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適應我軍跨世紀發展的需要,依托普通高校培養懂技術、會管理、能指揮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正成為時代的主流?!皣郎p重的身份,需付出雙份的努力,去贏得雙份的榮譽”,這句話指出了國防生的基本特點:國防生面臨著專業知識學習與軍人素質的培養兩方面的任務。國防生既是準軍人,又是大學生,從一般大學生到國防生有一個轉變的過程,從一名國防生到一名“合格軍官”更需要經過一個長時間的礪練。因此,把國防生的軍人素質培養工作延伸到高校之中,把學習專業知識與軍人素質培養統一起來,使國防生的知識能力和軍人素質同步提高,是依托培養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而國防生管理能力的培養則是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一、國防生管理能力培養的現實意義
當前,越來越多的國防生走上了部隊基層指揮工作崗位。他們文化水平高、上進心強,大多數人能適應基層連隊的緊張生活,為部隊現代化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也有一些人在很長時間內難以勝任部隊的初級指揮員工作。
從實踐情況看,國防生畢業入伍后,完成從學生到戰士的轉變相對容易些,但要完成合格的初級指揮員的轉變,則不是人人都能一帆風順的。其中國防生管理能力的欠缺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以某部情況為例,國防生在該部任基層連隊主官的共124人,其中連長22人,政治指導員102人,任指導員的人數比任連長的人數高出418倍。從任軍事干部的比例來看,軍校畢業生比國防生高出513倍。出現這一現象的很重要的因素是相當一部分國防生的管理能力不強,帶兵能力較弱。部分國防生,由于剛走上工作崗位時對基層部隊缺少必要的了解,期望值過高。加上管理能力較差,思想準備不足,這樣,受挫折、“栽根頭”就在所難免。有相當多的國防生認為“挫折比較多地集中在剛開始任職的時候”。部分國防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挫折,引起了一些官兵對他們能力素質的懷疑。盡管部隊領導普遍認為,國防生“層次高,后勁足”,可是如果“起步”走不好,精神一旦受挫,有些國防生就會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棄,這無疑將會大大地影響他們以后的發展前程。
因此,加強國防生管理能力培養,積累部隊基層管理的知識和能力,解決國防生管理能力與基層工作的要求不相適應這一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二、國防生管理能力培養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當前,對國防生管理能力的培養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管理能力培養的認識上存在偏差
一般認為,國防生在地方大學的四年本科教育是學歷教育階段,主要任務是學好專業知識,用高校濃厚的學術氛圍培養國防生開放、進取的精神,打牢科學文化基礎。
同時學習一些軍事知識,為后續發展作好準備。因此,一些人認為,國防生在校期間專業學習是主要工作,畢業后再重點進行軍事素質的培養。
國防生要適應部隊工作,必須實現兩個轉變:從地方青年到一名合格軍人的轉變;從一名合格軍人到一名合格軍官的轉變。而現在的國防生軍政素質培養較多集中在軍人的基本技能方面,也就是把國防生培養成合格軍人方面,對于合格軍官素質要求的培養則還沒有引起各方足夠的重視,雖然國防生畢業后還要到軍校進行一年的集訓,但在這樣短的時間里,其管理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國防生到部隊后,普遍感到協調和管理能力的欠缺,“書生氣”較強,軍人應有的剛毅氣魄表現不足,用他們的話講,連出操、會操、排務會、晚點名這樣的活動都難以很好地組織起來。
\\(二\\)管理能力培養的方法上缺乏“傳幫帶”和實踐鍛煉機會
國防生普遍反應,在校期間是否當過學生干部,其組織協調和管理能力就會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性。在當前的國防生培養體制下,沒有最大限度地挖掘高年級國防生在培養低年級國防生方面的“傳幫帶”作用,沒有最大限度地為國防生提供實踐鍛煉機會。
首先,雖然大部分依托培養高校參照軍校學員隊模式,將國防生劃分為大隊、中隊、區隊、班等,其中大部分管理人員由國防生學員擔任。這樣,既便于對國防生進行管理,又提高了國防生的管理能力。這雖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由于高校的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一是高校和選培辦為了工作方便,對國防生骨干很少進行輪換,只有少數國防生能有機會得到鍛煉。二是在國防生骨干如何對國防生進行管理,國防生骨干如何在實踐中快速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等方面,高校和選培辦對國防生骨干缺乏有效的培訓和指導。因此,國防生管理始終在低水平上徘徊,限制了國防生管理能力的提高。
其次,國防生在假期時一般由選培辦安排到部隊開展軍營實踐活動。國防生到軍營后,實踐方式多是由部隊派出教官,對國防生進行統一的集中訓練,這雖對國防生的軍事素質提高有一定效果,但對他們管理能力的提高則十分有限。
第三,國防生在參加學校組織的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時,多是憑個人愛好,沒有統一的組織和要求,缺乏必要的指導,使不少國防生失去了提高管理能力的實踐和鍛煉機會。
\\(三\\)管理能力培養的保障體系不夠完善
