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已離不開了網絡的存在和手機的使用,在這樣一個信息以爆炸速度般傳播的時代,人們已越來越離不開通過網絡來接觸外面更大的世界,來了解來自世界各地的實時消息。許多年輕人及中老年人開始逐漸地使用微博、論壇、帖子、社交軟件等媒介同他人進行消息上的溝通和情感上的交流,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交流思想。然而也有人通過這樣的渠道,出于私利、心理宣泄、故意詆毀等方式,進行一些擾亂國家和社會治安,或者損害他人的名譽和利益的行為,通過傳播憑空捏造的網絡謠言,或者刻意放大某事態的嚴重性來滿足自己的一時私欲。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各地都有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心理學、社會學和傳播學的學者曾經都對謠言一事進行研究和分析,多數人能夠達成一致想法,即謠言的本質具有“尚未經過證實”的特征。
一、網絡謠言的特點
網絡謠言之所以能在近幾年迅速成為一個焦點話題,是由于其特殊的性質決定的。由于網絡是橫穿架構于全世界各地的看不見的橋梁,網絡謠言便能夠通過網絡這一便捷途徑,高速地傳播于世界各地。同傳統的謠言相比,網絡謠言具有如下特點:
(一)傳播速度的快捷
在任何形式的信息傳播當中,時間的花費和空間的使用是必然的,在傳統的謠言傳播當中,謠言可以通過口述、報刊、書信、刻畫等方式進行傳播,然而這樣的傳播相對花費的時間比較長,并且需占用某些場地和空間。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和全球普遍性,網絡謠言的傳播便大大減少了相對于傳統謠言傳播所花費的時間和加工等環節,直接性地把將要散布的謠言通過一臺能夠連接到互聯網的電腦便能夠傳播出去,由于網絡的即時性,世界各地同樣連接互聯網的網絡使用者便能在前后相距遠不足一秒(在網速相同的情況下)的時間距離內收到該消息,或以同樣的方式進行轉發。這樣一來,借助于網絡的力量,網絡謠言的傳播方式的便捷性和高速性便能得到很好的條件支持。
(二)傳播范圍的廣泛
正如網絡架起的“看不見的網”所能讓人們感受到的一樣,現如今全世界各地只要能架起一個網絡收發器或者信號塔,便幾乎都能同網絡連接,同世界接軌,無論是被屏蔽的網絡信息區域還是網速很慢的地區,都能夠通過這樣那樣的渠道達到人們渴望使用互聯網的目的。
(三)傳播方式的多樣
科技的發展使得許多電子設備都具有了連接網絡的功能,許多人也正是因為某些設備具有連接網絡的功能才會選擇和使用該產品。因此這就為網絡謠言拓寬了一個更大且更寬廣的平臺,無論是手機、電腦還是ipad,無論是短信、微信還是辦公通訊軟件,網絡謠言幾乎能夠通過各個信息渠道無孔不入。
二、網絡謠言的散布原因
網絡謠言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或者在一定時間內得到傳播和轉發,并騙取了很多人的盲目相信,一方面同其文字編輯內容和圖片內容的編輯相聯系,另一方面也同現代人盲從、不勤于動腦的思維特點和生活方式有關。其中,公民的科學意識和政府的有效監管都同網絡謠言的傳播有著緊密的聯系。
(一)公民科學意識的缺乏
公民的科學意識的缺乏是網絡謠言能夠迅速傳播并騙取人們信服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相信網絡謠言的人都是一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進行傳播和轉發,這樣的弱勢心理卻恰被不法者所利用,因此注重自己的言行,學會辨別是非,自覺遵守網絡道德是每一個網民和公民應該盡的責任。
(二)政府監督的不力
網絡的廣泛使用和普及本是我國國力強盛的體現方面之一,然而網絡謠言卻正好借助了這一平臺進行虛假信息的宣傳,其中政府未能有一個強有力的監督機制也是導致該現象出現的原因之一。除了政府加大對民眾的普法意識和鑒別意識的宣傳之外,對于網絡媒體的監管和處罰力度也應出臺或加強。只有從監督和媒介兩種途徑上入手,才能有效地切斷對于網絡謠言的傳播。
三、總結
任何社區和空間都需要一定的秩序去維持,網絡謠言的出現恰巧打破了多彩互聯網生活中的平靜和秩序。只有了解到網絡謠言傳播的特性并找到治理網絡謠言的根本方法,才能夠有效地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保證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持續。
參考文獻:
[1]黃慶暢,張洋。網絡謠言害人害己社會公眾勿信勿傳--近年來在社會上產生嚴重后果的十起網絡謠言案例[N].人民日報,2011,4(16):1.
[2]李貴成。論網絡社會與網民公民意識的培育[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