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兒依戀的意義
依戀是個體對某一特定個體的長久持續的情感聯系。
它不僅是個體歸屬感、安全感、信賴感、親切感形成發展的基礎,而且也是道德人格發展形成最重要的基礎。同情心、自制力、自主感、樂觀、信任、積極甚至責任心都是由依戀感的衍生、發展而遷移創生的。為此,我們應從小培養幼兒健康的依戀感,讓嬰幼兒在依戀感發展的最關鍵時期,建立溫馨的親子關系和美好的人際關系,為他們今后高層次情感發展奠定基礎。
二、幼兒依戀的類型及行為特點
Ainsworth與同事(1978)通過陌生情境測驗和對多個樣本的分析,將嬰兒的依戀關系分為三類:①安全依戀,這類兒童與母親在一起時能舒心玩玩具,并不總是依附母親,當母親離開時明顯地表現出苦惱,當母親回來時會立即尋求與母親的接觸,很快平靜下來并繼續玩游戲;②不安全依戀,回避型,這類兒童在母親離去時并無緊張或憂慮,母親回來,他們亦不予理會或短暫接近一下又走開,表現出忽視及躲避行為,這類兒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與母親的安慰沒有差別;③不安全依戀,矛盾型,此類兒童對母親的離去表示強烈反抗,母親回來,尋求與母親的接觸但同時又顯示出反抗,甚至發怒,不能再去玩游戲。
安全型依戀的幼兒喜歡和母親在一起,對母親有較強的信任感,但并不總是靠在母親身邊,而是把母親作為“安全基地”,積極地探索周圍環境,在遇到危險或挫折時會主動尋求母親的幫助,會有“怕生”現象,但在母親的鼓勵下,能很好地與陌生人交往?;乇苄鸵缿倥c矛盾型依戀則易對他人、對周圍環境產生不信任感,害怕分離或回避母親,難以適應陌生環境,害怕與他人接觸交往,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
三、幼兒安全型依戀的培養
傳統心理學家認為氣質是影響幼兒行為動力特征的關鍵因素,制約著幼兒的反應方式與活動水平,因而主張“氣質決定論”。隨著實驗方法與現代技術的運用,人們逐漸認識到父母對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教養態度、家庭氛圍及教師的引導等同樣影響著幼兒依戀的形成,這就對幼兒進行安全型依戀的培養提供了可行性。
(一)遵循兒童的自身特點是必要前提
嬰幼兒時期是依戀感形成與發展的關鍵期,了解該時期幼兒的特點就成了必然之舉。影響依戀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
1.生理成熟。幼兒的生理成熟為心理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它使新的心理活動的出現處于準備狀態,同樣也決定著選擇性依戀發生的時間以及可能性。由于依戀的特性之一是指向性,所以只有當幼兒能分辨出主要撫育者時,穩定的安全依戀才有形成的可能。從出生到3個月時,嬰兒的依戀表現為對人不分化的反應。到嬰兒七八個月時,已能敏銳的辨別熟人和生人了,這樣,嬰兒真正的依戀行為便產生了。作為父母應當了解孩子發展依戀所需的生理條件,并在孩子生理成熟時,提供更多的機會與他們在一起,給孩子以溫暖和安全的感覺。
2.氣質特點。兒童氣質影響到兒童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是個性發展的基礎和兒童個性心理特性之一,是兒童正常行為不同的表達方式。根據兒童是否容易教養,將兒童的氣質分為三種類型:易教養型、難教養型和緩慢活潑型。易教養型的兒童情緒好、生活有規律,較少產生不安情緒,對生人和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難教養型的兒童生活不規律,害怕與陌生的人和環境接觸,對自身和外界的刺激反應過于強烈。緩慢活潑型兒童的特征界于以上兩種類型之間,他們的反應較慢,不夠活潑,且內向,對新鮮事物傾向于退縮。
兒童的氣質特點影響成人對他們的態度。有些孩子情緒好、見人笑,喜歡被人抱的更容易贏得成人歡心,而不愿意被撫慰的容易造成成人冷落。而不喜歡成人撫慰的兒童,久而久之因為情緒沒有得到足夠重視,而形成了不安全的依戀關系。
3.母親對孩子的敏感性。如果母親經常對孩子的痛苦和要求置之不理,嬰兒對這樣的依戀對象也就不容易產生信任感。所以說母親對嬰兒的生理和心理的各方面需要做出敏感反應,是促進安全型依戀形成的重要因素?,旣悺垡蛩刮炙沟热藦拈L時期的家庭觀察中,發現安全型嬰兒的母親在敏感性———非敏感性、接受性———拒絕性、合作性———干預性、易接近性———忽視這四個方面的得分均高。
