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提升研究
【第一章 第二章】國內外關于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文獻研究
【第三章】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理論基礎
【第四章】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現狀調查研究
【第五章】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技巧及技巧采用所遵循的原則
【結論/參考文獻】小學英語口語訓練方法探析結論與參考文獻
4 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現狀調查研究
4.1 調查的對象
絕大部分小學都是從三年級才開始學英語的,經過兩三年的學習,對英語學習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打下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基本上能聽懂簡單日常用語,進行一些簡單的日常對話,所以本次調查的對象是小學高段的學生,能較全面映射出小學階段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
4.2 問卷的設計與實施
問卷從對口語的態度及興趣、口語的練習現狀及方法、口語水平與影響口語水平提高的原因四個方面展開設計的,全是選擇題,共 21 題,其中只有一題可多選。在 2013 年 11 月 8 日對某小學五年級某班進行了一次預測(發放問卷 35 份),時間 15 分鐘。試卷回答情況良好,但有些問題設計欠妥,之后經導師指導,進行了修改,學生易于接受。2014 年 9 月 25 日,對該小學五六兩個年級四個班的學生發放問卷 130 份,當場全部收回。經統計有效問卷數量為 119 份,原因是這 11 名學生漏答或未交。
4.3 訪談的設計與實施
2014 年 12 月 5 日和 12 月 6 日別對某兩所小學五六年級的三位教師就目前有關口語教學的現狀、態度及如何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關于訪談的一些基本情況如下:
(1)被訪談教師的基本信息(2)訪談的主要內容A. 所教班級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情況B. 教師對學生英語口語重要性的認識程度C. 課堂上口語練習情況及常采用的方法(3)訪談具體內容詳見附錄 C4.4 問卷和訪談的結果與分析。
4.4.1 學生對待英語口語的興趣態度
問卷的第 1、3、4、5、8、9、11、17、19、21 題是關于口語學習的興趣態度方面的內容,調查結果如表 1 所示。
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的學生,幾乎都認為英語口語重要,而這當中認為英語口語非常重要的占到了 81% ,只有 1%的學生認為英語不重要。與此同時,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喜歡英語這門課和英語課堂活動,八成學生希望有人陪其練習口語,71%的學生渴望用英語與人交流。
當被問及喜歡上英語課的原因時,66%的學生認為是有趣的,說明多數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還是令人欣喜的,但當又問到練好英語口語的最主要目的時,半數以上的學生對此認識不夠清晰,認為練好口語是為了通過口語考試,只有 47%的學生對口語重要性認識比較透徹。究其原因,可能是考試指揮棒的作用,而不是發自學生內心深處的興趣和動機,所以這也是少數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漸漸淡化的原因。
有點遺憾的是:在平常英語教學中,不太重視口語訓練的老師占的比例要比學生的稍大些,是 3%.
綜上所述,小學生對英語的興趣還是比較濃厚的,對口語的重要性也有一定的認識,但認識不夠深刻,沒有把外因(老師重視、考試需要、將來工作需要等)通過內因(興趣和信心)這個作用很好的發揮出來,從而沒有使興趣這個內因很好地保持并發展下去。
4.4.2 當前小學生的口語練習情況及方法
問卷的第 2、6、10、13、15、20 題是關于口語練習現狀及練習方法方面的內容,調查結果如表 2 所示。
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還是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但非常積極的學生只占了 29%,3%的學生只有當被要求時才參與,可見 71%學生的積極性還有待于激發和調動。
