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備學校
武備學校于 1653 年最早出現在普魯士,專指為培養軍事儲備人才而進行軍事教育的初級軍事教育機構。
18 世紀,德國也建立了早期的武備學校。隨后,武備學校相繼出現在俄國、日本等國家。武備生(кадеты,該詞源自法語,cadet———年幼的младший)指俄羅斯享受特權的封閉軍事學院———武備學校的貴族畢業生。
通常來說,武備學校的武備生需著制服,佩戴各級肩章,按照專門的教育大綱進行封閉的文化學習和體能訓練。在很多國家,武備學校被稱為國家青年軍官的搖籃。
俄國武備學校出現的時間要比歐洲其他國家晚 100多年。在沙皇政府的支持下,自 1762 年第一所武備學校產生之后,俄國武備學校便在俄國土地上迅速發展起來。通過武備學校的課程學習,武備生通??梢悦庠囘M入更高一級的軍事院?;蛘咂渌叩冉逃龣C構深造。俄國武備學校自產生以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軍事儲備人才。據統計,截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俄國共有 29 所武備學校,其畢業生總數約為 12470 人。自建立起至 1917 年十月革命,武備學校為俄國培養了近千萬名軍事和民事服務領域的人才。
二、俄國武備學校的產生背景
從 17 世紀中葉歐洲出現第一所武備學校起,到武備學校在俄國建立,共經歷了 100 多年時間。期間,俄國社會經歷了一系列軍事改革、教育變革,這些改革為俄國武備學校的建立提供了基礎。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彼得大帝的軍事、教育改革。后來,隨著俄國所面臨軍事、外交環境的變化,俄國的歷代統治者都開始熱衷軍事改革、擴充和發展本國軍隊及組建各類軍事院校。武備學校是俄國軍事院校的早期形式,并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是俄國軍事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俄國教育史上,武備學校的發展甚至可以稱為俄國專業教育的搖籃。
早在彼得大帝時期,俄國就出現了封閉的軍事院校。史料記載,彼得大帝自幼酷愛軍事游戲,并將自己的游戲伙伴組建為“少年軍團進行嚴格地軍事操練。彼得一直到 24 歲都在忙于軍事游戲,直到 25 歲彼得看到了西歐”[3]\\(P8-17\\)。成年后,為了學習西方新技術,彼得于 1697年 3 月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隨“大使團”一起出訪歐洲。他在德國學習了軍事技術,在荷蘭和英國學習了造船技術。[4]\\(P175\\)出于自己的愛好,彼得急于直接了解航海技術和工業技術發達的國家,其中包括造船業發達的荷蘭和英國。此外,為了發展本國的造船業,壯大俄國海軍力量,早日實現為俄國獲得出??诘暮陥D偉業,彼得一世還聘請了大量優秀的外國軍事專家和航海技術人員赴俄傳授技術。
然而,面臨爭奪出??诘闹厝?,彼得大帝要想壯大俄國的軍事力量,還需從根本上實施軍事改革,以及為了確保實現軍事改革目標提供人才儲備干部而進行的教育改革。于是,1701 年歐洲之旅結束歸國之后,彼得一世就下令建立自己國家的歐式常規軍,并吸引外國人在俄國常規軍中服役,同時還派人出國學習相關知識。
意識到培養本國高素質軍事干部的重要性后,彼得大帝很快又下令在莫斯科建立數學和航??萍紝W校,該校是俄國未來海軍學校的雛形。1712 年,彼得大帝又下令在莫斯科建立了一所工程學校。緊接著,在彼得堡相繼出現了其他一些類似的工程學校和炮兵學校。經過一系列改革和重組,這些學校在 1762 年的時候被改組為貴族炮兵和工程武備學校。
三、俄國第一所武備學校的建立
彼得大帝的軍事改革帶動了俄國軍事教育的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俄國的軍事教育專門院校很大程度上還是當時俄國社會教育的重要活動場所。1732年,陸軍元帥米尼赫(1683-1767 年)向安娜·約安諾夫娜(1693-1740 年)女皇提議,在圣彼得堡為 13 歲到 18 歲的俄國貴族子弟建立一所“武備生學?!笔降能娛聦W院??紤]到為俄羅斯陸軍儲備軍事人才的需要,女皇接受了米尼赫將軍的建議,下令在彼得堡建立了俄羅斯歷史上第一所武備學校,稱為米尼赫武備學校。當時,約有 300 人在這所學校學習,學生需穿軍裝并且接受嚴格的戰斗訓練,學校根據武備生的成績授予其軍官官銜或者軍士(士官)稱號。嚴格來講,該學校在當時尚不屬于專門的軍事院學校,學員一周只有一天進行軍事操練,“便不妨礙其他學科學習”[5]\\(P147\\)。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即位之初,頒布了貴族陸軍士官學校的新章程,章程規定了該學校的主要教授科目,并按學員年齡劃分了 5個學習階段,每階段 3 年,在校學習共計 15 年。[5]\\(P147\\)1752 年,該校獲得了陸軍貴族武備學校的稱號,1766年又被改稱為陸軍皇帝武備學校,直至 1800 年正式更名為第一武備學校。
