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是英語教學研究的核心話題,是我們每位小學英語教師時刻需要思考的問題。 面對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除了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使自己的專業水平不斷提升外,最關鍵的還是英語的教學。 下面,我結合自己的英語教學經驗淺談幾點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
一、投入自己的親和力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對生性好動、集中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小學生來說,保持他們的有意注意,激發他們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有很多, 教師自身行為就是其一。 俗話說:“親其師而信其道 。 ”學生只要喜歡上英語教師,自然就會喜歡英語這門學科。
1.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贊賞。 多大年齡的孩子都喜歡表揚, 教師的鼓勵性語言有可能會激勵孩子的一生。所以,教師不應該吝嗇自己的贊賞, 當看見學生的點滴進步就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當學生回答正確時,可以說 Great! Wonderful! Super! Very good! 等語言。 在學生的作業本上也應該寫下激勵性的語言:Good! Keep trying! Well done! Okay!
2.因 人而異 ,個別學生要個別對待 。 不要歧視后進生, 他們最需要教師的關心,教師要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英語是一門語言,我們學會說中國話就是兩三歲多聽多說,不怕說錯,敢于大聲說出來學會的,難道我們十多歲了,就學不會英語嗎? ”我常常用這些話來激起學生學英語的勇氣,樹立其學英語的自信心,然后引導他們學習,與他們一起背單詞,讀課文,盡可能給他們創造學習英語的機會,提供讀英語的時間,讓他們在多讀中培養語感,在培養語感的過程中產生學習的興趣, 使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獲得進步的信心。
二、課前預習很重要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環節。 教師要幫助學生提高課前預習的效果,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預習要根據每個單元的重難點,設計相應的預習作業,使學生輕而易舉地得知本單元要重點掌握的單詞與句型,一般設計以下幾個預習項目:
1.拼讀詞匯,并寫出中文意思。 主要是讓學生根據發音規律試讀單詞, 這樣既鞏固了學生“發音規律”那部分的內容,又訓練了學生拼讀單詞的能力,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2.在文中找出重點短語 或詞組 , 并寫出中文意思。 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掌握詞組和短語的意思,便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簡單的語法介紹 。 五年級的英語課上已經滲透了語法的教學,六年級語法的學習增加了許多,比如出現一般將來時,第三人稱單數等。 在預習紙上先介紹用法,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又減少了課堂上的枯燥講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提出問題 。 讓學生自己提出一些不懂得地方,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
三、趣味教學是關鍵
盧梭在《愛彌兒》中指出:“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 ”學生只有對教師所教的知識感興趣,才能使教學獲得成功。 愉悅的課堂,歡快的教學氣氛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在無意注意中掌握的知識技能效果更好,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 所以,趣味性教學是英語課堂缺少不了的教學組織形式。
1.唱 歌曲 。 喜歡唱歌是學生的天性 , 教學中教師應該利用課本中的說、唱等,加上自身的理解,配上趣味動作演示,來活躍課堂氣氛。 在歌曲吟唱中學習新詞新句,既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又能夠調節思維活動,達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2.做 游戲 。 游戲是學生的天性 。 將單調的知識點融入游戲中去,可以防止學生聽課疲勞。 如在教學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一課, 我們可以將交通方式和交通規則編入Simon says 游 戲中去 ,做對動作的保持站立 ,做錯的坐下,堅持到最后的學生可以得到教師送給的小獎勵。 這樣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在玩中鞏固了學習的知識。
3.小 表演 。 有些學生喜歡自我表現 , 教師可以選擇可表演的課文,編成一個短的情景對話,學生進行角色表演,使學生理解記憶所學的知識,既培養了能力,又得到了表演的快感。
四、學生的寫是重中之重
學習英語落實寫的任務在高年級顯得尤為重要。 我認為,強調寫不僅僅是背單詞,背句子的書寫,更重要的是對英語這門語言的理解和應用。 教師在給學生講解語法時,還要注意結合多種練習形式,從不同角度鞏固知識并靈活運用。
1.利用比較方法,加深記憶。 在區分形近易混淆詞匯時,可以采用比較法,例如在辨析some same; head hand; artist actress; stop shop;Tuesday Thursday; mouth mouse;等一些詞時 ,我們可以通過比較它們的讀音和字形, 抓住關鍵點來幫助學生區分和記憶。
2. 詞 不離句 , 在實際情景中加深理解 。比如, 在講 by bike 和 ride a bike ; by bus和 take a bus 時, 我出了兩個句子加深理解。 A.I go to school by bike.I ride a bike toschool.B.I go there by bus.I take a bus tothere. 通過比較這兩個短語在句 子中的不同位置, 使學生體會到前者表示的是交通方式不是動作,后者是表示去某地的動作,由于詞性不同, 使得這兩組詞在句子中充當的成分就不同。
3.在 語境中猜詞 ,培養推斷能力 。 在語境中猜詞對于學生分析能力、判斷能力的培養有著作用。 常見的練習方式有兩種:一是通過句意的理解判斷填詞。
比如,It’s a red light, you must _____.
She helps sick people. She is a ____. 另一種是既要看句意, 又要看詞首提示。 如,Helikes grapes, but I ___ grapes.
五、評價效應
評價是英語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 這充分說明了對學生評價的作用。 評價也是一門藝術, 好的評價手段不僅可以帶給學生的成功感, 而且可以激勵學生產生不斷向上的動力。
例如在學習 What can you do? 中的 對話練習 Can you set the table? Yes, I can. /No, I can’t. But I’d like to have a try.時 ,我們可以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對話交流,各組組長進行詢問, 其他成員進行相應的回答。 然后小組內輪流問答,互相進行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 在小組合作學習操練過程中,學生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與優勢,從而更樂于向其他人學習,與別人合作交流。
總之, 要提高教學質量首先是上好課,教師只有努力鉆研,精心準備,勤于思考,關心每一名學生,善于總結經驗,自己的教育才能結出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