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就是培養一批能夠掌握教育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研究方法,具有從事教育專業教學的工作能力的教育科研人員,各級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教育工作者。近些年,在高校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特別需要一批滿足地方經濟需求,因材施教的教師隊伍,這就需要教育學研究生具有較高的創新能力,較強的創業精神以及高水平的實踐能力。
因此,教育學專業研究生培養單位有必要建立和逐步完善主動適應自我發展的調節機制,實現培養模式的創新,加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比重,不斷提高教育學專業研究生的培養質量。這給研究生的培養與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既適應形勢又高效管理,促使研究生人才培養與教育質量提高是基層管理人員思考的重要問題。
1 研究生管理工作的特點分析。
為適應現代化的辦學方針,結合高校兩轉兩改的辦學理念,研究生的培養工作也列入轉型發展的重要階段,確立了以為地方輸送應用性人才為主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從近幾年地方院校的研究生培養模式來看,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1 生源結構復雜,主體差異性大。
由于國家對研究生招生規模的總體控制,我校研究生教育規??傮w偏小,每年招生人數有限,但研究生的生源結構比較復雜。
一是年齡層次跨度大,有應屆本科生直接考入的,有參加工作多年后考入的,也有同等學歷進校的,年齡范圍在 20 到 40 不等。
二是專業背景不一,有入學前后專業相同或相近的,也有跨專業錄取的,他們主要來源于招生時的調劑,專業基礎相對比較薄弱。
三是來源不一,有從重點大學過來自愿服務地方經濟的高才生,有從事中等教育的老師,也有本校在職的管理人員。他們的思想、思維因年齡段的不同而差別較大,管理也不能一刀切。
1.2 學習方式不一,凝聚力不夠。
研究生除了集中學習理論課外,還需要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展課題研究,撰寫學術論文。
由于不同學科、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在學習時間、學習地點上非常分散,差異很大,特別是在職研究生,他們既要完成學業又要照顧到家庭,二者兼顧比較困難。因而研究生整體在學習、研究過程中很多時間與學院安排的其他活動相沖突,工作上難以協同,組織集體活動比較困難。這種學習、工作模式,很容易使研究生的組織紀律性放松,集體觀念淡化,團隊意識薄弱,這些問題的出現給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1.3 科研條件有限,成果不突出。
地方院校與綜合性大學有所不同,狠抓科研工作起步較晚,存在著科研氛圍、科研設備、科研經費等諸多條件的限制,加之研究生對科研的重視程度不夠,造成了畢業論文質量上不了檔次,消極等待畢業現象嚴重。
上述各方面諸多特點使得專業學位研究生管理與本科生管理方式不同,要求我們要有獨特的思路,從思政教育、日常管理、學術培養、生涯規劃等多方面,全面、系統地開展研究,尋求正確的對策和方法,努力提高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質量。
2 提高教育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管理的對策。
2.1 重視思想教育,樹立正確導向。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專業學位研究生受過高等教育,有著較為豐富的知識底蘊和文化素質,有獨立的判斷能力和強烈的主體意識。所以,做好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思想工作必須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增強教育效果,樹立正確的導向,確保成人成才。一是倡導自主教育,注重發揮專業學位研究生在教育中的主體作用[2].采用集中學習與分類指導相結合,班主任、班干部定期組織思想政治教育學習,觀看有教育啟示意義的電影電視專題片,參觀教育基地,感受紅色文化。同時班主任要摸清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思想動態,對個別學習不認真、情緒波動大的研究生要及時談心,幫助他們走出困境。二是開展心得交流,力爭每人都容入研究生團隊這個大家庭。在這個研究生隊伍中有工作經驗較為豐富的在職研究生,可以讓他們結合工作實際現身說法,暢談工作體會,身邊煩惱,以增強說服力,盡早設定人生目標,規劃自己的未來。三是拓展導師教育。導師是第一責任人,他不僅在學術和專業上給予自己的學生一定的指導,還應該承擔起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充分發揮導師在學術和道德修養上的感召作用,共同做好對研究生日常思想狀態的撐控、教育和引導,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論文開題、中期考核、論文答辯及畢業工作等各個重要環節,著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才能實現認同與管理的統一。同時導師參與思想政治工作,內容更具有針對性,可以將導師自身所具有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淵博的學識、嚴謹的學術態度對研究生起到垂范作用[3].