四、俄國武備學校的發展
為了加強俄國的軍事人才儲備,確保俄國對外作戰的優秀軍官和士兵補給,支持俄國在歐洲繼續推行積極政策,實現疆域拓展的新計劃,葉卡捷琳娜女皇在位期間也十分重視軍事人才培養。1778 年,葉卡捷琳娜大帝下令在莫斯科建立了一所新的武備學校,命名為莫斯科第一武備學校,并以此開啟了武備學校在俄國的快速發展時期。在 18 世紀下半葉到 19 世紀前的 15 年里,出現了許多類似的學校,如炮兵和工程貴族武備學校(1800年改組后的炮兵和工程貴族武備學校改稱第二武備學校)、格羅德諾武備學校、巴甫洛夫武備學校、巴熱斯克武備學校、芬蘭武備學校等。1830 年,沙皇尼古拉一世下令在俄國的一些省會城市開設武備學校,他在位期間,俄國共出現了 8 所新的武備學校。1836 年,所有的武備學校已開始推行統一的教學計劃,并擁有嚴格的組織機構秩序。[6]
1855 年,俄國軍隊在克里木戰爭中失敗,這是沙皇俄國近百年來對外作戰的首次受挫??死锬緫馉幉粌H使俄國失去了對黑海的控制權,更令自尊心極強的尼古拉一世感到奇恥大辱,很快便抑郁而終。尼古拉一世的繼任者亞歷山大二世沙皇即位后,俄國開始醞釀軍事改革,這其中既包括軍隊改革也包括軍事學校改革。于是,19 世紀下半葉,俄國武備學校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亞歷山大二世在位期間,新增武備學校共 9 所。19 世紀六七十年代俄國軍事改革期間,武備學校被改稱為軍事中學。亞歷山大三世統治時期建立了 2 所武備學校,尼古拉二世時期建立了 7 所。1917 年之前,俄國共有武備學校約 30 所,推行統一的教學大綱。
總的來說,俄國武備學校的發展模式是獨一無二的,它為俄國培養了無數意志頑強、訓練有素、優秀團結、忠國愛民的高質量軍官。近年來,隨著當代俄羅斯國內對職業前教育的興趣日益濃厚,出現了許多開設專業補充課程的中小學。與此同時,俄羅斯愈來愈多的青年對這樣推行職業前教育學校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軍事職業前教育領域,俄國相繼開設了一些教授軍事補充課程的中學、武備學校、寄宿中學等,如 2006 年在哈巴羅夫斯克市開設了遠東地區唯一的一所武備學?!獮跎晨品虻谝晃鋫渲袑W。從入學報名篩選比例來看,該學校在遠東地區受歡迎的程度極高,可預見未來俄羅斯武備學校的發展將呈現出繁榮的景象。
[參考文獻]
[1]Потрашков,С.В.,ПотрашковА.С.ИллюстрированныйВоенно-истор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М:Эксмо, 2007.736с.:илС.253.
[2]Потрашков,СВ..,ПотрашковАС.. ИллюстрированныйВоенно-истор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М:Эксмо,2007.736с.:ил.С 253.
[3]\\(俄\\)瓦·奧·克柳切夫斯基.俄國史教程\\(第四卷\\)[C].張永白,郝建恒,高文風,徐景南譯.郝建恒,徐景南校.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4]戴桂菊.俄羅斯歷史[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5]\\(俄\\)瓦·奧·克柳切夫斯基.俄國史教程\\(第五卷\\)[C].張永白,郝建恒,高文風,徐景南譯.郝建恒,徐景南校.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6]Потрашков,С.В.,ПотрашковА.С. ИллюстрированыйВоенно-истор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М:Эксмо,2007.736с.:ил.С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