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英語課堂教學既要注重教育性,又要講究藝術性,前者是目標,后者是手段,只有科學合理地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才能保證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英語教師在和兒童課堂交往的過程中,必須時刻關注課堂教學的氛圍和學生學習的狀態,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和自身教育智慧的發揮,努力為學生的英語學習營造一個輕松、快樂、和諧、民主的現實環境,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切實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那么,如何尋求一條特色明顯且富有新意的途徑,為英語課堂增效呢?筆者認為可以嘗試夸張教學法,因為這種方法遵循了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教學法等有關原則,符合了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滿足了兒童英語學習的實際需要,對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筆者結合自身平日教學的一些做法從三方面談談:
一、把握學科特性,內化學習內容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最大的特點在于交際應用,如何利用教材將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是值得每一位英語老師思考的問題。根據英語學科教學的特性,學生一般對新穎和刺激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并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去滲透和運用。英語單詞也好,句子也罷,要真正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相對而言有一些困難,一般需要借助母語\\(中文\\)進行輔助和中轉,這樣使得英語學習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和依賴性,那么如何有效地改變這一現狀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接受單詞和句子呢?筆者提倡充分利用夸張教學法幽默、詼諧的特點,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驚喜和意外中對語言留下深刻的印象,既緩解了學習的緊張情緒,又排除了學生的心理障礙。利用夸張教學法使得教學內容變得通俗易懂,直觀明了,通過學生的第一直覺接觸語言,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更有利于學生語言知識的掌握和語言能力的發展。例如教學單詞“big”和“small”,我準備了一件超大的外套讓一位小個子學生穿上,因為衣服太大,這位學生整個人都套在衣服里,隨著學生的哄堂大笑,我相機引出:It’S So big.并帶領學生學習單詞“big,接著我又拿出一件超小的外套讓班上的高個子學生穿,可怎么也穿不下,學生們一片嘩然,于是我又相機引出:It’S so Small.并帶領學生學習單詞“Small”,這樣在“大”與“小懸殊情景中引導學生感受單詞的差異,將所學的單詞變得容易接受,而且幫助學生建立了牢固的知識框架。
二、注重知識鏈接,增強學習體驗
教育學研究表明:兒童在接受一種新知識的時候,會無形中調用已有的知識,努力尋找和把握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掌握新知識。但這種調用需要教師的適時引導,因為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現狀決定了他們不能完全自然而順利地實現新舊知識的過渡.況且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客觀存在,學生之間的知識和能力基礎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在關鍵處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合適的引導,喚起學生的舊知,從而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牛津小學英語教材的系統性和層次性,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努力地為新的語言找到立足點和生成點,不斷地增強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現實體驗,自然而然地幫助學生培養語感,形成語言技能。
在這方面,教具的選擇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看似多余的舉動和操作,卻能為英語課堂帶來神奇的教學效果,因為兒童總是對意料之外甚至天方夜譚倍感興趣,以此作為一種抓手引導學生直接接觸所要學習的知識,效果自然是不一樣的。例如教學句型“How many…can you See?1 can See…”時,由于學生以前學過句型“How many.?”和1一20的數字單詞,我以此為切入點開展對話,先出示一風箏飛鳥圖\\(飛鳥較小,不易看清\\),問學生:How many bids?學生作答后我又繼續問:How many birds can you see?學生依然堅持自己的回答。我故意用質疑的語氣問:Realyl?同時取出一個望遠鏡讓學生再次觀察,學生驚喜地發現自己數錯了,連忙糾正了答案。以上教學以舊知識基礎為拓展,以望遠鏡的夸張利用作推動,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體驗。
三、挖掘情感因素,活化學習過程
夸張手法的最大優勢在于創設了一種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讓教師和學生零距離接觸,輕輕松松交往,既尊重了學生的探知熱情,又挖掘了有利于學生語言學習的積極的情感因素。根據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主導功能主要體現在與學生的一種合作和互動,這種合作和互動依然是以學生為主角,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教育機智,調動學生參與這種合作和互動,幫助學生在一種自由的環境中自主地建構知識和訓練語言,使得英語課堂教學更加充滿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氣息。例如教學《Famliy members》這個單元,課前我作了一番精心的準備,根據教學的需要將學生裝扮成不同的角色,引導學生以不同的身份進入對話情境,幫助學生真實地體驗人物類單詞和課文中的句子;同時操練活動不拘一格,根據學生的需要進行角色的轉換,多方位多角度地體驗人物心理,感知和運用語言,課堂熱鬧起來,活躍起來,學生似乎覺得自己并不是在被動地無味地學習,而是在進行一種正常的生活化的交往,覺得所學的語言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課堂教學的效果必然能夠從根本上得到保障,同時為學生的終身英語發展奠定好必要的基礎。
總之,夸張教學法的嘗試需要的是教師的創新,考驗的是教師的勇氣,只要運用得當,就一定能夠促使英語課堂走向優質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