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討論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時明確指出“以建立軍官職業化制度為牽引,逐步形成科學規范的軍隊干部制度體系?!雹佘姽俾殬I化不僅是國際眾多大國軍隊采取的軍官制度,是軍隊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現代信息化戰爭對人才專業化提出的要求。尤其是軍隊飛行人員,每架飛機都是一個獨立的高科技作戰單元,這就對飛行人員職業能力和職業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其中職業精神是推動飛行人才完善職業能力的核心動力。
因此,在新時期軍隊飛行人才培養過程中,培育飛行人才職業精神,對確保飛行人才職業化與我軍革命化、現代化和正規化協調并進,確保飛行軍官隊伍打得贏、不變質具有重大意義,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本論文主要針對基礎教育階段的飛行學員職業精神培育進行論述。
一、空軍飛行人才職業精神內涵
當前學術界對職業精神的研究較多,主要集中在企業、圖書情報學、教育、新聞傳播等四大領域。不同學科領域對職業精神的具體定義持不同觀點。在眾多職業精神的定義中,至少有三種觀點:一是將職業精神視為職業道德;二是職業精神看作一種敬業精神,勤業態度;三是職業人主觀職業意識的表現[1]。實際上,職業精神是某種職業的性質、特征和規范內化為職業人的品質并普遍反映在職業人工作行為中,是職業人發展的一種核心競爭力。
空軍飛行人才職業精神,是空軍飛行人才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特殊使命責任的要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規范下,奉行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基礎上,在軍事飛行職業活動中逐漸養成的內在的職業精神??哲婏w行人才職業精神普遍反映于空軍飛行人才履行新時期多樣化使命任務中,是空軍飛行人才不斷完善職業技能,實現強軍目標的核心競爭力。
空軍飛行人才職業精神是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政治屬性表現在空軍飛行人才社會屬性、職業屬性上,能夠在工作實踐中更有效的發揮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作用。
二、空軍飛行人才職業精神的基本特點
堅定政治角色認同是空軍飛行人才職業精神的基礎。不同于社會上其他職業,軍人具有特殊的社會屬性和社會職能。不同于西方國家軍隊“非黨化”的政治表象,中國空軍堅持聽從中國共產黨的唯一指揮。不同于西方國家軍官職業精神靠宗教信念來維系,貌似軍隊“非政治化”,實則為其統治階級政治服務的本質,中國空軍堅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一元化思想武裝頭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尤其是新時期在復雜的周邊安全形勢下,中國空軍承擔著保衛國家領空安全,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等多樣化的任務,這就要求空軍飛行人才對黨、國家和人民擁有絕對的忠誠。
職能意識是空軍飛行人才職業精神最直接體現。憲法賦予我軍的根本職能就是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保衛人民和平勞動。和平時期,中國空軍承擔著維護國家領空不受侵犯、搶險救災、反恐維穩、安保警戒等非戰爭軍事任務。
戰爭時期,空軍在現代戰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有贏得制空權的一方,才能享有戰爭決定性的優勢。21 世紀以來,中國周邊安全形勢日漸復雜,國家周邊安全形勢迫切需要強大空軍戰斗力的存在。作為實現“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戰略目標的生力軍、指揮員和領導者,飛行人員只有擁有極強的職能意識,才能更好地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的要求,才能更加有效地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
