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學觀念、教學模式的不斷更新,英語課堂教學逐漸成為一種多層次、多功能、綜合運用的綜合性活動。
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英語教學要實現認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領域的教學目標,特別注重在傳授知識與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學一線英語教師,通過對英語新課程標準地不斷學習以及對課堂教學的不斷探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優化課堂結構
1.備課充分。注意教學各個環節的自然緊湊?!邦A則立,不預則廢?!币惶镁?、流暢的英語課少不了事先的精心籌劃。教師只有在課下認真備課,做到充分再充分,才能保證各個環節應有過渡性地銜接,每個環節時間分配恰當合理。
2.認真鉆研教學大綱深入挖掘教材,選準切入點。這個點是教學的重點所在,又是攻克難點的關鍵。選準切入點是牽一動眾,有利于學生輕松愉快地理解和掌握所教內容。尤其現在的英語新課標,從表面上看并沒有太多內容,可是只要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需要學的東西其實很多。
3.熟悉和了解學生,尋找恰當的教學方法。好的教學方法應當是符合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實際,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好的方法能使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師要對學生充分了解??梢宰屔圆畹膶W生做英語單詞接龍游戲,可以讓成績好的同學分角色表演對話.英語課各自都有施展自己才華的一片天空。
4.注意信息反饋。課堂教學始終以學生活動為中心,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喜怒哀樂,捕捉學生的細微變化,從而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在上課過程中,時刻注意自己學生的表現,從單詞發音,句子,到學生的表情眼神,時刻來提醒自己的語速、進度。
二、抓教師課堂用語
教師的課堂用語是學生英語語言輸入的組成部分。它不僅是幫助學生掌握新的知識與能力的工具,而且還起著復習與鞏固已學內容的作用。英語課堂用語對現實教學目標的影響更大。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做到“四性”。
1.科學性。要求教師上課語言要準確無誤,杜絕用模棱兩可,含糊不清的語言進行表達。英語課上,尤其要注意這些常用的單詞She,he,thank,think,three等等。有把握的就說,沒有把握的則不要輕易說出口。
2.邏輯性。要求教師的語言要條理清楚,前后連貫,有較強的邏輯性,能充分表現教師的教學思維過程。英語課堂,教師的課堂用語應做到這一點。
3.感染性。要求教師用較為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教學,力求聲調抑揚頓挫,聲情并茂。英語課堂多進行英語口語練習,標準的發音,能感染學生更多地愛上英語,多說英語,現在的go for it當中Just for fun特別需要我們英語教師的豐富感情在語言里面。
4.趣味性。要求教師善于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將以難以理解的知識講得生動活潑而富于變化,戒枯燥平淡乏味。增強語言的藝術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習積極性。在英語課堂上,多組織一些游戲的形式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或者學習過程中穿插一小首英文歌曲,既能輕松片刻,又能活躍學生的聽力細胞,讓英語課成為大家共同分享快樂的地方。在多媒體上課,效果會更好,動畫效果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每節英語課都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新的收獲。
三、恰當運用教師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具有傳神達意思的功能,對教學很有幫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做到。
1.正確使用目光。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恰如其分的運用和變化目光的視角,長短和軟硬度,特別要力求自然和適度。如剛走上講臺,要進行環視,表明教師在關注每一個學生,同時對課堂局面也有控制作用。當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除了用good,verygood的語言,還要教師投去贊許的目光;當學生回答問題有困難時,除了用thinkhard的語言還要投去期待的目光;當學生回答問題錯誤時,則應投去安慰的目光,切忌冷嘲熱諷。
2.采取微笑教學。要求教師上每一堂課都要力求面帶微笑,心情舒暢,這樣教室里氣氛和諧,學生心境開闊,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切忌板著面孔機械灌輸。
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與提高課堂效率充分能機結合起來,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應根據教學實際,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我們作為現代教師,應不斷的積極參與教研、教己如舌動,符合時代要求,從而促使學生愉快學習,進一步提高課堂的效益。
教學活動成為教師、學生、教材、環境之間的多邊多向的信息活動,就突出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學生個人目標與群體目標之間的相互聯系,由此在學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愛、互尊的良好人際氛圍,培養了學生團結協助的精神,發展了學生積極向上、民主科學的良好心理品質。
參考文獻:
[l]杭寶桐.《中學英語教學法》.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
[2]劉潤清.外語教學中的科研方法.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3]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上海:上海外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