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感染??梢鹦褐гw肺炎,是兒科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之一。該疾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和致病性,患兒通常有2 d~8 d 的潛伏期,之后逐漸起病,臨床表現為咳嗽、發熱、頭痛咽痛等癥狀,自然病程約一月余,相對其他呼吸道疾病較長。且患兒病情發展速度較快,容易引起其他嚴重的并發癥,導致病情復雜多變。隨著患兒年齡的增長,在疾病的診斷過程中缺少明顯的胸部特征。因此,患兒血清檢測結果對于及早診斷病情具有重要的意義[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支原體感染患兒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血清檢測結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 2012 年 1 月-2014 年 1 月收治的支原體感染患兒 324 例為研究對象,所有入選患兒均符合《實用兒科學》中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標準。其中男性患兒 173 例,女性患兒 151 例;年齡小于 1 歲患兒 32 例,1 歲 ~3 歲患兒79 例,4 歲 ~7 歲患兒 138 例,8 歲以上患兒 75 例,平均年齡(5.87±2.94)歲;患兒病程 1 d~15 d,平均病程(9.55±4.18)d;僅咳嗽患兒 74 例,咳嗽伴發熱患兒 67 例,咳嗽伴痰液患兒71 例,咳嗽伴喘息患兒 69 例,以上四種癥狀均具有患兒 43 例;并發癥情況:惡心、嘔吐、厭食 52 例,心率加快 38 例;根據患兒來診時間,將其按季度歸納并統計例數,其中于春季(3 月 ~5 月)就診患兒共 94 例,夏季(6 月 -8 月)就診患兒共 25 例,秋季(9 月 ~11 月)就診患兒 128 例,冬季(12 月 ~2 月)就診患兒共 77 例。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兒在入院當日或第 2 天清晨進行靜脈采血,所采集血樣均采用被動凝集法進行血清進行檢測。
2 結果
2.1 患兒支原體感染陽性檢出率基本情況 本次研究共檢測血清 324 份,檢出血清抗 MP-IgM 陽性患兒 291 例,陽性檢出率為 89.81%.與臨床診斷結果的一致性較高。
2.2 不同組別患兒血清抗 MP-IgM 結果分析 見表 1~4.【1】
3 討論
本研究采用的檢測方法為被動被動凝集法,該方法目前在臨床已經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其操作方法相對簡單,檢測的抗體包括 IgM、IgG 和 IgA 的聯合體,因此采用該方法測得的陽性率高于其他臨床檢測方法[2].本研究結果發現,經過臨床確診的 324 例患兒采用該方法進行血清檢測,陽性檢出率為89.81%,與臨床診斷結果的一致性較高。進一步驗證了該方法具有較高的檢驗價值,是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可靠輔助檢查。
除此之外,本研究對比分析了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臨床癥狀及不同就診季節患兒的陽性檢出率。結果發現女性患兒的陽性檢出率高于男性,與鄺雪英的研究結果相一致,但是到目前為止,出現這一差異的原因尚不清楚,值得進一步探索分析。其次,針對不同年齡組的分析可以發現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以 4 歲 ~7 歲學齡兒童為主,這可能與幼兒的環境和自身的抵抗能力有關系。1 歲 ~3 歲幼兒未入學,因此生活環境較為簡單,在傳染病高發季節較少步入人群密集處而相對不易感染;8 歲以上兒童比 4 歲 ~7 歲兒童的抵抗能力有進一步的發展,4 歲~7 歲兒童剛進入學校,其抵抗能力還有待發展,且學校屬于人群較為密集的環境,一旦班級內有兒童感染肺炎,就會造成兒童之間的相互傳染,因此這一年齡段兒童的發病率相對較高。但是本研究結果發現 1 歲 ~3 歲患兒及 8 歲以上患兒支原體肺炎的檢出率比以往文獻結果所報告的要高,說明該疾病已經逐漸從易感人群泛化至整個幼兒群體中,這可能與其他年齡段兒童的活動范圍增加或兒童的免疫能力沒有得到鍛煉和提高有關。1 歲 ~3 歲幼兒通常會在氣溫合適時走出家門,增大其活動范圍,擴大眼界,因此這一年齡段的幼兒肺炎感染的概率在逐步增加;8 歲以上兒童的活動范圍較 4 歲 ~7 歲進一步擴大,且受到飲食不健康及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兒童的抵抗能力未有效提高,對支原體肺炎的抵抗能力相對較弱,因此這一年齡段的兒童也逐步成為易感人群。第三,不同臨床癥狀患兒的陽性檢出率相差無幾,這與該疾病的特點有關。支原體肺炎通常缺乏特異的臨床表現,且其臨床表現與常見的兒童呼吸道疾病相似,為患兒的確診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不同癥狀支原體肺炎患兒的陽性檢出率基本相同。第四,本研究還針對不同季節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情況做了深入分析,結果表明在春秋季中,患兒人數增多,說明春季和秋季是支原體肺炎的高發時期。這一時期氣候不穩定,晝夜溫差增加,空氣干燥,可能導致呼吸系統疾病高發,嬰兒期與兒童期幼兒更容易受到感染從而患病。
綜上所述,支原體肺炎高發于 4 歲 ~7 歲學齡兒童;發病呈現季節性,以春季和秋季為主;女性患兒陽性檢出率高于男性患兒。臨床采用被動凝膠法做血清檢測,更加簡便、準確和迅速,是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可靠輔助檢查。但由于該疾病缺乏特異性表現,在診斷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患兒年齡、患病季節、并發癥等情況,結合幼兒的血清檢測結果,全面分析病情,為準確、及時地診斷病情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豐琳,李炎。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血清分析方法比較[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9):1167-1168.
[2] 趙春虹。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 IgM 抗體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5):63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