樂業奉獻是職業精神的最高境界。樂業奉獻是良好職業精神的核心特征,也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最核心、最起碼的要求。樂業奉獻的職業精神與獻身使命的價值觀念一致。人的社會職業是一個人重要的社會角色,不僅是滿足生活需求的手段,還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樂業奉獻符合我軍獻身使命的價值觀念,表現在實際飛行任務中就是將自己的生命與職業的責任、義務和任務融為一體,將人生價值上升為履行新時期新形勢下軍隊歷史使命的追求中。
追求卓越是空軍飛行人才職業精神的不懈升華。20 世紀 70 年代后,一大批高新技術應用在軍事領域。世紀之交的幾場局部戰爭更是意味著高技術戰爭已成為未來戰爭的主要形態。這就對作戰人員,尤其是高精尖武器操控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技術戰爭的發展已經使‘飛行人才’的內涵突破了傳統概念,除‘駕駛員’‘戰斗員’外,飛行員還將是任務規劃員、平臺操控員、武器管理員、信息分析員等等。除了過硬的飛行技巧、戰術技能,為保證打得贏,飛行人員還需要擁有深厚的軍事理論素質、靈活的戰略思想素質、高超的軍事指揮素質、準確的預測力、果斷的決策力、及時的應變能力和大膽創新能力。
美國空軍在力求卓越價值追求中的含義還包括“內部行動和對外作戰優異,前者要求從基層部隊到總部,要互相尊重并將空軍的團隊努力放在首位,后者體現作戰時對待周圍世界的態度?!?/p>
值得注意的是,20 世紀 90 年代后,相較于某些歐美國家空中軍事力量多次參與實戰,在實戰中積攢經驗,我空軍缺乏實戰經驗。因此,空軍強軍目標的實現路徑上除了謀求快速度、高質量推進裝備現代化的同時,更需要飛行人員不斷追求卓越在技術能力、軍事素質、思維模式等方面不斷優化,縮小與西方空軍在一系列能力方面的差距。
三、軍校飛行學員職業精神培養方法
(一)把牢思想政治教育
步入軍校前的新生代多是在學校和家庭呵護下成長的,剛剛進入軍校,陌生的環境、不一樣的生活氛圍和生活規則,難免讓新學員產生對環境和未來的恐慌感,新學員在情緒、技能上都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同時,這種依賴性也使得這一階段的學員無論在思想和行為上都具有更強的可塑性。因此把握依賴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至關重要。
這一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起到價值導向作用。對新入伍飛行學員開展入伍思想政治教育,使學員能夠明確為何參軍入伍,從軍旅生涯的起點樹立參軍報國的理想,將實現強國強軍作為人生價值。通過學習我軍軍史、空軍發展史了解軍隊的使命責任,學習革命軍人優良傳統、學習老航校前輩堅定信念、頑強拼搏的精神。通過學習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明確什么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用什么來指導今后的軍旅生涯。
教育過程中應采取教管結合,嚴格管理紀律與關注學員心理成長相結合,培訓學員隊主官工作方法與加強高年級學員言行示范相結合的方式,從教育、管理、環境等多方面入手塑造學員的價值觀念、形成紀律意識,盡快完成新學員由地方青年向合格軍人的轉變。
(二)進行職業軍事教育
在職業活動中最初從業階段,人員的職業意識主要是職業規范的約束、競爭的壓力,職業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生存需要的反映,這種思想行為在這個階段本質上還不是人員真心愿意的行為。飛行軍官學校職業軍事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員獲得他們職業成功所需的技術、管理能力和領導技能”。職業軍事教育主要包括軍事訓練、領導能力培養和飛行技術訓練三部分內容[3]82。
軍事訓練階段通過學習規章制度、榮譽準則,嚴格內務紀律和禮儀禮節,使學員認識到部隊紀律任務的特殊性。通過學習基礎兵器運用,開展一系列軍事、體能訓練來磨煉新生意志,培養團隊協作精神。通過軍事訓練完成從青年學生到軍人的轉變,培養學員在紀律上從他律走向自律。
領導力培養。領導能力培養可以參考借鑒美軍飛行軍官培育中的經驗方法,采取分年級有側重方向的方式進行。第一年掌握初步的職責、技能和知識,強化團隊精神,在領導力培養過程中內化革命軍人核心價值,遵守紀律。
