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路、公路、航空業大力發展的時代,長江內河的客輪正痛苦地經歷著蕭條與轉型的過程,大批低端的客運船舶被時代淘汰,而一批高檔的游輪如“雨后春?S”般成長起來。三峽大壩修建,高峽出平湖,長江游輪又火了,也催生了一批優秀的專業游輪公司。在這個推陳出新的時代,各家游輪公司也磨拳擦掌,推出的游輪船型一艘比一艘大,從起初型長80米到三峽船閘規定的上限型長150米,從3000噸級到15000噸級,不一而足。艙室也由單一客房發展成擁有套房、影院、西餐廳、健身房、酒吧、圖書館、觀景臺、商店等一應俱全的綜合型游輪。
事實上,如今的船舶驅動技術也和汽車一樣,早已進入了Hybrid時代。電力作為船舶推進動力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初,從最初的蒸汽-電力系統到二戰時風生水起的柴電潛艇,可以說電力推進在船舶上的應用已經十分成熟了。其實長江上也有這么兩條游輪走在了世界前列,分別是在2013年相繼下水運營的世紀神話和世紀傳奇號,兩條船是姐妹船,同一圖紙生產。
如今的長江游輪早已實現了電氣化操控,傳統印象中的機械式舵輪、車鐘(控制航速的設備)都被電控設備取代。不夸張地說,開船就像玩電腦游戲一樣了。世紀神話和傳奇也開創了內河船舶界的一個先例,取消了舵工這個傳統工種,船舶駕駛員直接由三副執行,大副則成了領航員。一個航行班組只由兩人組成,顯著降低了人工成本。而駕駛室的各種導航、助航設施也都是內河最先進的,比起此前翻沉的“東方之星”,幾乎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從參數來看,世紀神話和傳奇并不是長江上最大的游輪,但兩艘船卻可以說是科技含量最高的,其革命性的設計要數其電力推進系統,和雪佛蘭的增程動力系統有幾分相似?,F役三峽游輪幾乎都是常規內燃機推進動力系統,其他用電設備由獨立的發電機供電,柴油機通過減速箱和傳動軸帶動螺旋槳,能耗和噪音都不具備優勢。世紀神話和傳奇則一改傳統,全船采用中央電站的設計概念,淘汰了推進動力(主機)和發電機(輔助動力)的固有搭配。全船配置的四臺德國MAN中速柴油機作為唯一的動力來源,根據推進動力的需求與船舶其他用電設備的需求(如客房、餐廳、娛樂室用電,船舶導航設備、各種甲板機械、舵機等)來動態分配負荷?;贏BB設計的電力推進系統和電動機,世紀姊妹船分別裝備四個可360°回轉的螺旋槳,同時取消了傳統的舵。這樣一來142米長的游輪推進效率更高,轉向也更加靈活了。
盡管造價高于傳統游輪,但比較起來,兩條世紀姊妹船的經濟性更好。其柴油機只承擔發電任務,這就意味著在任何時候柴油機都是恒定轉速運行。不僅在啟航時可以杜絕大量的黑煙(柴油機改變轉速時的燃燒排放特性),而且還能降低10%-20%的油耗。以三峽游往返航次計算,假設普通游輪油耗為20噸,“電推”游輪省油15%,就可節省3噸柴油,可少花大約2.3萬元。全年按50個航次計算,一艘“電推”游輪可節省100多萬元費用,從經濟效益來看的確是比較可觀的。
科技進步實實在在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長江上的客船也正經歷著日新月異的變革。日韓郵輪旅行可以領略異域風情和大海的魅力,而三峽游輪則足以讓人感受祖國河山的壯麗。早在一千兩百年前,杜甫和李白就用文字記錄了中國的河山: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