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認為高中數學是義務教育后普通高級中學的一門主要課程,對于學生學習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等其他學科課程都有重要影響,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性的學科,因而,數學課堂中學生問題意識和提問能力的培養直接地影響著其他學科的提問能力,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的創新能力。
當下新課改雖然已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但在平時的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數學課堂上,很少有學生主動提問題:在很多的普通高中數學課堂上,提問都是老師發問,學生被動回答,這些問題無一例外都是數學教師備課過程中預先設計的,教師不問則學生不答,數學課堂缺乏應有的活力與生氣。當下的高中新課程改革非常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高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正是始于平時的問題意識和提問能力。針對新課改的這一要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成為了一項不容忽視的重要任務。然而要改變當前高中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提問現狀,逐漸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問能力卻是一項具體的、長期的任務。普通高中學校和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提問能力。下面筆者針對當前我們普通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學生提問狀況,結合自己在平時數學教學中的經驗,來談一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
一、強化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是提高提問能力的前提
古人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學生只有掌握好扎實的基礎知識,建立起完整的基礎知識結構,在此基礎之上,才有可能對新問題產生認識的興趣,才有可能產生問問題的意識和沖動,最終才可能去弄懂那些新知識,新問題。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要共同去探討和研究數學知識,要讓學生真正弄懂數學概念、數學公式等,學生的基礎知識牢固了,才有可能在此基礎之上,提出新的問題,才有問問題的勇氣和信心。在數學課堂上,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普遍現象,敢于主動向數學教師提問的和經常提問的同學,往往是那些數學基礎較好的同學。他們只所以敢于提問,正是因為他們的數學基礎知識掌握較為牢固扎實。在新課改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要求下,我們往往要注重班級所有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雖然把所有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都扎好是不可能的,但數學老師應該盡量努力。
二、創造寬松、活躍、民主的數學課堂,促使學生敢于提問
要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是,要讓學生敢問問題,前面提過,敢于提問需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之外,還要有提問的信心和勇氣。而提問的信心和勇氣是可以培養的。由于很多學生心理上對高中數學有一種壓力,很多學生普遍認為數學是高中課程中最難的科目之一,在高中數學課堂上,學生容易產生自卑情緒和緊張心理。那么,要培養學生敢于問問題先數學老師就要針對這一學情,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來緩解學生的這一問題。首先,數學老師在心理上要理解學生的心理情感狀態,真正做到尊重學生;其次,也是這一環節最為重要的,數學老師應該放下權威者的姿態,用參與者的角色來與學生進行數學問題的探究、互動。教師只有用參與者的身份來進行數學課堂的教學,才會真正做到尊重所有學生的人格、思想、個性心理等,在這種寬松、活躍、民主的氛圍中,學生不會因為自己的問題膚淺、幼稚,而遭到嘲笑;不會因為提問的錯誤,而遭到鄙夷。不同程度的學生可以自由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他們的創造力也能夠得到充分的激發。不樹立任何權威,積極創造寬松、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學生才可能真正解放自己,讓自己的思維活躍在自由的空間中,逐步形成敢于思考,善于提問的好習慣。
三、創設直觀形象有趣的數學情境,激發學生提問的欲望
能否提出問題,能否提出高質量的問題,除了與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等因素相關外,還有一個關鍵性的因素就是問題情境。數學教師如果在教學時,能創設好的問題情境,就可以提出提出真實的問題,造成學生認知上的沖突,促使他去積極地探索和發現,提出與相關教學內容聯系密切的問題,從而進入奇妙的數學世界,逐漸形成數學思維。如學習幾何時,教師可以運用埃及金字塔等著名建筑來創設生動有趣的數學情境導入,讓學生了解三棱錐的性質。甚至可以結合相關教學內容,用蝸牛殼的外形、蜜蜂的蜂窩形狀等事物讓學生認識數學在自然界中的奇妙存在,這些形形色色的事物都可以為教學創設直觀形象的情境,不但可以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強烈興趣,同樣可以激發學生提問的欲望,在興趣中產生問題、尋找答案,共同探索。因而,創設情境也是提高學生提問能力的一種重要方法。
四、教師在課堂上要學會正確引導學生提問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過去的高中數學課堂中,往往教師包辦的太多,將自己當成數學課堂的權威、主宰,課堂上只有教師提問的權利,造成了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惰性--懶于思考。新課改要求在課堂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勤于思考、勤于提問、勤于探索。數學教師在教學時,要盡量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動腦,真正使我們的高中數學課堂成為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空間和樂園。例如,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己做課前預習,在預習新課的過程中,學生肯定會遇到一些新問題,這樣,就會形成問問題的要求。將數學的課前預習作為一項必要的教學環節,可以有助于學生形成強烈的問題意識,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提問質量。當然,在課堂上,教師要經常啟發誘導學生提問,使學生掌握數學學科提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讓學生對數學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識,以及數學學習方法有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并且學會正確運用。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提升學生的提問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校、數學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筆者認為通過不斷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營造寬松、活躍、民主的課堂,創設生動直觀的數學情境、正確引導設問等方式,高中學生的數學提問能力是可以得到逐步的培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