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廣州市創建學習型城市困境研析
【第一章】廣州如何建設學習型城市研究緒論
【第二章】學習型城市的內涵與理論基礎
【第三章】廣州市建設學習型城市的歷程與成果分析
【第四章】廣州創建學習型城市的條件與面臨的問題
【第五章】推進廣州學習型城市建設的對策建議
【結語/參考文獻】廣州學習型城市構建問題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結 語
廣州市創建學習型城市,是廣州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順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十八大以及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重要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踐行中國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廣州市擬通過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實現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率先建成學習型城市,推進廣州新型城市化建設,努力打造廣州成為經濟中心、文化名城、國際化現代化大都市,建設宜居、宜業、繁榮、包容、可持續發展的人民滿意的幸福廣州。
本文以終身教育理念、學習型組織和學習型社會理念為理論基石,研究了學習型城市的定義、特征、創建條件及內容以及學習型城市的主要表現形式和基本標準。通過對廣州創建學習型城市的歷程進行梳理,弄清廣州市在十余年的創建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廣州市創建學習型城市的地緣優勢、歷史文化條件、政治條件、經濟條件、教育條件和面臨的問題與挑戰。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與分析,本文提出了廣州市創建學習型城市的策略措施,主要有:強化政府的督導和主導作用,從政治的高度認識創建學習型城市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學習型城市建設的地方性法律法規的制定,從法律的高度來規范和約束學習型城市的推進與創建,落實責任,確定義務;廣泛宣傳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理念,讓市民深化對學習的認識,自覺學習,主動學習;強化終身教育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營造全市濃厚的全民學習、終身學習氛圍;強化各類學習型組織建設;充分整合和融合全市各類教育、學習資源,實現資源的高度開放和共享;建設和完善學習型城市的評價監測機制和體系,多角度、全方位對學習型城市建設進行監管和促進;加強人才隊伍和機構建設,建立統一的指導協調機構,強化對學習型城市建設工作的統一領導和指揮;加強與其他國家或城市的橫向聯合,強化學習型城市相關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分享經驗與成果,攜手同行,共同推進全球學習型城市的建設進程。
由于本人才疏學淺、水平有限,本研究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的探討與強化。懇請各位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2]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3]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4]《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5]《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
[6]《廣州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
[7]《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的決定》。
[8]《廣州市教育局印發推進廣州學習型社會建設試點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9]《關于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的意見》
[11]連玉明。學習型城市[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3.
[12]魯軍 邵丁。學習型城市[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13]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
[14]馬仲良 吳曉川。建設學習型城市[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
[15]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中國終身教育藍皮書:中國學習型城市建設案例(第一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6]嚴冰 張曉華。開辟數字化學習新疆域--廣州市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的創新探索[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3.
[17]葉忠海。創建學習型城市的理論和實踐[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
[18]學習型社會建設研究課題組。 學習型社會建設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9]葉忠海。學習型城市建設研究/葉忠海學習與教育文選之二[M].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
[20]首屆國際學習型城市大會。建設學習型城市北京宣言[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14(1)
[2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學習研究所。學習型城市主要特征[J].職業技術教育。2013(33)
[22]劉延東。促進全民終身學習 創造城市美好未來--在首屆國際學習型城市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J].職業技術教育。2013(33)。
[23]魯昕。建設學習型城市 促進全民終身學習--在國際學習型城市大會全體會議上的主旨發言[J].職業技術教育。2013(33)。
[24]伊琳娜·博科娃。加強每個城市建設 實現一個全民尊嚴的未來--在首屆國際學習型城市大會開幕式上的致辭[J].職業技術教育。2013(33)。
[25]毛麗萍。比較視野下的學習型城市建設[J].成人教育。2014(10)
[26]王毓江。充分發揮各類社會利益主體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J].中共合肥市委黨校學報。2014(3)
[27]呂泉榮。廣州創建學習型城市基本思路及實踐策略初探[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2)
[28]葉忠海?!锻七M意見》指引我國學習型城市的建設[J].繼續教育。2014(27)
[29]桑士達。創建學習型城市幾點想法[J].政策瞭望。2010(10)
[30]張欣。泛在學習視角下學習型城市的建設試析[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14(09)
[31]王小章。關于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的淺析[J].杭州 2010(6)
[32]葉忠海。廣州市學習型城市建設特色和創新的研究報告[J].當代繼續教育。2014(06)
[33]李全奎。學習型城市建設探討[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4(07)
[34]陳麗玫 朱永新。學習型組織理論對創建學習型城市的啟示[J].現代商貿工業。2007(08)
[35]張創偉。德國學習型地區建設計劃及啟示[J].繼續教育。2014(30)
[36]年智英等。世界學習型城市發展趨勢:理念、標準與策略[J].比較教育研究。2014(11)
[37]葉忠海等。中國學習型城市建設十年--歷程、特點與規律性[J].開放教育研究。2013(08)
[38]楊進。國際社會創建學習型城市推進終身學習策略綜述[J].天津電大學報。2012(06)
[39]中國教育報。建設學習型城市 推進全民終身學習[N].中國教育報。2014.09.27 第 003 版
[40]宗河。建學習型城市 促可持續發展[N]中國教育報。2014.09.16 第 003 版
[41]段安斌。關于我國創建學習型城市的初步探索[D].廈門大學,2007.
[42]曲露。大連建設學習型城市戰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2.
[43]唐琴。學習型城市創建模式及其績效評價研究[D].四川大學,2006.
[44]王麗艷。中國學習型城市建設若干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4.
[45]王紅云。英國學習型城市建設機制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
[46]智萌。濟南市學習型城市創建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
[47]唐海艷。杭州學習型城市推進機制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2
[48] 廣州市統計局。 2014 年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