也促進了人們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以及教學方式等改變。特別是進入到 90 年代以后,計算機通信技術為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發展和逐步成熟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在信息技術與教學各要素的有機整合過程中,可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各種功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有效發揮學生主體性的作用。同樣知識經濟的興起帶來的社會的轉型———信息社會,人們不再固守在一個地方,世界就呈現在小小的電腦屏幕上,而網絡卻帶給人們更方便更快捷的溝通。這些無疑對教育各領域產生極大影響,例如學習時空相對開放化 、學習方式多元化、教學方法科技化等,要求人們不斷去適應這些影響所帶來的變革??傊诖吮尘跋戮鸵笕藗兏淖冮L期束縛個體發展的教學和學習方式,主張開發一種真正尊重人的創造性、相信人具有多種潛能的教育教學觀念和教學與學習方式。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到來不早不晚恰好滿足了這種時代背景的需求。
再次是人本主義的發展。20 世紀 60 年代,以羅杰斯為代表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潮在美國發展興盛起來。他指出傳統教學理論的存在的問題:“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講授主要以灌輸為主,而考試卻成為評價并制約學生發展的唯一手段,教師無法給予學生信任,學生不斷懷疑教師的能力和公平等等”。
人本主義教學理論尊重人性,關注人的本體價值和自我實現,主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及獨立性等觀點都與建構主義有著相通之處,所以人本主義教育思潮對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同時也是在這種思潮背景下使其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產生發展,單一的背景因素是不具備這種能力的,因此它是多種原因促成的。時代背景下加上教學內部矛盾,讓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在 20 世紀 90 年代得到了興盛。
2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哲學和心理學基礎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產生與哲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早在 18 世紀意大利哲學家維柯在《關于各民族本性的一門新科學的原則》一書中指出,文明社會確實是由人類創造出來的,人類自身心靈的變化中可發現社會的各項原則,但人類在創造社會的歷史過程中也創造了自己。他還認為,人生來就有一種本能的、與眾不同的“詩性智慧”,這種智慧發端于人的心靈,是理性認知所無無法到達的彼岸。因此維柯指出,人類只能清晰地理解他們自身建構的一切。所以維柯被稱為“18 世紀初建構主義的先驅”。
隨著時間時代的不斷前行,康德也成為這種理論不可或缺的哲學人物。他的哲學思想建立在對經驗論和唯理論的認真思考與近代哲學思辨性相結合的基礎之上??档聫娬{知識先驗性的同時關注了人的主體性,認為“如果沒有能夠直觀或知覺時空的人,這世界就不再有空間和時間的性質。讓思維的主體,整個物質世界就會消逝,因為這個物質世界無非是思維的主體所感受到的現象?!雹谶@為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有意的啟示和基礎。
英國哲學家波普爾從科學的迅猛發展中,突破科學哲學中由來已久的證實主義和經驗歸納等觀點,提出“經驗證偽原則”,認為經驗是可以證偽一種理論的。波普爾的“經驗證偽原則”動搖了人們對知識真實可信的信念,人們不再把已有的知識看成是永遠靈驗的金鑰匙。這讓人們開始重新認識知識和學習。
以上是哲學思想淵源,從教育心理學上講,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觀點最早應該追溯到皮亞杰的心理學理論。從他核心理論的相關概念圖式、同化、順應以及平衡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新的知識的學習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結構之上的,通過同化和順應的作用不斷調節,從而使知識結構從平衡到不平衡的循環往復,最終使知識獲得豐富和發展。他強調了背景知識的重要性,強調知識是基于兒童自己經驗基礎上的主動的建構,從而獲得一種新的認識。所以,皮亞杰被視為是現代建構主義的先驅者之一。
在皮亞杰之后,一些學者又對認知結構的性質、認知結構的發展條件以及個體主動性在建構認識中關鍵作用等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尤其是在 20 世紀 70 年代末,以布魯納為代表的美國教育家將蘇聯教育心理學家維果斯基介紹到美國以后,對建構主義理論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而以維果斯基、列昂節夫、魯利亞為代表的維列魯學派對建構主義理論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這個學派被稱為社會文化歷史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上強調社會文化歷史作用,這個學派主要人物維果斯基認為,社會交互作用、活動和文化工具影響個體的學習和發展。只有通過廣泛的參與社會活動,學生才能體驗到由別人共同工作產生的結果,強調知識是通過社會相互作用和經驗而構成的。它會受到來自外部諸因素的影響,比如文化、語言以及與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影響??傊幕瘹v史學派給人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去看待知識的產生,更重要的是它更加強調了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自己體驗的重要性以及合作的意義。這在某種程度上為建構主義教學和學習方式的轉變提供了基礎和借鑒。
3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評價
建構主義作為一種新的認識論,在教育理論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超越了認知主義和行為主義,是對傳統教育一場革命。強調知識的獲得是主動建構,而不是被動接受,特別是強調“意義建構”對改革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強調學習者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是教學過程的中心,對正確認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有積極的啟示作用。
當然它也具有局限性。首先,建構主義教學理論過于強調學習的主動性、情境性和社會性,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知識本身的教學。如果沒有實際知識內容的傳授,也很難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沒有強大的知識內容做后盾,那學生的智力發展也將面臨困難。
其次,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要求教師轉變已有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倡導教師應扮演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的角色,但是教師不可能成為學生每個疑難問題的專家,基于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同學生一起成為一個學習者,這就要求教師完全忘卻教師中心主義的觀點,但這對于受傳統教學思想影響較深的教師來說,將會面臨著極大的挑戰。所以在教學實踐活動過程中,如何讓教師轉變角色,使之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這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再次,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普遍和廣泛使用是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應用于實踐的基礎。所以在當下,要想行之有效地實施建構主義教學理論還需要一個較漫長的時間。
不管怎么樣,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豐富了教學理論的內容,給我們提供了新的視角去關照教育教學領域。盡管它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它畢竟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方法。
參考文獻
[1] 黃甫全,王本陸.現代教學論學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
[2] 巨瑛梅,劉旭東.當代國外教學理論[M].北京:教育 科學出 版社 ,2004.
[3] 梯利,伍德.西方哲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4] \\(加\\)約翰?華特生.康德哲學原著選讀[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5] 張建偉,陳琦.從認知主義到建構主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4\\).
[6] 劉萬倫.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及其在我國的本土化的問題[J].比較教育研究,2005\\(7\\).
[7] 胡斌武,吳杰.建構主義教學論評述[J].電化教育研究,2002\\(7\\).
[8] 薛國風.當代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
[9] 劉儒德.建構主義知識觀、學習觀、教學觀[J].人民教育,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