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顧名思義最早產生于英國,因為特殊的歷史因素,英語的使用已經遍布了全球的各個角落.而我們今天所學習的英語,是一種美式英語,因為更通俗,所以被更多人接受.英語國家的發展歷史和我們不同,所以這就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背景.我們國家很早就已經進入了農業文明,而西方國家在很晚才進入封建社會,他們的社會意識形態也就完全和我們不同.我們想學習一個國家的語言,就必須要了解其發展歷程、文化和風土人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站在他們的角度,才能真正的達到理想的溝通效果.
一、英語中的勵志學
我們中國教育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我們為人處世總是非常低調,講究的是仁、義、禮、智、信.在和人交流溝通的時候,我們總是刻意表現的很謙遜,但是這些在歐美國家看來是不能接受的.
不過,我們的意識形態也在隨著歷史發展發生著變化.這里,我們從勵志學角度入手,去分析我們的文化差異和意識形態的區別.所謂的勵志學其實就是成功學,這是興起于歐美國家,發展在中國的一種意識形態.李陽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代表,還有臺灣的成功學大師陳安之.李陽當時在上大學的時候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學生,而且他對于我國的教育體制并不感冒,以至于掛了很多學科,到最后差點沒有畢業.后來,李陽去了美國,在美國學習了語言,而且最主要的是他學習到了美國的勵志學---成功學.所以當他回國之后,帶給了我們不一樣的學習英語方式.當年李陽的"瘋狂英語",蔓延在各個學校,包括大學和中小學的每一個角落,以至于李陽成為了當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這就說明了我們和歐美文化傳統的差異性.
李陽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為他把英語學習和勵志學結合到了一起,這讓國人看到了一個非常新鮮的東西.之前,我們學習英語總是在教室里,或者是在一個角落里一個人默讀.這樣的效果必然不會太好,而且英語作為一種交流的語言,它的特殊屬性也要求必須去交流和大聲喊出來.李陽把學生的害羞感徹底擊碎,讓他們敢在人面前大聲喊英語.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的意識形態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其實,"瘋狂英語"的英語教材到底有多么深奧,這可能算不上,它的重點在于給你灌輸英語學習的思維,一種新的學習思維.掌握了學習思維,也就掌握了學習的靈魂,英語成績和能力必然會有很大的提高.[1-4]
二、過分勵志影響學習成績
很多學生和家長在初期接受瘋狂英語教學的時候,發現學生真的愛上了英語學習,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英語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所以學生都會覺得這種學習方法是萬能的,因為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激勵學生去學習,更可以讓他們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眾所周知,任何一種學習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學生把這種國外的方法應用到我國所有的學科中顯然是不可以的.這種學習方式最適合的是英語,因為英語是一種外來的文化,所以我們學習它適合用外來的學習方式.但是如果將這種學習狀態和學習方法應用到語文學習中,那必然是不合適的.在用這種外來的學習方式學習了一段時間后,其他學科的教師都有不滿的反映.[5]
學生在課上和課下太過于活躍,而且他們的注意力很不集中,甚至有些學生多動了.而英語教師也有點吃不消了,因為學生在上英語課的時候,總是喜歡在課上喊出幾句自認為學習的很好的英語.這些行為打亂了教師們的教學秩序,讓教師無從下手,而且學生的主要學習時間都不停留在教室里,他們認為英語角這樣的課外活動才是他們練習英語的地方,教室不適合他們學習英語.學生不明白,學習英語是需要有扎實的基礎的,如果一味地學習一些表達情感的英語,是不會對他們的成績有好的影響的."瘋狂英語"是要我們在課外學習英語的時候瘋狂,而不是要我們隨時隨地的瘋狂,尤其是在教室里,我們得顧忌其他同學的感受.如果我們不認真聽講,很多語法知識就不能夠掌握,那么將來我們的英語提升空間就被封閉了.我們只學會了一些交流的短句,如何應對中考呢?所以,在引入新的學習方式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后果.學習方式可能是好的,但是初中生他們的思維模式還非常簡單,他們大都只會盲從于大流,而沒有自己的主見.例如,哪個學生學習成績好,他們就問人家看的什么資料,然后自己就去買.這雖然是好事,但是成績提高就僅僅是靠一本書嗎?好的成績是需要課下去做很多的努力的,而不是僅僅靠一種簡單的學習方式.而且即便是學習模式相同,對待知識的時候一個人的心態也是不同的.認真與馬虎之間可能沒有明顯的差異,但是結果會是背道而馳的.我們都在看書,都在教室學習,成績的不同是因為多種因素引起的.在分析自己存在不足的時候,不能單純的從一個角度來考慮,而應該綜合考慮自己比別人差在了哪里,如何改進自己的不足,讓自己更完美.學習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方式也同樣,沒有改進就會被淘汰.
參考文獻:
[1]王雪梅.從認知圖示理論的角度談英語語感的培養[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04\\).
[2]王洪偉,吳紅蘭.淺談英語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4,\\(02\\).
[3]黨蘭玲.論英語語感能力的培養[J].河南社會科學,2003,\\(05\\).
[4]孫金蓮,于銀,王環宇.英語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J].教學與管理,2008,\\(16\\).
[5]趙麗娟.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感[J].河北教育,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