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鄉村初中教師的日常生活困境研究
【第一章】農村中學教師師日常生活問題探析導論
【第二章】研究對象的選擇與背景
【3.1】教師日常的學校生活
【3.2】鄉村教師日常的家庭生活
【3.3】教師日常的社區生活
【第四章】農村中學老師生活狀況反思
【結論/參考文獻】初中教師群體鄉村生活改善探析結論與參考文獻
摘 要
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使鄉村教育備受關注。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使得鄉村教育在追趕城市教育步伐的過程中,不僅淪為城市教育的附庸,而且愈發的落后。研究者認為,鄉村教育落后的癥結在于師資力量的薄弱與匱乏。找出癥結的原因所在就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立足于“日常生活”這一現象學社會學視角,以某鎮一所農村初級中學教師為研究對象,從日常生活的三個維度--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區生活的實然狀況來展現農村教師群體的生存狀態,從中解讀農村師資陷入困境之所在。
本文采用質性研究方法,在借鑒人類學方法開展田野調查的同時,通過文獻分析、訪談、參與觀察等研究手段對 D 中學教師群體進行個案研究,并以整體描述和具體敘事的方式整理成文。
通過對 D 中學教師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區生活的調研發現,D 中學教師職業生命力逐漸逝去:缺少關懷,累并痛著;淪為邊緣人,精神上處于無根狀態;思變成為不得已的選擇。農村教師精神世界的隕落是社會、學校、個人共同作用的產物。教師的低工資、低聲望、低地位使得教師無法安貧樂道;學校有失人性化的管理使得教師在學校找不到溫情的庇護;在現實生活面前自我隱退,主體性消遁無跡使得教師的生命處于無意識狀態,使命感缺失。面對此種困境,關注鄉村教師的精神需要,實現其精神世界的提升,讓其在精神境界中獲得人格的豐盈和完滿,對打破農村師資困境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農村中學教師 師資困境 日常生活 精神世界
目 錄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導論
1.1 選題的緣起 (1)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2)
1.3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4)
1.4 文獻綜述 (5)
1.5 概念辨析 (8)
2 研究對象的選擇與背景
2.1 研究地點的選擇 (11)
2.2 研究地點的背景簡介 (12)
3 教師日常生活的實然狀況
3.1 學校生活 (17)
3.2 家庭生活 (27)
3.3 社區生活 (32)
4 反思:問題與建議
4.1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40)
4.2 精神世界的隕落 (44)
5 結 語
5.1 本研究的主要觀點 (48)
5.2 本文創新點及不足 (49)
致 謝(50)
參考文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