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 虛擬現實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 尤其在軍事訓練領域更是呈現出顯著的優勢, 為軍事訓練提供技術支持和方法創新。 戰時心理適應訓練是軍人心理訓練的內容之一,重在培養軍人適應戰場環境,在各種惡劣條件下完成作戰任務的心理適應能力[1].對于戰時心理適應訓練而言,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將成為提升訓練效果的有效途徑。
一、戰時心理適應訓練需求
戰時心理適應訓練是利用各種手段和器材,有目的、 有針對性地設置戰場環境, 模擬實戰情境,使軍人體驗戰爭因素對心理的刺激,促進其心理活動適應戰場環境的訓練。 戰時心理適應訓練具有特殊的需求。
(一)逼近實戰的訓練環境
戰時心理適應訓練的目的是提高軍人適應戰場自然環境、 作戰環境和安全威脅環境的心理能力。 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讓軍人充分感受戰場環境,體驗戰場環境中各種因素對心理的刺激,形成對戰場環境的合理認知,達到心理適應的狀態。 因此,戰時心理適應訓練需要逼近實戰的訓練環境。訓練環境越逼近實戰, 軍人體驗的戰場環境刺激越真實,訓練效果越符合實戰的要求。
(二)系統有效的訓練方法
戰時心理適應訓練要在逼近實戰的訓練環境中訓練軍人的心理適應能力。 它不同于軍事技能和體能的訓練,需要針對心理適應的特點和規律,采取系統有效的方法開展訓練。 心理適應是通過各類心理誘因對心理進行刺激, 逐漸達到適應狀態。 因此,戰時心理適應訓練的訓練方法要有利于逐步施加戰場環境對軍人心理的刺激,反復訓練,循序漸進,最終形成對戰場環境的心理適應狀態。
(三)檢驗效果的技術手段
戰時心理適應訓練的效果如何, 軍人對戰場環境的心理適應能力有無提高,需要實戰的檢驗。但在日常訓練情況下, 無法通過實戰檢驗訓練效果, 這就需要特殊的技術手段檢驗訓練效果。 例如, 通過技術手段對軍人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狀態進行測試, 通過訓練前后狀態的對比檢驗訓練效果。 還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構建逼真的、險象環生的實戰環境,使軍人置身于其中,檢驗其戰時心理適應能力。
二、虛擬現實技術在戰時心理適應訓練中的應用優勢
為滿足戰時心理適應訓練的需求, 可將虛擬現實技術引入戰時心理適應訓練。 虛擬現實技術是指采用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高科技手段生成逼真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一體化的虛擬環境, 用戶借助一些特殊的輸入、 輸出設備, 采用自然的方式與虛擬世界中的物體進行交互,相互影響,從而產生親臨真實環境的感受和體驗[2]. 該技術具有區別于其它技術的三個突出特征,即沉浸性(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vity)和想象性(Imagination)[3]. 根據虛擬現實技術的特征,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戰時心理適應訓練具有顯著的優勢。
一是符合理論依據。 戰時心理適應訓練通過使軍人感知戰場環境, 體驗戰場環境對心理的各種刺激, 形成合理認知, 達到適應戰場環境的目標。 虛擬現實技術恰恰可以產生真實的感知體驗,它根據人的感知規律產生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力覺、運動等人所具有的一切感知和體驗,其范圍和精確程度趨近于人的真實感覺。 虛擬現實技術的多感知性符合戰時心理適應訓練 “情境刺激,感知體驗”的理論依據,可以使軍人產生對戰場環境刺激的感知。
二是構建訓練環境。 戰時心理適應訓練需要特殊的訓練環境,即逼近實戰的戰場環境。 只有在逼近實戰的戰場環境中開展訓練, 才能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 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生成色彩鮮明、實時動態、逼真的三維立體虛擬環境,為構建戰場環境提供了技術手段。 日常的訓練環境與實戰有一定的差距,要訓練適應實戰的心理能力,就要縮小差距。 虛擬現實技術沉浸性和交互性的特征為縮小這種差距提供了可能, 可使軍人感覺自己在真實的戰場上,提高虛擬戰場環境的真實感。
三是擴展訓練內容。 戰時心理適應訓練的內容圍繞適應戰場環境中的自然環境、 作戰環境和安全威脅環境展開。 這些內容有的在現實環境中不好實現,有的無法實現。 虛擬現實技術不僅可以虛擬各種戰場環境,為開展針對性訓練提供條件。其想象性的特征還有利于根據人們對戰爭的構思,創設戰場環境,使軍人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去經歷和體驗早已發生或可能發生的戰爭, 突破現實條件的限制為一些在現實環境中無法實施訓練的內容和項目創造訓練條件[4].
