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年底,國家相關單位領導人就明確表示過“開展政務微博建設能幫助掌握社情民意,促進黨政機關更好的解決民生問題”,因此,必須推動黨政機關及政府高層領導積極合理的使用微博。根據國家電子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可以看出,在2011年12月10日之前,就已經在新浪、騰訊、人民、新華四個微博網站上認證了五萬多個微博,其中黨政機關的微博數量占據較大比重,而且仍然呈現著持續上漲的趨勢。那么,怎樣才能更好的利用政務微博這個公共管理工具,讓它更加貼近生活,契合社會大眾,提高公共管理的服務和效能標準,是本文主要講解的課題。
一、政務微博的概念
政務微博是在網絡時代產生的一個新興事物,目前還沒有給出明確的概念。在一些知名專家學者的論點上,本文認為政務微博是所有政府機構以及相關領導干部根據自己的真實信息并借助微博這一形式經過官方認證以后推出的微博賬號,主要目的是傳達國家領導人的聲音,了解群眾和社會的反響,適當公開與政府工作緊密聯系的數據和問題現象,并幫助政府解決棘手問題,進而簡單方便的在網上實現官民互動,快捷溝通,網下開展解決問題的相關活動。政務微博實現了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是政府合理進行日常管理工作的一個良好平臺,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
二、我國政務微博參與公共管理的作用機理
1.政務微博參與公共管理的連接。
在政府公共管理的工作中,很多工作環節都和政務微博有著緊密聯系,這也就是政務微博為什能發揮強大影響力的原因了。
一般情況下,公共管理工作主要有三個節點,也就是政務微博參與公共管理的連接關系:第一,公共管理必須將政府看作整合社會力量中的核心部門,由于微博有著廣大的受眾群體,能夠更快的整合社會力量,最終達到公共管理的目的;第二,公共管理應該集合政治、經濟、法律和管理等方式,讓政務微博能夠高效的滿足以上及方面需求;第三,公共管理需要增強政府效能和服務能力,只要政務微博合理運用,關注民生和社會問題,并及時解決,一定能彰顯出政府機關的公共服務品質,促進服務型政府的進一步建設。
2.政務微博參與公共管理的表現和長處。
時代步伐的加快和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公共管理的發展趨勢必然是高效、及時、快捷,在這一背景下,正好為政務微博的實踐提供了平臺和基礎。整合政務微博和公共管理模式的特點,不難發現政務微博參與公共管理體現的長處:
第一,建立政務微博門檻低,對設備要求及其簡單,用戶的文化水平也沒有過高要求,我國的政府機構辦公環境和政府工作人員的文化程度,應對政務微博的良好運營簡直是綽綽有余,政府機構需要的條件也能滿足公共管理人員的工作需要。
第二,政務微博在發送信息時快速、方便、直接,信息擴散的速度驚人,微博轉發量一般會出現幾何級的數量急劇上漲,發布信息的速度非常之快。由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人們不管走到哪里,都能隨時隨刻刷微博,實現信息傳達和接受信息的相互交換過程,進而為公共管理中的緊急情況和危急信息及時呈現給群眾提供條件和平臺。
第三,政務微博可以達到政府和群眾意見互相接觸的目的,公眾用戶能對微博內容進行評論,實現公共管理主體和對象之間的友好交流,認真傾聽公眾意見,吸取其中的有益意見,及時有效的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積極尋找適合廣大公眾交流與互動的共同語言,促進政府機構為民排憂解難,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第四,政務微博能夠和用戶的網站、郵箱一起網絡社區直接連接,促進政府辦公網、政府機關信箱等公共管理的網絡形式進行整合,實現政務微博在公共管理過程中的高效和快捷。
第五,政務微博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所有微博上發表的內容都將公開在群眾的矚目之下,這也是對公共管理人員的一個自我約束,認真對待公共管理事務,不敢馬虎,掉以輕心,讓群眾和色會更好的了解政務真相,為公眾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
第六,政務微博能以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將公共管理的信息處理推送到公眾和媒體米拿錢,就看出了政務微博參與公共管理工作的積極意義,而不是僅僅局限于事件發生后的善后。政府微博的積極主動這一特性,不但提高了公共管理效能,還為政府的良好形象加以鞏固。
總的來說,政務微博借助網絡這個平臺,不但拉近了公共管理主客體之間的距離,還為公共管理的工作思路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政務微博實際上就是對政府行政行為的改革,在以一種創新的方式進行公共管理。
三、我國政務微博參與公共管理的策略
1.政府機構和官員在參與公共管理中應當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在政務微博實際情況中,一些機構和官員片面追求網絡流行語言,只注重形式,不關注微博內容產生的實質影響,有的政務微博在使用上完全不符合官方的身份地位,一些政府機構甚至不能接受網友的批評和指責,這些現象的產生都沒有體現政務微博參與公共管理的作用機理。在日常管理中,政府機構和官員應該積極運用好政務微博這個網絡平臺,充分展現出政務微博的長處和特性,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一是公共部門。對于重要的公共管理機構來說,借助政務微博這一渠道,應該及時發布政務,并與公眾實現更快更好的溝通;設置專門的管理人員、崗位和專題,對工作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和舉報,工作任務就是定期瀏覽并及時回復;面對突發事件時,正確引導工作的認知路線,合理應對;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拉近與公眾的距離。
二是政府官員。參與公共管理的領導干部可以依照自己的工作特點和職能劃分開通獨具特色的政務微博,傳達自己在從事這一行業中的政府信息,正確引導輿論導向。官員在處理微博時,一定要注意自身語言的使用,不能端架子,要走基層,密切聯系群眾,體現政府官員親民的特點,減少公共管理過程中主體和對象的矛盾;在分享工作感受時,要站在公眾的角度來考慮實質問題,但是一定要在一定的職權范圍內,切忌越權。
2.針對不同類型的政務微博,合理運用到公眾實踐中去。政務微博應該體現出特有的輿論宣傳作用,但是目前很多政務微博在開通時僅僅流域表面,信息量不足,更新較慢,公開透明的程度有待加強,與陳舊的信息發布沒有區別,沒有體現微博問政的特點。在公共管理過程中,必須注意不同政務微博類型的使用技巧,讓公共管理的效能實現最佳狀態。政務微博在內容和用途上可以劃分為宣傳型政務微博、互動型政務微博、問政型政務微博和綜合型政務微博四種,根據他們的側重點不同,在對公共管理的運用實踐上就應該采取不同的解決辦法,進而實現政務微博參與公共管理時的有效性、合理性。
四、結語
政務微博能夠參與到公共管理事業中去,不但可以提高管理效能,還能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步伐,這個特點主要是因為政務微博能夠恰當的融入到公共管理中去,兩者之間的和諧工作能夠促進社會方便迅速的接受政府機構的政令和信息,推動公共管理模式不斷創新和進步,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效能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宋利國,張亞娜。社會管理創新背景下我國政務微博建設芻議[J].理論導刊,2012,01:26-28.
[2]劉銳,謝耘耕。中國政務微博運作現狀、問題與對策[J].編輯之友,2012,07:10-14.
[3]廖曉明,奉婷。我國政務微博參與公共管理的作用機理和條件初探[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6:114-119.
[4]姜秀敏,陳華燕。我國政務微博的實踐模式及發展路徑[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64-69.
[5]王潘沁.論微博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傳播作用[J].傳播與版權,2015,01: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