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大學生行為決策中安于現狀偏差問題探究
【第一章 第二章】安于現狀偏差的理論研究綜述
【第三章】大學生行為決策是否存在安于現狀偏差
【第四章】內外源因素對安于現狀偏差的影響
【第五章】安于現狀偏差的心理機制
【第六章 第七章】安于現狀偏差的影響因素及心理機制結論
【參考文獻】高校學生安于現狀偏差在決策中的實證參考文獻
6綜合討論
安于現狀偏差是人們在作出決策時不知不覺會采取的一種策略、已有大量的實驗研究證實了在投資、醫療以及其他情境中存在現狀偏差。但大多的實驗研究都以金錢情境為主,對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方面的研究較少。關于安于現狀的心理機制也沒有比較一致的結論,可能的因素有損失規避、預期后悔、自我知覺和認知失調等理論。另外,在影響現狀偏差的因素中,包括可供選擇的選項數目、決策的重要性、決策者的情緒等等,但在現實的生活中,被試并非在一個隔離的環境中做決策,他會受到自身需要和興趣以及他人的影響。但還沒有人將此作為一個影響因素進行研究。本研究首先通過對不同決策情境中是否存在現狀偏差進行探討,其次,對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對被試現狀偏差是否產生影響進行探討;最后,探討引起被試維持現狀的主要心理機制是哪種。
6.1大學生決策中的安于現狀偏差
實驗一和實驗二都證明了在大學生的行為決策中存在安于現狀偏差。首先對被試在自由版本和現狀版本中的對應選項得分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差異顯著,說明安于現狀偏差存在。進一步對不同的決策情境進行分析,發現在不同的決策情境中也存在安于現狀偏差,但是不同的決策情境中安于現狀偏差有些差異,學習情境下現狀得分要顯著低于娛樂、消費和實踐情境,而后三者中現狀得分不存在顯著差異。說明與其他決策情境相比,大學生在作出與學習有關的決策時更謹慎。
6.2安于現狀偏差的影響因素及心理機制
在以往的研究中,安于現狀偏差的程度受到備擇選項的數目,決策者的情緒和認知特點所影響,本研究主要研究在現狀情境中,是自身的興趣還是他人的推薦更使被試改變現狀。結果發現,不論在學習,還是消費,娛樂,實踐情境中,自身的興趣的得分都顯著高于現狀選項得分,且現狀得分還高于他人推薦的得分。說明內在的因素才是被試改變現狀的主要原因。故要改變大學生安于現狀的現象,需要從激發大學生自身興趣和需要的角度入手,在正確的引導其興趣的基礎上,使學生自發的改變行為。若只是單純的給予建議,對大學生改變現狀沒有幫助,甚至有可能增加其選擇現狀選項。
在心理機制的研究中,發現在決策情境中,被試優先選擇現狀而非非現狀選項,另外,在現狀情境中,損失規避得分顯著高于預期后悔的得分,且損失規避在決策情境上的主效應顯著,說明在大學生行為決策中,損失規避才是其維持現狀的心理機制。而預期后悔的效果不明顯,在學習和實踐情境上預期后悔得分大于非現狀,但是在娛樂和實踐中,非現狀的得分還是大于預期后悔的。
6.3結論
本研究一大學生為被試,逐漸遞進深入細致的探討了大學生行為決策中的現狀偏差。結果顯示:
(1)大學生在日常行為決策中,存在現狀偏差;且在學習情境中的現狀偏差顯著低于消費、娛樂和實踐情境中的現狀偏差;(2)與外在因素相比,內在因素是改變現狀的主要原因,且在不同的決策情境中不存在差異;(3)引起大學生安于現狀的心理機制是損失規避,而非預期后悔,且在不同的決策情境中不存在顯著差異。
7展望
本研究探討了不同決策情境中大學生安于現狀的效應,并對引起安于現狀偏差的心理機制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完善安于現狀偏差的研究:(1)豐富實驗情境,擴大樣本量,將學生的學校類別,學習成績,性別,年級以及其他人口學變量進行對比,看現狀偏差在這些變量上是否存在差異;(2)探討安于現狀偏差與其他心理因素之間的關系,如個體的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是否對安于現狀偏差產生影響;(3)進行對策研究,根據實驗結果,有針對性的進行對策分析,并將研究結果運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