二年級重點是培養領導能力,廣泛了解空軍文化和條令,培養教育他人、提高團隊凝聚力以及有效交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年級重點是培養團隊領導能力,在前兩年的基礎上,向學員介紹更高級別單位的領導和管理原則,如團隊激勵、凝聚力、決策能力等,鍛煉高年級學員組織各種儀式、檢查軍容風紀和內務衛生的能力。四年級重點培養組織領導能力,繼續培養團隊、人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學員編隊中擔任各級職務,創造讓所有成員發揮最大潛力的環境,通過領導、監督低年級學員,使領導能力得到鍛煉提高;向學員介紹空軍作戰理念、人員構成和基地服役知識,為學員轉變為空軍軍官做好準備[3]84。
飛行技術訓練。我軍飛行生長初級指揮軍官組訓方式采取的是“學歷教育和任職教育分流”的模式,即在學歷院校用四年時間完成本科學歷教育和軍事基礎訓練,這一時期主要進行初教機飛行;然后分流到任職教育院校,針對個人崗位進行 1 年的任職培訓,這一期間,再有針對性的飛特定機型,這一模式習慣上被稱為“4+1”模式。傳統學歷教育中注重基礎知識的教育,缺少技能和職業化素養培養?!?+1”模式中有效的通過飛行技能培訓彌補了傳統教育職業技能培育的欠缺。
一個人職業化的高低,就是這個人的思維是不是從一個職業化的角度和思維方式來看這個問題。飛行技能培訓過程是培育飛行職業精神最直接的實踐平臺。隨著飛行職業活動實踐的發展,飛行學員能夠自覺接受履行職業精神,從內心深處相信職業道德精神的合理性和神圣性,油然而生一種對本職業憧憬、熱愛的心理和感情。在飛行中培育飛行人才職業精神效果遠遠大于傳統說教灌輸式的教育方法。這樣形成的職業精神不是迫于外在約束和壓力的被迫選擇,而是一種真正自愿自覺的行為。
(三)開展文化熏陶培育
任何價值觀念的形成和演變,無不受制于主體所處的文化氛圍。培養空軍飛行人才職業精神,要轉變思想教育的傳統思維定式和路徑依賴,正視當前軍官價值觀念多樣性和多元化的現實存在,為培育飛行人才職業精神創造文化環境。
傳播途徑多樣化。通過靈活地將職業精神融入校園文化設施設計、廣播電視宣傳、網絡教育、社交娛樂等途徑中,讓學員置身于學習宣傳“飛行光榮、飛行責任、飛行價值”的強勢信息環境和濃厚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和感染。根據青年學員追求真善美的心理特點,充分利用青年學員喜聞樂見的一切文化形式,如組織以愛國、愛黨、愛軍、愛校為主題的歌詠比賽,陶冶學員的革命理想與情操;舉辦演講會、讀書心得交流會、社會調查報告會以及知識競賽、辯論賽之類的自我教育活動,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4],引導學員遵循空軍飛行人才職業精神。
教育實施多元化。培育飛行人才職業精神的實施者包括教學一線的教育工作者的同時,社會和家庭力量在塑造學員精神價值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美軍在進行軍人價值觀培育中一個重要的形式就是充分利用社會力量。為了發揮社會和家庭對軍人價值觀培育方面的影響力,美軍專門設立“軍人配偶節”、“全國家庭日”,在這些特定節日,軍地雙方都要展開慶?;顒?,目的是要社會承認軍人和軍人家庭為維護國家主權與國家和平穩定,所做出的犧牲和貢獻,以此增強軍人和其家庭的榮譽感。還可以采取“新聞發布”的社會化教育形式,每當學員在飛行學習過程中獲獎或取得顯著成績時,學校向學員家庭、入伍地武裝部甚至是學員家鄉報社進行信息溝通,用社會輿論工具增強學員崇尚榮譽的職業追求和英勇善戰職業精神。
對于飛行人才培養體制的構建,傳統上比較注重生長階段的教育,但是從終身教育的視角考慮較少。職業精神培育不是個一蹴而就的活動,而是貫穿于飛行人員職業生涯的必修課程。對飛行人才職業精神的鞏固與提升不僅僅是飛行人才培育院校的責任與義務,也是所在部隊的工作,同時也需要飛行員家庭和全社會在其中發揮重要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全守杰.淺談高師生的職業精神培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8\\(10\\).
[2]美國空軍核心價值觀教育[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8:1-5.
[3]付國強.中外軍事飛行教育比較研究[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3.
[4]劉剛.新時期軍校學員價值觀變化趨向及其思考[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