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吸吮著您的乳汁成長,對您的熱愛充盈著我的胸膛?!辛四?,我生命的花朵才能綻放,祖國啊,我要一輩子把您歌唱?!盵1]在南疆帕米爾高原的古絲綢之路上,有一個邊境小縣城名叫塔什庫爾干,漢語為“石頭城”之意。它西靠帕米爾高原,南倚喀喇昆侖山,東屏塔里木盆地,是一塊位于慕士塔格峰山腳下的神奇凈土??偯娣e2.5萬平方公里,與周邊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邊境線888.5公里,是我國邊境線最長、毗鄰國家最多的塔吉克民族自治縣[2].在那里,生活著被稱為“云彩中的民族”的塔吉克族同胞,他們至今仍保持著“出門不閉戶,路上不拾遺”的古樸民風和社會治安零犯罪率的記錄;他們淳樸善良、熱情好客,有言道“客人上來,福運來臨”;他們崇尚落葉歸根,飽含著對故土家鄉的熱愛;他們也被贊譽為“帕米爾雄鷹”,有著鷹一樣的勇敢和無畏。人們總能望見矯健的雄鷹在雪山之上翱翔,塔吉克族人民就如同雄鷹一樣忠誠地守衛著祖國的邊防,因其抵御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守土護邊的光榮愛國傳統而備受人們的尊重[3].
一、新疆塔吉克族的族源考察和地緣重要性
“塔吉克”是中亞操伊朗語居民的族名,“塔吉克”意為“王冠”①,他們歷史悠久,是西亞、中亞、南亞的古老民族,屬跨境民族,主要分布在亞洲的幾個國家,新疆塔吉克族主體部分居住在喀什塔什庫爾干縣境內,此外,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等國皆有塔吉克人?,F代歷史學家加富羅夫認為,中國的塔吉克族是在公元前20世紀中后期,操東伊朗語的雅利安人的一支遷入帕米爾高原,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與當地土著民族和中亞外來民族融合而形成的。它與我國壯族、苗族等民族一樣,是族源傳說與漢民族有血脈關系的民族[4].早在盛唐以前,生活在塔什庫爾干地區的塔吉克人對內地就有了深刻的認同,他們自稱“漢日天種”,認為自己是漢土公主和太陽神的后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寫道:“然其王族,貌同中國,首飾方冠,身衣胡服?!盵5]在《山海經》、《穆天子傳》等古書籍中,也有包括對昆侖山等的相關記載[4].公元初期至唐朝開元年間(公元618-907年),塔什庫爾干地區為竭盤陀國統治,這是塔吉克族歷史上的重要時期,“石頭城”“公主堡”等都是竭盤陀國時代所留下的著名歷史遺跡。竭盤陀國存在約五百多年后,便退出了歷史舞臺。公元7世紀,唐朝在帕米爾高原地區設置屬安西大都護府管轄的“蔥嶺守捉”,將此地作為祖國邊陲上的一處要塞。清代,這里歸莎車管轄,劃分為葉爾羌(今莎車)的一個莊,稱為色勒庫爾回莊②。
塔什庫爾干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邊境線長,對外通道多,且遠離城市,邊境情況異常復雜,歷來是兵家俱爭的戰略要地。18世紀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國家對市場和原材料的需求大大增加,急迫要求進行對外擴張。塔什庫爾干成了當時國際貿易的重要戰略要地。中亞有大批的商人途徑塔什庫爾干到南疆的喀什、葉爾羌等地做生意,帕米爾以南的克什米爾、印度北部等地的商人也經常路過此處到葉爾羌經商。倘若葉爾羌在當時屬于國際性的商業城市,塔什庫爾干即是葉爾羌通往西方的咽喉要道,以至于當時的英國,尤其是沙皇俄國對塔什庫爾干地區虎視眈眈、垂涎已久。長久以來,塔吉克族民眾為捍衛祖國西部的重要門戶,發揮著自己熟悉當地環境、氣候、地形等獨特優勢,與漢族戍邊官兵一同肩負起協助邊防軍守衛邊境的重任,給來犯之敵以沉重打擊。歷史上,在抗擊外敵入侵的斗爭中,塔吉克族同胞譜寫了一曲曲愛國主義篇章,涌現出了一代代以身殉國的民族英雄和抗敵勇士,在茫茫雪山上詠唱著一首首溫暖的愛國主義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