國防生在校期間要完成多門軍政理論課的學習,其中的《基層管理》、《連隊基層政治工作》、《軍人心理學》等課程對提高國防生的管理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但由于現在的國防生教學保障體系還不完善,影響了這些課程作用的發揮。一是沒有統一的相關教材。各高?,F使用的教材是由各軍區或選培辦自行編訂的教材,水平參差不齊。二是國防生軍政理論課的經費保障不明確。許多依托培養高校和駐校選培辦在此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三是在任課教師的選用上沒有統一的規范。一些高校由本校相關專業教師擔任,但這些教師缺乏對軍隊的了解,理論不能與實踐很好地結合。另外,也有一些高校聘請部隊院校教官或指揮員上課,但由于這些人都有自身工作,只能利用業余時間來校上課,這使得教學活動無法正規有序。這些,都影響了此類課程的開設和教學的質量。
三、提高國防生管理能力的幾點建議
管理能力是基層指揮員必備的重要素質之一。然而,這種能力不是先天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要通過一定時期的專門培養和系統訓練才能形成。因此,將國防生管理能力的培養延伸到高校教育當中是十分必要的。要作好此項工作,重點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轉變國防生管理能力培養與學歷教育對立的觀念
國防生是面對部隊培養的,其畢業后的第一選擇、也是唯一選擇就是部隊。因此國防生的培養要與部隊實際接軌。盡管國防生的生活環境與部隊和軍事院校不同,但在培養方式上要盡量趨同。要將國防生的軍事素質培養與學歷教育結合起來,而不是將二者對立起來,特別要注重將國防生管理能力的培養與國防生學員的自我管理結合起來,使國防生在接受學歷教育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軍事素質和管理能力,為將來進入部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建立起“高帶低”和“學業導師”為主體的日常培養模式
為提升國防生的領導管理能力,可以參照軍事院校學員隊的管理模式,編設模擬學員隊,對國防生實行軍事化管理??蓮母吣昙壷刑暨x出綜合素質較高的國防生,負責低年級國防生的軍政訓練與日常生活的監督指導,并對管理效果做好評估。以“高帶低”的方式,提高國防生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在國防生骨干任職期間,高校和選培辦要定期對任職國防生的管理能力進行考評,幫助他們改進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他們的管理能力。同時,組織國防生輪流代理班長、區隊長和中隊長,使國防生切身感受管理與被管理的角色及轉換。讓代職的國防生明其責、定其位、盡其心,讓其他國防生觀其行、鑒其事、評其果。通過這種多層次、多角度的實踐鍛煉,提高國防生的管理與自我管理水平。
在一些有條件的高校,還可建立國防生學業導師制。如黑龍江大學國防教育學院的教師大多有部隊工作經歷,學院建立了國防生學業導師制,由國防教育學院教師擔任國防生學業導師,對國防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指導。在國防生召開連、排、班務會和組織活動時,選培辦人員和學業導師就參與進來,對他們進行幫助指導,為他們答疑解惑,效果十分明顯。
\\(三\\)擴大實踐教學,強化對國防生管理能力的培養
首先,要根據現實條件和需要,在假期組織國防生到部隊開展軍營實踐活動,體驗部隊生活,了解基層,熟悉士兵,在實際工作中鍛煉提高軍事素質和組織管理能力。其實習方式應先到連隊當兵,后當見習班長、見習排長,部隊應指派有經驗的骨干指導其工作,實習的內容主要放在帶兵技巧、官兵交往技巧和談心對話技巧等,鍛煉國防生交流溝通和領導管理的綜合能力,使他們掌握更貼近實際的基層管理藝術,縮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
其次,由國防生擔任大學生軍訓教官是培養其組織管理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在校期間大部分國防生幾乎沒有實際帶兵的機會,更淡不上經驗,軍訓恰恰是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鍛煉自我,展示自我,檢驗自我組織管理能力的舞臺。實踐證明,每年的軍訓工作給在校國防生提供了帶兵訓練的機會,在如何調動新生參訓熱情,鼓舞士氣,處理工作壓力,化解新生的內部矛盾,應對突發事件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為提高他們的第一任職能力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第三,要發揮體育運動競賽的作用,因為它不僅可以使國防生練就健壯的體魄,養成集體配合、吃苦耐勞、勇敢頑強、不斷進取的軍人品格。更為重要的是,競賽場上的對抗氣氛十分近似戰場上的氣氛,要求對抗雙方在極其緊張的情況下保持清醒頭腦,迅速對各種情況做出判斷和反應,由此鍛煉國防生的指揮和判斷能力。
\\(四\\)發揮地方綜合性大學的優勢,鼓勵國防生選修管理類課程
要提高國防生的管理能力,使其掌握部隊基層管理的藝術,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的培訓,培養國防生的管理能力。這一方面,可以發揮地方綜合性大學的優勢,指導國防生選修管理學、行為科學、大眾心理學、領導學理論等課程。在此前提下,國防生要努力擴展對軍事領域的了解。
高校和選培辦可從部隊聘請優秀指揮員為國防生開辦各類講座,如“現代帶兵藝術”、“基層管理藝術”等。要求國防生多讀一些著名將帥的傳記和軍事史料,提倡國防生多瀏覽一些軍事科技書刊,多接觸一些軍隊干部和戰士,努力為將來適應軍隊生活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曹坤等.關于普通高校國防生培養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科技資迅,2007,\\(25\\):15-16.
[2] 宋曉安等.國防生集中管理模式探析[J].中國軍事教育,2007,\\(2\\):65-66.
[3] 卜曉明等.正確認識處理國防生擔任普通高校軍訓教官的特點規律[J].中國軍事教育,2008,\\(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