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大力提高創新能力培養.21世紀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現有的研究生教育體系、培養模式不能適應研究生招生規模,引發了一系列問題,研究生學術失范現象就是其中之一.學術界多是運用經濟學理論、教育學理論或心理學理論等對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進行透析和探討,本文試圖從社會學理論視域出發,運用社會學關于學術失范現象及其社會機理的理論解釋,重新審視學術界為人詬病的學術活動不端現象,從經驗研究的角度對研究生的學術失范行為進行分析,規范學術道德,以期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一、學術失范的定義及表現形式
學術失范是指在規定的學術制度下,在研究和學術領域內為了達到自己預期目標而惡意違背學術共同體所公認的學術準則的不良行為.中國科學院于2007年2月26日發布了《中國科學院關于加強科研行為規范建設的意見》,其中將學術失范界定為以下6種行為:在科學研究中有意做出偏離科研規范的行為;損害他人知識產權、著作權,包括侵犯他人的署名權及其學術成果的違規行為;違背科學精神,違反相關職業道德同時利用他人的學術成果,學術假設來來完成自己研究計劃的不端行為;其學術研究成果從研究始末到發表期間或出版之中的學術失信行為;有意破壞他人的科學研究的惡劣行為;直接剽竊他人學術成果或經改造后當成自己成果的不當行為.作為研究領域的新兵和國家日后科研領域的高級人才,受社會不利思潮的影響,其學術失范行為集中體現在課程論文、學術論文和學位論文的段落抄襲或實驗數據的篡改方面.
二、社會學視域下研究生學術失范成因分析
1.基于理性選擇理論的解讀.理性選擇理論是經濟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等學科交叉影響的結果.其杰出代表為美國的詹姆斯·科爾曼.理性選擇理論分為行為層面和系統層面:一個行動發生的可能性是行動者所期望從多種可能結果中獲得功利的函數,行動者在追求價值或利益的最大,其行動原則可以表述為最大限度地獲取效益,此為行為層面;如果雙方秉承自愿且沒有外在影響的資源,在沒有一方受到傷害的前提下雙方都獲得最大利益,便達到一種狀態最佳,這就是社會優化,即系統層面.
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是理性人以合理性行動追求效益量大化的結果.研究生在日常學術活動時會進行收益與成本比較.
一般而言,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的收益表現為在付出極少成本的情況下就可以完成課業論文、學位論文的撰寫和學位的授予等.其付出的成本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直接成本,即實施學術失范行為的經濟費用、心理壓力等;其次是間接成本,即實施學術失范行為所花費的時間等;最后是實施學術失范行為帶來的懲罰成本,如取消學位、公開批評及因此帶來的不良影響等.由于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都是定量的,因此懲罰成本是決定學術失范行為實施的關鍵因素.
從我國現行的研究生學位制度環境看,學生學術失范行為投入的成本僅為經濟成本或道德成本,幾乎沒有制度懲罰成本.
國家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件》中也只是規定"學位授予單位對于已經授予的學位,如發現有舞弊作偽等嚴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情況,經學位評定委員會復議,可以撤銷."缺乏像美國及歐洲國家那樣完整的學術失范懲罰機制,使學術在付出較少懲罰成本的基礎上,可以獲得較大的收益.盡管教育部社科司在2009年3月頒布《教育部關于嚴肅處理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的通知》,要求"高等學校要建立健全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的工作機構,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要根據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的情節輕重,進行依法處理",但一些高校為了維護學校的形象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聲譽,即便發現了學術失范現象也只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從制度層面降低了學術失范行為的懲罰成本.
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即使被發現,其懲罰成本也遠遠低于實際成本,因此同輩群體中紛紛效仿,導致學術失范行為逐漸蔓延.
2.基于社會控制理論的透視.社會控制理論應用于多個領域,最早應用在工程設計領域,后來在哲學和社會學領域被廣泛應用,最著名的是美國社會學家羅斯在1901年出版的《社會控制》一書中提出此社會學術語,羅斯認為社會控制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社會統治,包括對意志層面的控制、情感層面的控制、判斷層面的控制.社會控制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社會學研究的是廣義的社會控制.從社會控制的本質看,具有普遍性與階段性;從社會控制的方式看,具有統一性與強制性;從作用看,具有多重性與閉環性.它包括決策、實施、監控、反饋四個環節.
