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河網密布,幾乎全屬洞庭湖水系,長度在5km以上的大小河川有5431條,其中以湘、資、沅、澧四條河流最為著名。全省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327萬kW,技術可開發容量1202萬kW,年發電量486.19億kW?h。作為全國13大水電基地的湖南,其湘江水能資源蘊藏量521.8萬kW,已開發的大中型水電站有瀟湘5.4萬kW,花木橋5,4萬kW,近尾洲6.3萬kW,大源渡12萬kW,南津渡6萬kW、雙牌14萬kW、沙田5.4萬kW、東江50萬kW、小東江5.5kW、遙田5萬kW、涔天河25.5萬kW,總計140_3萬kW。資水水能資源蘊藏量184萬kW,已開發的大中型水電站有柘溪50.5萬kW、馬跡塘5.55萬kW,總計56.05萬kW。沅水水能蘊藏量達538萬kW,已開發的大中型水電站有洪江22.5萬kW、蟒塘溪6萬kW、五強溪120萬kW、白云5.4萬kW,凌津灘27萬kW、碗米坡24萬kW、鳳灘80萬kW、高灘5.7萬kW、渙潭6萬kW,總計296.6萬kW。澧水水能資源蘊藏量209萬kW,已開發的大中型水電站有涼水口12萬kW、三江口6.25萬kW、江埡30萬kW,魚潭6萬kW,總計54.25。
煤炭資源貧乏,探明儲量33.5萬t,保有儲量30億t,主要集中在湘中婁底漣源、湘南資業、宜章梅田一帶,2004年產量3036.2萬t。煤炭自給不足,需靠外省支援。鈾礦資源較多。開采、冶煉、加工也有一定的規模和能力,具有發展核電的條件,正在醞釀開發華容小墨山核電站,一期裝機2x100萬kW。風能資源尚未利用,“十一五”期間擬開發龍山八面山IOOMW及城步南山20MW風電場。
建國初期,湖南工業企業瘳瘳無幾,部門更是殘缺不全,20世紀50年代有很大發展,初步奠定了工業化的基礎。60N70年代先后經歷“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國民經濟停滯不前。直至改革開放,工業建設快速發展,成效顯著,電力工業“瓶頸”明顯緩解。全省先后建成鯉魚江、株洲、金竹山、耒陽、岳陽、石門、湘潭等火電廠以及鳳灘、東江、柘溪、五強溪、江埡等水電站,發電量由1949年的0.19億kW?h增加到2005年的750億kW。h,平均增長15.35%。到2005年底,全省發電設備裝機容量1506萬kW,其中水電750萬kW,占總裝機容量的49.8%,高于全國22.9%的水平;發電量644.41億kW?h,其中水電228.01億kW?h,占總發電量的35.38%,遠高于全國14.35%的水平,可以說湖南是水電比重較大的省份?!笆濉蹦┤司b機量相當于全國平均值60%余,屬于中等發達地區。目前全省有百萬千瓦級以上電廠6座。它們是五強溪水電站120萬kW、湘潭二廠180萬kW、耒陽電廠100萬kW、華能岳陽電廠130萬kW、石門電廠120萬kW、金竹山電廠170萬kW。
“十五”期間,建成株洲四期2x31萬kW、鯉魚江五期2x30萬kW、益陽一期2x30萬kW等火電機組。水電領域建成洪江22.5萬kW、碗米坡24萬kW、鳳灘擴建40萬kW等。由于湖南水電來水時間集中,水庫調節性能較差\\(只有東江水電站總庫容91.48億m3是湖南調節性能最好的大型水庫\\),這給湖南電網的運行帶來豐水期不得不棄水調峰,枯水期電網又缺電的困難。為此2005年6月1日開工望城黑麋峰抽水蓄能電站4x30萬kW,預計2008年可建成發電。水電給湖南帶來不少好處,僅五強溪10年發電400億kW,h,創造直接產值120億元,創社會財富200億元,減少燃煤1800多萬t,可減排3萬t CO2、2.44萬t SO2、1.8萬t NO2、2.08萬t煙塵,使常德和洞庭湖區防洪標準由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湖南電力負荷中心主要分布在長沙、湘潭、株洲和岳陽、衡陽等湘中、湘東和湘北地區,而水電主力卻在湘西,“十五”期間建成的石門、益陽、湘潭二廠,已對電源區位配置稍有改善?!笆晃濉逼陂g重點建設18項電源工程,總投資600億元,包括長沙電廠一期2x60萬kW、株洲二廠一期2x60萬kW、湘潭二期2x60萬kW、華能岳陽二期2x30萬kW、衡陽前期120萬kW、石門二期30萬kW、金竹山四期2x60萬kW、黑麋峰4x30萬kW、三板溪4x25萬kW\\(貴州境內,由湖南五凌公司投資,建成后送電至湖南懷化,已于2006建成。該電站庫容47億m3可增加湖南沅江中下游水電站出力\\)掛冶15萬kW\\(貴州境內,湖南投資\\)、托口42萬kW、銅灣4x4.5萬kW、皂市航電樞紐2x6萬kW、東江擴建2x21萬kW、永州一期2x60萬kW、寶慶2×60萬kW、華潤鯉魚二廠2x60萬kW\\(送電廣東\\)等工程。預計投產910萬kW、其中水電310萬kW、火電600萬kW,全省裝機達到2310-2500萬kW。
截止到2005年,全省共有500kV線路1834km,變電容量550萬kVA;220kV線路8424km,變電容量1480.6萬kVA;110kV線路13347km,變電容量1782.6km。
220kV線路已覆蓋全省各地市,東抵滴水井,南達道縣,西通萬溶江,北連峽山、盤山。500kV主網架已初具規模,已形成云田――崗市――五強溪――民豐――云田菱形環網,“十五”期間建成湘潭――云田――長沙――益陽――崗市。華中電網送電湖南的500kV干線有江陵――益陽雙回以及葛洲壩――崗市單回,湖南送廣東則有鯉魚江――韶關單回,另外有+500kV直流輸電線從湖北江陵由北南穿越湖南直達廣東博羅鵝城,送電容量300萬kW。
“十一五”電網計劃投資400億元。目標是:\\(1\\)2010年前特高壓\\(1000kV\\)交流輸電線將落點在長沙北,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將落點在株洲,輸送容量約600萬kW。\\(2\\)重點建500kV主網架,新建長沙西、岳陽等10座500kV變電站,擴建民豐500kV變電站,總計投入75億元。\\(3\\)建成分區清晰的220kV電網,投資75億元,\\(4\\)重點進行長沙及13座省轄市城網改造。\\(5\\)湘西重點建設500kV懷化變電站,接受三板溪水電站來電。具體內容是新擴建長沙西、岳陽、衡陽、邵陽、懷化、桃源沙坪等11座500kV變電站,新增變電容量1250萬kVA,新增線路2803km,計有益陽經沙坪至岳陽、民豐至邵陽雙回、民豐至金竹山電廠雙回、湘潭經衡陽至邵陽、邵陽至懷化雙回、懷化到三板溪水電站等線路。220kV電網將新建63座、擴建19座變電站,新增變電容量1347萬kVA,線路5032km。省城長沙“十一五”期間投資61.55億元,建設63座變電站力爭投運。其中河東、河西新建2座500kV變電站,12座220kV變電站,新建和擴建49座110kV變電站,
湖南電力工業概況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