30%以上的學生很少練習口語或用英語與周圍的人進行交流,經常練習口語的學生只有 34%,經常與周圍人進行交流的比例更小,只有 14%,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全英語教學時間不夠多,34%的情況下只偶爾用英語教學或不用英語教學,另一方面參加校外培訓或輔導的學生也只有 36%,這些都從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多數學生語言環境的缺乏和交流機會的缺少。
關于練習口語的方法,七成以上學生練習方式單一,其中 52%的小學生通過聽英文歌曲、看英文動畫片或影視劇來提高聽說能力,嚴重缺乏真實環境下的互動,參與互動交流練習口語的學生還不到一半。
綜上所述,大多數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還有很大提高的空間,教師應營造盡可能多的說英語的氛圍讓學生練習口語,并科學引導學生爭取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從而提高口語能力。
4.4.3 當前小學生口語水平情況
問卷的第 12 和 16 題是關于小學生口語水平現狀的調查,調查結果如表 3所示:
從表中,我們不難看出:口語水平很好的學生只有 12%,能聽懂老師日常全英語教學的不到一半,一半的學生不太聽懂全英語教學,口語水平不好的學生占了 43%,接近半數,令人堪憂。
問卷的第 7、14、16 題是有關影響小學生口語水平提高因素的內容,調查結果如表 4 所示:
調查結果顯示:將近一半的學生缺少練習環境和機會,其中 30%的學生缺少練習環境,13%的學生因班級人數多而導致練習機會少,37%的學生是由于英語差,沒信心造成的。近半數學生怕被嘲笑而不敢說英語,因膽小信心不足的學生也占到了 27%的比例。40%的學生認為沒把口語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礙是因為其它功課多,練習的時間不夠造成的,其次認為課堂訓練量不夠的也占到了 39%,因為英語難而失去興趣的也占了不小的比例--21%.這說明影響口語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語言環境和信心。
4.4.4 訪談的結果與分析
筆者通過與三位教師的交流來看,他們都能認識到英語口語的重要性,認為小學階段是打好基礎的重要階段,也是容易學好英語的關鍵時期,但隨著年級的上升和年齡的增長,開口說英語對多數學生來說卻越來越難了,不要說口語就連聽讀方面的能力也逐漸下降,信心和興趣慢慢消失,極少數學生的信心和興趣甚至出現一去不復返的現象,從而導致整體成績差距逐漸擴大。由于目前班級人數一般都在 45 人左右,英語水平層次各異,讓人人開口說英語難度很大,一周只開設三節英語課,口語測試的費時和費力,評價學生的成績還是以筆試成績為主,口語測試這一項目幾乎不存在,除公開課、觀摩課外,英語課堂活動主要還是以讀寫為主,口語練習自然相應減少。所以,訪談的總體感覺就是想把口語能力提升上去,但費時又費力,加上筆試這個指揮棒的作用,使得目標與現實很矛盾。
4.4.5 研究結論
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和訪談的綜合分析,筆者認為對小學生英語口語現狀可作如下闡述:
絕大多數學生和老師都認為英語口語很重要,不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希望擁有練習口語的好環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對課堂活動感興趣,而且剛接觸英語時,學生的興趣非常濃厚,尤其酷愛學唱英語兒歌、看英文動畫片。也許是多數時候多數學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聽覺和視覺的享受上的原因,忽視了該完成的重點任務,因此老師不得不再重復一遍,這樣就會改變原先的教學計劃。同時,作為農村學校,多數學生家長英語水平不好,在時間和方法上又無法顧及,課后練習英語的環境和機會極少,導致學生的英語成績特別是口語能力差距越來越大,差的學生信心逐漸降低,昔日大膽開口說英語的勇氣也漸漸失去。但從內心深處,他們還是想把學好英語,講好英語,有的也參加了校外輔導,說明家長和學生都意識到了對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被采訪的三位教師,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都有自己獨到的教學方法。
但由于現實的原因,每周只開設三節課,一節課只有 40 分鐘,而且一個英語老師一般所帶班級數都在五六個,即使沒有帶五六個班級,也是因為擔當了班主任的緣故,教學任務重,很多時候老師無暇顧及到每一個學生,這些對口語差的學生固然不利。
英語雖然是已列為小學必修課多年了,而且小升初時也必考,但多數初中招生時沒有口試這一項,即使有,要求的標準也相對不高,因此重視程度遠遠不及語文與數學這兩門課,平時英語方面的興趣活動或競賽相對其它科目也要少得多,又由于這兩門課平時課業量大,占用時間多,那么花在口語練習上的時間自然所剩無幾了,學生口語能力培養的機會無形中被剝奪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