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癰常發生于產后哺乳期婦女,是產后常見的急性化膿性疾病,絕大多數發生于產后 3~4 周[1].中醫治療急性乳腺炎歷史悠久,但大都主張治療應以寒涼為主,清熱解毒之法為治療原則。目前溫通法治療乳癰正得到臨床越來越廣泛應用[2].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013 年 12 月-2014 年 12 月我院乳腺病診療中心初診哺乳期乳癰患者 100 例,年齡24~46 歲,病程 1~6 天,其中經產婦 9 例;未成膿者81 例,已成膿者 19 例。按照簡單隨機原則,將其分為陽和湯組 40 例,瓜蔞牛蒡湯組 30 例和青霉素組 30例;三組治療前一般情況見表 1.【1】
1.2 診斷標準[3]
參照 1994 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T001.2-94)。①初期乳房內有疼痛性腫塊,皮膚不紅或微紅,排乳不暢,可有乳頭破裂糜爛?;摃r乳房腫痛加重,腫塊變軟,有應指感,潰破或切開引流后,腫痛減輕。如膿液流出不暢,腫痛不消,可有傳囊之變。潰后不收口,滲流乳汁或膿液,可形成乳漏。②多有惡寒發熱,頭痛,周身不適等癥狀。③患側腋下可有臖核腫大疼痛。④患者多數為哺乳婦女,尤以未滿月的初產婦為多見。⑤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
1.3 排除標準
①內吹乳癰或不乳兒乳癰,如西醫的慢性乳腺炎、漿細胞性乳腺炎、乳腺脂肪壞死等;②過敏體質或對本藥過敏者;③合并有心血管、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糖尿病或精神病患者;④未按規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或安全性判斷者。
2 治療方法
陽和湯組用陽和湯加減:熟地黃、白芥子各 12g,麻黃、姜炭、生甘草各 6g,路路通、王不留行各 12g,鹿角片 15g(先煎)。每天 1 劑,加水 300mL 泡 1h,鹿角片另煎 30min 取汁,余藥用大火煎滾改小火煎20min,取汁后再混入鹿角片汁共計 200mL.分早晚 2次服用各 100mL,14 天為 1 個療程。瓜蔞牛蒡湯組用瓜蔞牛蒡湯加減:瓜蔞仁 12g,牛蒡子、山梔、天花粉各 9g,黃芩、金銀花各 12g,連翹、皂角刺各 9g,青皮3g,生甘草、陳皮、柴胡各 6g.每天 1 劑,加水 300mL泡 1h 后,用大火煎滾改小火煎 20min,取汁共計200mL.分早晚 2 次服用各 100mL,14 天為 1 個療程。青霉素組用青霉素鈉粉針劑 800 萬單位靜滴,每天早晚各注射 1 次,14 天為 1 個療程。三組中若有成膿者則同時配合行穿刺抽膿術,第一次穿刺液同時行膿培養+藥敏檢查。
觀察指標:治療后第 14 天觀察血常規:白細胞計數(WBC)、中性粒細胞百分比(NE%)+C 反應蛋白(CRP)。
統計學方法:應用 SPSS18.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 t 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3 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 根據臨床實踐自擬“Lou's 乳癰療效評價量化積分表”對患者的每次就診情況進行療效積分,按照療效指數判定療效。療效指數(n)=(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治愈:療效指數≥90%;顯效:療效指數 70%~89%;有效:療效指數 30%~69%;無效:療效指數<30%;
3.2 臨床療效 陽和湯組、瓜蔞牛蒡湯組、青霉素組治愈率分別為 87.5%,60.0%和 66.7%,總有效率分別為 97.5%,83.3%和 86.7%,三組總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陽和湯組療效優于瓜蔞牛蒡湯組和青霉素組。
3.3 三組 WBC、NE、CRP 比較 三組治療后 WBC、NE、CRP 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P<0.05),三組間治療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2】
4 討 論
目前,急性乳腺炎的辨證分型尚無統一標準。樓麗華老師提出以溫陽、通陽之法達溫散、溫消、溫通為目的的治療方法?!皽亍眲t能散寒,寒去則血脈自通,“通”則能蕩滌乳滯,使敗乳及毒熱排出,通乳絡以去積乳,達疏表邪以通衛氣,行氣滯以消氣結,和營血以散瘀滯,通腑實以泄胃熱,這些均屬于“通”的具體運用。溫通法的經典方劑是陽和湯,具有溫陽通絡,散結軟堅的功效[4],是我院乳腺病診療中心治療乳癰的基本方。對于形成膿腫者,樓老師認為溫通法可使乳絡暢通,為乳汁之排出暢通道路,亦使邪有出路,配合穿刺抽膿可使即成之膿毒外排,膿腔如有殘留壞死組織,也可利用溫通法可促進局部壞死組織的吸收[2,5].本研究結果顯示,以陽和湯為基礎方進行加減治療乳癰臨床療效好,且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參 考 文 獻
[1]林毅,唐漢鈞?,F代中醫乳房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38.
[2]李亞玲。樓氏治療哺乳期乳房膿腫經驗[J].河南中醫,2007,27(10):18.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2:61.
[4]劉明英,樓麗華,李娟娟,等。樓麗華治療炎性乳房病經驗[J].遼寧中醫雜志,2011,38(4):600-602.
[5]樓麗華,張勤,趙虹,等。中藥配合穿刺治療急性膿腫期乳腺炎 31 例[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09(4):41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