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耳鳴是一個耳神經學癥狀,是指在無任何外界相應的聲源或電刺激時,耳內或頭部所產生的聲音的感覺,即患者自覺耳內或顱內有聲響。美國聽力學會對耳鳴的定義為“非外部聲音產生的聽覺感知,常被形容為嘶嘶聲,嗡嗡聲或尖叫鈴聲”[1]. 按耳鳴性質分類:分為主觀性耳鳴與客觀性耳鳴。主觀性耳鳴是因為聽覺刺激的缺失造成的聲音假知覺[2]. 文獻計量學從文獻的外部特征出發,通過統計分析可以發現科學文獻的生產、流通和應用規律,揭示學科發展趨勢[3]. 本文從文獻計量學視角對國內主觀性耳鳴領域發表文獻的外部特征(如發文量、引文量、作者機構情況、基金情況等)進行統計和分析,以期梳理出主觀性耳鳴領域的發展脈絡,分析出主觀性耳鳴領域研究變化趨勢,歸納出主觀性耳鳴領域研究規律。
1數據來源
國內文獻部分以 CNKI(中國國家知識基礎設施,Chian National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數據庫為分析平臺。 統計時間為 2015 年 7 月20 日。 在 CNKI 數據庫中,檢索范圍選取全部分類獻 ;不設檢索時間;以主觀性耳鳴為關鍵詞進行主題檢索,共檢出 366 條結果,分析如下。
2文獻類型和刊發時間
2.1 文獻類型
從文獻類型看, 在 CNKI 數據庫中檢索出的關于主觀性耳鳴的366 條結果中,期刊文章 298 篇 ,占全面文獻量的 81.4%,其中特 色期刊論文有 34 篇;碩博士論文 32 篇,其中博士論文 4 篇,碩士論文 28篇;會論文 30 篇,其中國際會議論文 4 篇;新聞報道 7 篇。
2.2 刊發時間從刊發時間看, 我國關于主觀性耳鳴的文獻報道始見與 1966 年的《醫學文摘雜志》,介紹了俄國的“主觀性耳嗯的治療”[4]. 70-80 年代每年有 1-2 篇的文獻報道,但產出年很不穩定,僅有 81、83、85、86 和88 年有文獻報道;90 年代每年都有文獻報道 , 但文章數忽高忽低,顯示出我國此時研究的不穩定性;2000 年開始,文章數逐漸上升,逐漸每年的篇數上升到 10 篇以上;2009 年-2015 年每年都有近 30 篇相關文獻。
3文獻刊載期刊、高被引文章排名和關鍵詞分布
3.1 文獻刊載期刊
在 CNKI 庫中檢索出的主觀性耳鳴領域的 298 篇期刊論文分布于39 種期刊中,其中刊載文章 5 篇以上的期刊有 7 種期刊。 具體見表 1.
3.2 高被引文章排名
在 CNKI 庫中檢索出的主觀性耳鳴領域的 298 篇期刊論文被引排名前 10 列表見表 2. 從高被引文獻的研究方向看,主觀性耳鳴的診斷和治療有 6 篇,此外主觀性耳鳴的流行病學調查[5]、分類調查表的制[6]、臨床特征[7]以及客觀測量[8]都是關注度高的研究方向。
3.3 關鍵詞分布
詞頻分析方法是利用能夠揭示或表達文獻核心內容的關鍵詞或主題詞在某一研究領域文獻中出現的頻次高低來確定該領域研究熱點和發展動向的文獻計量學方法[9]關鍵詞的分布反應了學科領域的發展重點,CNKI 數據庫中主觀性耳鳴領域的關鍵詞共 40 個, 學科結構的研究重點分為診斷以及治療兩大方向(表 3)。
4研究機構和基金資助情況
4.1 研究機構
從檢出文獻看,主要的產出集中在 39 個機構中(主要為醫院或者研究所),其中刊發文章在 5 篇以上的機構共有 10 家(見表 4)。 刊發文章數為 70 篇,占全部文章的 23.5%. 說明我國主觀性耳鳴的研究較為分散,因為作為一門實用性的研究,在診斷和治療方面的探索,很多基礎醫院都可以開展。
4.2 基金資助
從檢出文獻看,支持主觀性耳鳴研究的基金共有 11 種,分別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萍及l展基金、廣東省醫學科研基金、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基金、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華南理工大學)開放課題基金、世界衛生組織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 計劃)。
5結語
本文通過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對我國主觀性耳鳴研究領域進行了初步研究。 從數據分析可知,我國主觀性耳鳴領域的研究熱度較為平穩,近 5 年的研究產出均在 30 篇左右;培養了 28 位碩士和 4 位博士,為我國該領域的持續發展打下了較為堅定的基礎。由于我國國內主觀性耳鳴領域的研究熱點仍在診斷和質量方面, 對研究條件的要求較低,故產出分散,沒有明顯的文獻集中效應。
由于我國優秀科研文章外流情況嚴重,僅分析國內的文獻尚不能對我國主觀性耳鳴領域的研究現狀做出完全和準確的概括,本文僅是該研究的開端,將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初步基礎。
【參考文獻】
[1]DAVID JIANG.耳鳴及其美國的診治指導方案[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學雜志,2005,3(1):58-61.
[2]陳娟,張勁。 耳鳴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8,22(13):617-618.
[3]邱均平。網絡計量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4]耳鳴[J].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1966(4):203-204.
[5]徐霞,卜行寬,邢光前,等。江蘇地區老年人主觀性耳鳴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6,25(7):548-550.
[6]王洪田,姜泅長,楊偉炎,等。一種耳鳴分類調查表的介紹[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1,9(1):49-49.
[7]俞晴,宋為明,馬芙蓉,等。186 例耳鳴患者的臨床特征研究[J].中華耳科學雜志,2007,5(3):239-243.
[8]王東方。主觀性耳鳴客觀測量與中醫臨床證型關系探討 [J].遼寧中 醫雜志 ,1995,22(7):296-297.
[9]李軍?;谠~頻分析法的國內教育技術學研究熱點的研究[J].現代情報,2010,30(8):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