研究生學術失范是規范主體對研究生學術制約程度不夠,控制手段單一,閉環性差造成的結果.當前,各高?;静扇娭菩缘目刂剖侄?即紀律處罰手段,來制止研究生的學術失范行為,制定了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處理辦法,但缺少非強制性手段進行價值觀和正式行為方式的引導,沒有發揮動態運作過程,沒有形成完整的學術失范行為控制網絡,見下圖.
三、研究生學術失范的控制策略
1.借鑒外國經驗,多渠道開展研究生學術誠信教育.如喬治·華盛頓大學通過自制研究生手冊來加強學術誠信教育,語言系從2000年到2008年研究生手冊每年都進行更新.其中2007至2008年最新版的研究生手冊第五章第九條就是關于學術誠信的規定.規定要求所有研究生都必須遵守學術誠信、嚴謹治學.任何形式的學術失范行為都是與學術界和喬治大學的科學研究理念相背離的.在學術研究過程中所有違反學術誠信的行為\\(學術失范\\)都將受到嚴厲的學術懲罰.懲罰類別為留校察看、開除學籍、不授予學位等.《芝加哥手冊》是美國寫作、編輯和出版指南,是美國各出版社和學術雜志對稿件最常用的評價標準.此學術規范手冊為作者、編者及出版機構對學術成果的學術質量提供了參考標準,對學術引文、學術成果規范等方面的規定比《學術規范》更具有可操作性、更加學術化.
2.加強導師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全過程管理.導師在研究生學位論文指導過程中,首先要幫研究生把好選題關,在選題時幫助學生弄清選題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梳理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技術路線等.良好的開題才是對學術精神和社會負責的態度.其次導師要注重培養研究生的問題意識.研究生導師對學生要"授之以漁",使其在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基礎上學會創新,學會用獨特的觀察視角與學科知識相融合,讓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研究的新主張.從過程管理方面看,研究生導師應做好學生的中期考核和學位論文中期檢查督促指導工作.答疑解惑,跟蹤學生學術思想\\(觀點\\)成熟的軌跡.最后導師要嚴把論文審查關,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完成過程導師要全程跟蹤,論文校外評審只是研究生管理部門實施監管環節的一部分,難免會有所疏漏,導師對學生論文質量的高低最有發言權.
3.加強對研究生學術科技寫作理論與方法的指導."研究生作為科研領域的學術新兵,初涉學術研究領域后,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科學研究的能力,一方面要提高學術素養,學術論文的寫作規范就是這種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經調查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在研究生課程中開設了學術論文寫作指導課,對研究生進行學術論文寫作要求與撰寫規則的講解和指導,讓研究生從入學伊始便了解到《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是學術論文的撰寫規范與要求的國家標準,并在培養方案制訂過程中將其設為必修課程.通過與吉林省某高校部分研究生進行訪談得知,該校根本沒有開始相關課程,學生對科技論文寫作規范相關知識的掌握多來自于導師寬泛的教育或同輩群體信息的傳遞,因此應在研究生理論學習階段加大對研究生科技論文寫作規范的指導和培訓,并將其設為一門公共課,使研究生在理論學習階段就有良好的學術素質,為今后的科學研究奠定堅實基礎.
4.構建科學合理的研究生獎懲機制.從目前高校獎懲機制的實際情況看,獎的機制做得都非常充分,但卻鮮有懲罰案例.
要加大對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的處罰力度,提高研究生從事學術失范行為者的行為成本.根據不同的違規行為,視情節嚴重情況,照章及時給予研究生相應的懲罰,如吉林農業大學在《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學術道德規范管理條例》中對違反學術道德行為視情節輕微將分別給予責令改正、批評教育、延緩答辯、取消相關獎項及取消學位申請資格等學業處理,以期在研究生同輩群體心理中形成有效的震懾約束力,同時應將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納入法律監管體系,運用法律的強制性有效制約學術失范行為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杜瑛,劉念,馮小明.論研究生學術行為的引導與規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8\\).
[2]渠敬東.缺席與斷裂:有關失范的社會學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程孝良,倪師軍,曹俊興.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成因與對策探討:基于社會學理論的視角[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9\\(8\\).
[4]\\(美\\)詹姆斯·科爾曼.社會理論的基礎[M].鄧方,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0.
[5]侯鈞生.主編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M].南京: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6]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7]閻光才.高校學術失范現象的動因與防范機制分析[J].高教教育研究,2009\\(2\\).
[8]朱彬,劉英輝,劉念.學術不端與研究生學術規范教育[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