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中小型企業數量的不斷增長及規模的不斷擴大,對于中小型企業的管理帶來了更大的難度。為提升中小型企業的生產管理質量,必須在管理過程中實現規范化和標準化的管理,對各個生產、運營的環節都進行有效的監管,從而確保其正常的工作秩序及工作效率。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一定的管理創新,通過新技術和新方式的應用,進一步提高管理的效率,最終實現現代化企業的管理需求。
一、企業管理規范化與標準化的概念及意義
企業的規范化管理就是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流程體系,在對企業日常事務的監管過程中可以依照這一體系進行統一標準的管理。在中小型企業中運用標準化的管理可以使各個環節的管理更加有序、規范,從而提升管理的效率。在這一套管理體系中應當包括管理的方案、計劃,相應的資金及人力資源,生產結構及組織機構等。這一套流程運行的內容主要包括對方案、計劃的執行,對企業活動的組織,對生產環節的監控、調整等。企業的標準化則是一種組織形式,其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收入,并提高生產的質量和效率。企業的標準化管理主要通過生產技術和運營技術的綜合應用,并通過一定的管理標準制定來完成。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中必須對前期制定的管理標準進行嚴格的執行。
企業標準化管理的內涵十分豐富,包括建立企業管理的標準體系以及實施各項標準的過程等。根據實踐經驗表明,企業管理的標準化和規范化與企業的發展潛力密切相關。實現了企業管理標準化和規范化的企業能在日后的發展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空間和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當前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現狀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我國的中小型企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發展機會。在中小型企業建立的初期,多數將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經濟效益的提升上,因此幾乎所有的工作計劃都是圍繞著產品的生產銷售進行展開,在企業的管理上并沒有投太多的精力。隨著市場經濟制度的進一步完善,這種管理模式的弊端開始顯露出來。以經濟增長為出發點的發展方式使企業的管理容易陷入集權式或家長式的管理模式中。企業的生產方案通常都由管理人員決定,企業的員工無法發表自身的意見,從而導致許多決策的制定脫離了企業的生產實際,無法真正促進企業的長足發展。當前我國中小型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企業實行家族式管理,抑制了企業管理效率的提升。第二,企業的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管理者的主觀因素成為決定管理質量的主要因素。因此,企業的管理制度中缺乏對員工的激勵機制,員工的工作熱情無法得到有效激發。第三,企業生產、營銷方式單一,沒有形成一定的品牌效應和售后服務理念,缺乏對市場的掌控力。第四,企業的管理組織方式不合理,沒有與客戶形成良好的溝通,導致客戶對產品的滿意度較低。第五,管理的隨意性強,許多管理人員缺乏實際的管理經驗,在管理過程中隨意指揮,導致企業生產秩序混亂,效率低下。第六,企業的創新意識不足,對于市場需求沒有進行充分的研究,在產品設計中一味跟隨潮流,缺乏自身的品牌特色。第七,企業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系不足,沒有形成良好的生產結構,信息溝通不暢,造成信息資源的嚴重浪費,并抑制了生產效率的提升。
三、中小企業規范化管理措施
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管理過程中應當重視的內容有所不同,但無論在發展的哪一個階段,實現企業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提升企業員工責任心和歸屬感,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這幾點是不變的準則和追求。為實現管理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中小型企業可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企業負責人要學會授權
真正優秀的企業管理人員并不是在任何事情上都親力親為,而是善于從整體上把控生產管理的環節,從而提升企業生產管理的質量和效率。為做到這一點,企業的管理負責人員就要學會適量、適時的授權,將管理的主控權交給相應的項目負責人,并形成由上而下的管理層次,實現企業的層級管理。企業管理的授權方式主要有三種。首先是制度授權。
所謂的制度授權就是事先制定一定的員工管理權限,其中包括審核權、申報權、監管權等。上層管理人員應當給予員工充分的自主權利,使其在工作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還需要給員工一定的監管權利,使員工擁有對管理事務進行建議的渠道和權限,從而提升管理工作的實際性。
對于上層管理人員的權限要進行一定的限制,防止其濫用私權破壞管理工作的制度和公平性。其次是流程授權。所謂的流程授權就是相關管理人員對于管理流程有一定的更改權限。
其中,實權處置是流程授權實現的主要方式。企業的日常事務處理都有一定的流程規范,流程必須具備一定的靈活性才能與企業實際相結合,從而起到促進企業發展的作用。當企業員工對于流程權有更多的掌控時,可以對資源、人力進行更好的分配,從而使資源發揮最大的功效。最后是臨時授權。
臨時授權是一種一次性的授權行為,是根據管理過程中的具體任務制定的授權行為。這種授權行為通常由上級對直屬下級進行分配,并且具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一旦超過了時間限制,這一授權就自動失效。臨時授權也有很多種方式,例如口頭授權、書面授權等。
2. 獎懲分明要有理有據
企業的管理中引入一定的獎懲措施有利于激發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從而提升企業工作的效率。但在獎懲過程中必須做到有理有據、獎懲分明,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獎懲措施的作用,并保證管理工作的公平性。中小企業的獎懲措施制定首先應有一個大致的框架結構,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詳細的分化制定。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對于獎懲措施的細節可以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完善。同時,獎懲措施的制定必須依據相關標準,切勿在獎懲措施的制定中融入個人情感因素,或出現徇私舞弊的行為。
3. 大力倡導企業理念
企業理念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對于企業員工的歸屬感及工作責任感建立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小企業正處于發展建立的關鍵時期,企業的發展重心還需放在經濟實力的增長上,對于企業理念的建立需要量力而行,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可以放棄企業理念的建立。企業理念的建立可以塑造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念,從而對員工的工作態度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
加強標準化工作是企業興旺發達的必由之路,中小企業只有管理標準化.才能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才能不斷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從而提高企業產品的競爭力。中小企業的管理標準化措施就是完善企業的標準體系。中小企業進行優化組合,從而協調企業的各層次、各部門、各專業、各個環節之間的技術關聯,保證各相關方的連接和配合的科學性、合理性.達到充分發揮了企業管理系統的最佳效應的目的。
四、結語
總之,中小企業規范化與標準化管理是企業發展長久之道。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必須在管理上進行規范化與標準化,其管理才能夠逐漸步人良性發展軌道。才能建立基礎生存力,形成核心競爭力,保持基業常青,成就卓越,創造輝煌。
參考文獻:
[1]張新國,李夕貴.科學發展觀與規范化管理[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 ,2010\\(2\\).
[2] 高文峰.試論“規范化管理”是安監部門實施有效監管的重要手段 [J]. 現代商業 ,2010\\(3\\).
[3] 殷幼芳 . 印前系統的規范化管理 [J]. 數碼印刷 ,2010\\(1\\).
[4] 邱愛艷 . 云計算技術環境下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研究 [D]. 河北經貿大學 ,2013.
[5] 郭楚虹 .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研究——以北京 XX 體育文化公司為例 [D].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