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湖湘文化的鼻祖,也是我國古代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毛澤東深受其愛國思想的影響,并對他崇高的品格、曠世的作品推崇備至。筆者就屈原的愛國情懷,及其對毛澤東的影響作一探討。
一、屈原的愛國精神與表達方式
(一)忠君愛國
春秋戰國的諸子大多是不講愛國的,特別是朝秦暮楚的縱橫家,如戰國蘇秦先以連橫說秦,游說不成后就放棄了連橫,轉而改用合縱游說趙國。但是,屈原不一樣,他的思想核心便是愛國忠君。在《離騷》開篇,他就陳述自己與楚王同宗,一言“恐皇輿之敗跡”,再言“忽奔走以先后”,把自己與君主捆綁在一起,后來他的“美政”不被楚懷王所接受,并因此遭到疏遠,最后是流放,他仍然寄希望于國君,時刻希望國君能改過,振興國家。這與屈原的出身、地位有密切關系,《離騷》開篇即說“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崩響獮槌跣Я?。正是珍視自己的貴族出身、地位,屈原自覺地把自己的命運同楚王、國家緊緊聯系在一起。所以,他一生竭忠盡智,輔佐楚王,希望楚國的強盛和振興,“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比欢骰栌?,他遭到小人的嫉妒,被君王疏遠。在朝秦而暮楚、楚材為晉用的戰國后期,像屈原也可以用他的才識服務于其它國家,但他深深地眷戀自己的祖國,“雖身被放逐,猶徘徊而不忍去?!毕喾?,為了楚國的強大,他還不斷用“美政”理想教育學生,政治上要求修明法度、舉賢授能。社會混亂在于小人不守法度,“背繩墨以追曲兮,竟周密以為度?!币蛑芭e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1915年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讀書時,就同羅章龍談起屈原,主張對《離騷》賦予新的評價。后來,毛澤東一直認為屈原“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里?!闭\然,這里的中國人也包括毛澤東本人。
(二)恤民憂民。難能可貴的是,屈原的忠君愛國與恤民思想是密切相聯的。民本思想得名于“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保ā队菹臅の遄又琛罚┣P心人民疾苦、十分同情人民,這在他的作品中常有情不自禁的流露,如“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保ā栋й罚伴L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保ā峨x騷》)“愿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九章·抽思》)等等;更由于流放到民間,對人民力量的認識比前人更深、更充分,強調得人才、得民心的重要,強調民心向背決定國家興衰。因此,屈原的忠君愛國絕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恤民憂民思想血脈相連的,這構成了我國古代愛國主義的基本內容,對我國人民傳統愛國主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59年12月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中,毛澤東說:“屈原如果繼續做官,他的文章就沒有了。正因為開除‘官籍',’下放勞動‘,才有可能接近社會生活,才有可能產生像《離騷》這樣好的文學作品?!?br>
(三)至死不悔。屈原生活在楚國由盛到衰的轉折時期,他以詩人所特有的敏感,預感到大廈將傾。出于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出于對楚王的一片忠心,出于對國家民族的高度責任感,他始終為政治改革吶喊,以實現自己理想中的美政,即使被楚懷王疏遠、被流放后,仍以悱惻纏綿的哀吟,試圖喚醒昏聵的楚國統治者。屈原堅定、執著、上下求索的精神,一再通過直言、比興的手法,形象地表達出來,“朝搴肶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聘兮,來吾道夫先路!”(《離騷》)詩人惟恐自己會逐漸衰老,愿以千里馬馳騁的精神去銳志改革,為理想而奮斗;“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阽余身而危死兮,覽余初其猶未悔?!保ā峨x騷》)為了實現“美政”奮斗的志向,他毫不妥協、毫不動搖、毫不退縮,既使多次面臨死亡的危險。然而,“世渾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保ā稇焉场罚┦朗聹啙?,他卻獨醒,明知不可避免一死,也要追隨前賢,堅持理想,直至自沉汨羅,用生命來殉自己的國家和民族。這看似有些愚忠,其實根植在楚文化里,即所謂的蠻,而《橘頌》以形象的比喻道出其中的實質,“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橘頌》)楚國滅亡以后,仍然流傳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民諺,而秦末陳勝、吳廣、項羽、劉邦等農民起義過程中,或者號為“張楚”,或者以“楚懷王羋心”、“楚將項燕”為號召,最后到底是楚人亡秦,可見楚地民族精神影響的深遠。對此,毛澤東曾說:“屈原生活過的地方我相當熟悉,也是我的家鄉么,所以我們對屈原,對他的遭遇和悲劇特別有感受?!?br>
(四)屈原愛國精神的表達方式。屈原開創了在文學作品中表現憂國憂民思想的先河,其作品處處閃耀著愛國思想的光輝。首先,積極浪漫、風調激促,是屈原楚辭的風格,也是其表達愛國情感的主要方式。屈原以一系列比興手法來表情達意,抒發自己濃烈的愛國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直抒胸臆、或神游太空,把山川風物、花草樹木、云霓神鳥、虬龍鸞鳳,與屈原自己的高尚情操、愛國激情緊密地溶匯在一起?!峨x騷》是一篇神游太空之作,想象奇特、場面恢宏、華麗詭譎,情感濃烈,形象地表現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的艱難歷程,其間洋溢的愛國激情,是隨處可見的?!坝嗉茸烫m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冀枝葉之峻茂兮,愿俟時乎吾將刈。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币宰匀晃餅橄笳?,追求理想生活。前四句可以說詩人在創造美的理想生活,詩人種植各種奇花異草,表達自己為美好事物而斗爭的精神,也給我們一種哲理啟示:理想的美好生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要靠我們親手去實踐、去追求;后四句使我們看到詩人對理想生活的殷切希望,表示自己因追求理想而作出犧牲也在所不惜。其次,屈原運用豐富的想象、瑰麗的辭藻于作品中,來表達其對理想的追求。戰國時代,楚國之風俗迷信鬼神,宗教性的祭祀和祈禱在民間流行,這給屈原的文學創作提供了充分的養分。他把楚國的神話傳說,甚至自然界的日月風云等,都大量調集到詩篇中來,以反映豐富的現實生活,抒發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熾熱的愛國情感,如“駕青虬兮驂白彳離,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同光?!保ā渡娼罚└叨荣潛P自己的價值追求、精神理想取向,是可以與天地比壽、與日月同光的;再如《東君》即是對太陽神的頌歌,更是屈原的理想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