2.2 強化專業學習,拓深業務能力。
專業學位研究生學制相對較短,其培養重在學習實踐,為保證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首先要制定一整套的培養方案,設計好研究生培養的各個環節,如開題,中期考核等,每個環節都實施嚴格的管理和控制,強調抓質量、重創新??沙闪⒍綄ЫM,邀請老專家、教授參與研究生培養督導、檢查,逐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其次是重視實踐課程的開設和實踐性活動的展開,要積極主動聯系基層單位或調查對象,與他們進行緊密的合作,確??蒲谐晒恼鎸嵱行?。我校教育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較多,我們加強與地方基礎教育機構的溝通,成立了多個研究生工作站,為專業學位研究生提供了較為廣闊的實踐場所,這使得近幾年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有了較大改觀,理論成果轉化為指導實踐的創業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能力都有了顯著提高,同時也豐富了研究生的社會知識與閱歷。第三,鼓勵研究生主持或參與國家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和各級各類競賽活動。學校除了鼓勵研究生參加較高層次的本專業相關學術會議,開拓學術視野外,還鼓勵學生申報國家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并給予配套經費支持,具備創業條件的直接將其成果推向社會[4].這樣,學生有動力,有激情,學習有效果。
2.3 改進教學方式,促進授課創新。
我校是一所地方性的師范院校,專業學位研究生主要以教育學為主,為服務地方經濟輸送優質人才,我校采用理論授課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在保證理論教學課時的情況下,鼓勵、引導研究生深入研究生工作站開展實地的教學研究,鍛煉他們從教育實踐、教育現象中去發現問題、總結問題,從而深入研究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創新、創業能力,這些學與練的有機結合,打破了由導師單一指導的培養模式,探索出了一條由導師主導、社會參與、教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參與度高,效果好。其次是與兄弟院校實現優質課、精品課資源共享。我校緊鄰武漢市,凡與本校專業相關的名師講堂我們都積極聯系、組織研究生前往學習,多與名人名家面對面的交流,及時了解學科前沿動態,增長他們的見識,擴大他們的視野,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同時也要努力倡導辯論式聽課,允許研究生持不同意見與觀點,與大師進行廣泛討論,既活躍氣氛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三是開辟第二課堂,提供互動平臺。我校開設了學術論壇,每周除有知名的專家、學者作學術報告外,還有博士講座。研究生是參與的主體,他們既是忠實聽眾也是重要的組織者與參與者,這樣可以鍛煉他們學術能力和社交能力。
2.4 利用信息管理,提高服務效率。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更新,新的設備、軟件給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方便,可以積極利用 QQ 群、公共郵箱、BBS、網站、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統等媒體實行研究生信息化管理,適應時代的要求。特別是在職研究生學習、工作雙肩挑,與本班人員聚少離多,通過信息化管理可以使分散的研究生隊伍走向整體。再者研究生自身具有的零散、凝聚力差等特點,給管理工作帶來很大困難,如果借用網絡,難度就會大大降低。如發布會議通知、傳遞就業信息、傳播學術知識,組織思想討論等,借助網絡媒體將更快捷、更高效,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部門分立、專業分散造成的學生信息重復采集、信息不統一等問題,既節省人力物力,又能實現信息共享。當然,網絡也存在散布謠言快、電腦病毒、黑客、軟件缺陷等潛在風險,我們不能掉以輕心,盡管如此,信息化管理是大勢所趨。
3 結語。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要注重品與德的兼修,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要注重培養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工作一線的實踐能力的提高。只有這樣,一個學校才能培養出一批既掌握了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研究方法,又具備了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級人才。
參考文獻
[1]尹承昭。關于研究生學員管理的幾點思考[J].武警學院學報,2012,28(9):85-87.
[2]常正霞。淺談學術活動對研究生探索性學習能力的培養[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1,3(5):96-100.
[3]潘婉茹,李洪修。教育碩士培養中的實踐性缺失與對策[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13,34(1):6-7.
[4]陳新,胡朝斌。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管理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2013,12: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