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課程標準也特別指出數學教學要重視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要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便更好地激發和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和熱情。所以,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要特別重視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要注重生活化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數學知識已經廣泛應用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都有數學的存在。學生學習數學的真正目的也是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數學生活化教學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必然選擇。
一、運用生活化情境導入新課
新課程標準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提倡學生從生活實際經驗中體驗數學知識的應用,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數學知識,進而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所以,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環節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已有數學知識,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發現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逐漸培養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比如,高中數學教師可以運用同學們生活中熟知的“體育彩票的中獎幾率”來導入概率知識;高中數學教師還可以利用現實生活中學生們經常見到的“三角形物體的支架”來導入三角形的穩定性這一數學知識。這些生活化的數學知識或者情境在高中數學課堂導入環節的運用,可以使學生很快地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生活化,自然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中,使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興趣的同時,又提升了數學能力和數學學習熱情。
二、運用生活化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受數學
新的課程標準更加關注學生的數學意識,提倡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自主發現數學問題并且主動探求數學規律,重視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能力的培養。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對數學的感知,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實踐,要善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化的數學問題中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關系。比如,高中數學教師在教授有關導數的知識時,首先可以通過“高臺跳水”設置“變化率”,使學生在直觀感受中對導數的概念有所了解,然后再通過學生在生活中熟悉的“高臺跳水”問題來引導學生學習有關導數的幾何意義等問題。這種數學問題生活化的方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在思考中不斷培養創新意識,并不斷地體驗成功。
三、運用生活化數學作業使學生感知數學的應用
學生除了通過課堂教學獲取數學知識外,也可以通過數學作業來鞏固和拓展數學知識。高中數學教師在數學作業的設計和布置方面一定要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要使所布置的數學作業實踐性、目的性、針對性并重。高中數學教師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參加與數學知識密切聯系的實踐活動,在布置和設計數學作業時要以學生的已有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使學生逐漸養成自主探求數學問題的好習慣,在鞏固和拓展數學知識的同時,感知和體驗數學的實際廣泛應用和重要價值。比如,在學生學習了有關數列的知識后,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將“按揭貸款購房研究”布置為作業,使學生通過對這一作業的了解和正確認識,進而更深刻體驗到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以及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這種數學作業生活化的方式在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效地使學生感知到了數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四、運用生活化教學手段使學生樂于學習數學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當下的教學課堂已經一改枯燥的板書教學模式,各種先進的教學設備和完善的教學手段也不斷地涌現在課堂教學中。高中數學教學也不例外,適應新形勢和新的教學環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多媒體具有獨特的課堂教學優勢,其有獨特的直觀性、形象性、大容量性,而且多媒體融圖、文、聲、像于一體,可以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生活化,使學生實現在生活情境中學習和感知數學知識。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利用課件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形象、生活化地展示出來,使學生更清晰地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數學知識與多媒體的有機結合,要引導學生通過直觀的具體感知將數學知識實現從抽象思維到直觀感知的轉化。比如,高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幾何畫板的引入充分體現數學的實驗性,使學生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和指導,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不斷發現和創造。學生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在教學上的優勢,構建自己感興趣的數學知識體系,不斷研究個性化的問題,使自己的數學樂趣通過生活化的數學得以充分發展。
總之,日常生活中有豐富的數學知識,我們在教學中必須積極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生活實際的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自覺地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各種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這樣,學生就能自覺地接受數學,喜歡數學,激發興趣,并且不斷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切實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何良仆,落實“過程性”與“結構性”原則是實現數學教育價值的根本所在,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山,2010\\(3\\).
[3]丁浩清.生活化理念打造精彩課堂:淺談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山.云南教育版,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