即安全依戀兒童的母親比不安全依戀兒童的母親對兒童的需要更敏感、更多反應、更親切、更易接近、言語更積極、并予以恰當及時的滿足;而不安全型依戀的兒童的母親有較多的消極態度,影響著母子間的互動過程,這種不良的交互作用模式會逐漸內化為兒童的依戀工作模式,不但影響自我調節機制的發展,還可能將此消極的互動關系泛化到其他人際關系中去,出現攻擊或退縮行為。
(二)提高父母的撫育質量是根本途徑
1.正確滿足幼兒的心理需要。幼兒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與心理需要。大多數的父母對生理需要能及時的給予滿足,因為任何身體內、外部的不適刺激都會引起兒童的哭鬧等情緒反應直至父母消除這些不宜刺激。心理需要主要指幼兒對父母注意、關愛、照顧等的情感需要和活動需要。
由于這些需要的隱蔽性,所以較少得到父母的關注。敏感性與反應性的撫養方式與孩子的安全型依戀具有相當程度的相關。作為父母要從情感上接納、喜歡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需要理性判斷,迅速做出反應,如即時、延遲或不予滿足;有充滿情感的積極接觸,如目光、身體、皮膚的接觸,讓幼兒獲得被承認、被尊重的感受。
2.營造溫暖的家庭氣氛。家庭情緒氣氛是撫養質量的重要組成因素之一。家庭情緒氣氛由每位家庭成員(主要是父母)共同創造,溫暖、互助、和諧或冷漠、疏遠、拒絕,都對兒童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對其子女溫暖的照顧,并以合理的方式養育子女,其子女多形成安全型依戀風格。而父母如果存在行為與情緒問題,往往難以形成和諧溫暖的家庭氣氛,從而會使子女感到在需要時無法獲得關愛,并因此認為人際關系是不可靠的,造成疏離感增強,產生回避型依戀風格。所以父母應盡可能給幼兒營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讓兒童在這樣的背景中感受愛與關懷。
3.形成正確的教養態度。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使孩子受到長輩們保護過度的照料,普遍存在依戀過重的情況,造成幼兒交往上的依賴性,反而限制了未來一代獨立性的發展。還有一些父母則擔心慣壞孩子,往往對幼兒的啼哭、喊叫等采取漠視、不理會的態度。溺愛和拒絕都會使兒童形成不安全型的依戀,前者可能形成纏人型的依戀,后者可能形成淡漠型的依戀,都不利于兒童社會性的發展。正確的方式是父母根據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景,理性的做出分析與判斷,迅速做出適度的反應,如即時滿足、延遲滿足或不予滿足。父母既要培養孩子對其的信任感,又要注重孩子獨立性的形成,使孩子生活在一種愛而有序的環境中。
4.針對不同的幼兒依戀類型進行培養對于安全型幼兒,父母繼續對其需要積極反應,并努力為其營造健康的家庭氛圍即可。而面對回避型和矛盾型幼兒,父母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矛盾型幼兒比較被動,對新刺激畏縮,接受變化難,需要父母要誘耐心和信心使他接受撫愛,并要努力摸出他的生活活動規律,調整自己的行為以符合孩子的要求,但也要特別注意把握好變化的度?;乇苄偷暮⒆映3J前察o地、退縮地,對新事物適應緩慢,需要父母特別的耐心,創造寬松愉快的環境氣氛,用積極的情緒和行動主動去喚起兒童的反應,如果得到父母的撫愛和正確的教育,這類兒童的氣質會向積極的方向轉化,并且獲得安全的依戀。
參考文獻:
[1]佘翠花.依戀類型理論對緩解幼兒入園焦慮的啟示[J].教育導刊,2006,(08).
[2]張文新.兒童社會性發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205.
[3]張莉.幼兒依戀和幼兒依賴[J].家庭教育,1998,(10).
[4]黃桂梅,張敏強.依戀的研究進展[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3,(03).
[5]安芹.影響兒童依戀風格形成的家庭因素[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1,(04).
[6]馬劍虹等.家庭情緒氣氛對兒童依戀行為類型的影響[J].兒童心理衛生,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