四是創新訓練方法。 戰時心理適應訓練要取得良好的效果, 除了逼近實戰的訓練環境和有針對性的訓練內容以外,也離不開靈活的訓練方法。戰時心理適應訓練需要對軍人逐步、 適當的施加戰場環境刺激, 適應了這一程度的刺激后再加大刺激程度;訓練過程中要實時監控,幫助軍人調整心理狀態,及時調整訓練內容。 在虛擬現實技術構建的訓練環境中組織實施訓練靈活、操作性強、可以實現對訓練的全程監控, 及時有效地進行訓練效果評估,方便調整訓練進度。
五是便于訓練保障。 運用虛擬現實技術開展戰時心理適應訓練可以節約經費、避免訓練損傷,為訓練保障提供方便。 虛擬現實技術構建的各種訓練環境可重復再現,一次投入可多次使用,既滿足了戰時心理適應訓練循序漸進、 反復進行的需要,又節省經費。 另外在虛擬戰場的訓練環境中訓練,可以避免現實環境可能產生的訓練損傷,確保了訓練的安全。
三、虛擬現實技術在戰時心理適應訓練中的應用形式
根據戰時心理適應訓練的需求和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優勢, 虛擬現實技術在戰時心理適應訓練中的具體應用形式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構建戰場環境
運用虛擬現實技術為戰時心理適應訓練構建戰場環境,使訓練在逼近實戰的環境中展開。 一是構建自然環境。 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虛擬戰場的氣候、地理等自然環境,實現雨、霧、風等氣候條件和高山、沙漠、叢林等地理環境。 二是構建作戰環境。
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實現聲、光、煙、電等效果,生成充滿槍炮聲、爆炸聲、飛機及坦克聲,伴有大火、強光、硝煙、毒氣等刺激物的作戰環境。 設置未來戰場上可能出現的各種作戰困難情境、 復雜的敵情和戰術情況, 將作戰景象和作戰困難情境結合起來,形成戰場空間廣闊、作戰樣式多樣、作戰行動突發、作戰指揮復雜的作戰環境。 三是構建安全威脅環境。 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虛擬多種攻擊方式,再現高技術武器裝備殺傷、毀傷破壞的物理效應,特別是核、生、化武器產生的效果。 運用虛擬現實技術構建戰時心理適應訓練所需的戰場環境, 使軍人在戰場環境中全面體驗戰場環境對心理產生的強烈刺激,如身臨戰場實境。
(二)開展虛擬訓練
運用虛擬現實技術開展戰時心理適應虛擬訓練,有利于提高訓練的質量和效果。 虛擬訓練是指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在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為受訓者制造一個極其逼真的虛擬訓練環境, 為受訓者模擬出實際環境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提高受訓者的反應能力和處置能力[5]. 開展戰時心理適應虛擬訓練, 就是針對戰時心理適應訓練所需的實戰環境和訓練內容, 由虛擬現實技術生成虛擬戰場環境,構建功能完善、符合訓練需求的虛擬訓練系統, 通過虛擬訓練系統設置訓練內容和任務, 軍人在虛擬戰場環境中感知和體驗戰場環境對心理的刺激, 通過自然的交互方式與虛擬戰場環境進行交互,完成訓練任務,提高戰時心理適應能力。 虛擬訓練具有逼近實戰、經濟安全、全面高效的特點。一是便于設置訓練內容。運用虛擬訓練系統開展戰時心理適應虛擬訓練, 可以按照理論學習、單項訓練、綜合訓練等類型設置虛擬訓練系統的訓練內容模塊, 方便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內容。 通過實現理論學習、戰場環境感知、設置作戰任務等功能,使軍人學習理論知識、訓練心理適應技能。二是便于監控訓練過程。運用虛擬訓練系統開展戰時心理適應虛擬訓練, 可以對訓練過程進行實時監控。 便于掌握訓練進度,及時發展問題,幫助軍人調整心理狀態,適時調整訓練內容,有利于訓練的組織實施。 訓練結束后,還可通過監控錄像對訓練情況進行總結。
(三)檢驗訓練效果
虛擬現實技術為檢驗戰時心理適應訓練的效果和軍人的戰時心理適應能力提供技術手段。 運用虛擬現實技術生成實戰環境,設置作戰任務,以軍人能否在惡劣的戰場環境中完成自己的作戰任務來檢驗訓練效果。 運用虛擬現實技術檢驗戰時心理適應訓練效果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為檢驗訓練效果生成的戰場環境和設置的作戰任務要逼近實戰,要比訓練中使用的戰場環境更險惡、作戰任務更艱巨。 二是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的傳感設備為軍人提供與戰場環境自然的真實的交互, 同時測試軍人的心理和生理反應, 為檢驗訓練效果提供依據。
四、小 結
戰時心理適應訓練的最終目標是培養軍人對未來戰場環境的心理適應能力。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需要構建逼近實戰的訓練環境、采用系統有效的訓練方法、檢驗效果的技術手段。 虛擬現實技術符合戰時心理適應訓練的理論依據, 為訓練構建環境、擴展內容、創新方法提供了技術支持,具有顯著的應用優勢。 運用虛擬現實技術為戰時心理適應訓練構建戰場環境,開展虛擬訓練,檢驗訓練效果, 將成為提高戰時心理適應訓練效果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譚海鷹,喬軍。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心理[M].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
[2] 胡 小強。 虛擬現實技術基礎與應用[M]. 北 京 :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9.
[3] 申蔚,曾文琪。 虛擬現實技術[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4] 劉 建新 ,劉旺盛。 虛擬現實技術在軍事教 育訓練中應用[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5] 瞿 楊 ,李培林 ,王崴 ,等。 美軍虛擬訓練發展現狀及趨勢[J]. 飛航導彈,2013(5):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