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市政工程造價是指各類市政建設項目從籌建到竣工驗收交付使用全過程所需的全部費用。而事實上,對市政工程造價控制涉及的范圍較廣,而且對工程造價進行控制的單位也較多,包括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以及監理單位等等。
為此,國家規定凡從事工程建設的設計、建設、監理、咨詢、施工等單位,均應配備一定數量的與其單位資質等級相適應的工程造價專業人員,以對工程建設的各個階段進行造價控制。而本文將結合筆者工程實踐經驗,對市政工程造價控制的重點環節進行探討分析,提出市政工程建設全過程造價控制中施工階段的工作重點,以及提出相應的造價控制措施,為控制造價提供參考。
2 市政工程造價控制原則
對于市政工程項目建設來說,如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等都具備控制工程造價的功能,但不同的是不同單位為了控制工程造價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會有所不同。因此,要合理控制市政工程造價,就必須先明確各部分所具備的造價控制職能。
由于市政工程造價的"大額性"和"動態性",決定了投資者或建筑商都要對擬建工程進行預先測算。其工程造價的控制職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投資控制。也就是建設單位在投資的各個階段,對工程造價形成過程進行多層次的控制。
(2)成本控制。以承包商為代表的商品和勞務供應企業的成本進行的控制。
為了有效控制市政工程整體造價,在實行相關成本控制措施時必須采取相應的控制原則,以更有效合理地控制造價:
2.1 全面控制原則。所謂的全面控制是包括全體人員控制以及全施工過程的控制, 全體人員控制就是要把工程造價成本控制的觀念要灌輸到所有工作人員上,讓每個人都樹立有成本控制意識,把成本控制落實到每個人的責任上。施工全過程控制就是對施工項目成本的執行貫穿于整個項目的施工周期,從而使施工全過程都具備有造價控制意識。
2.2 動態控制原則。在整個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所需要求的工程造價不可能總是保持持平的狀態,其工程造價是在隨著施工不同階段而隨之發生變化,因此成本控制必須是在變化的施工環境下所作出的管理工作。所謂動態控制原則就是將工、料、機投入到施工過程中計算出工程實際成本,痛過與目標值進行比較,從而檢查出是否存在偏離等,根據偏離結果不同而采取相應的措施處理。
2.3 目標管理原則。對施工所發生的各項成本實行嚴格限制管理,以做到使成本發生在控制允許范圍內。在目標管理過程中,將企業的成本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部門 、車間、小組或個人, 形成一個成本控制系統。目標管理是進行任何一項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應遵循這一原則。
2.4 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采取成本責任原則,把責任落實到負責人身上,責任人也應享有一定的權限,即在規定的權力范圍內可以決定某項費用能否開支,如何開支和開支多少,以行使對項目成本的實質控制。工程實踐證明,只有責、權、利相結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實處。
2.5 節約原則,也就是節約項目施工的人力、物力、財力。節約 人力、物力、財力是提高經濟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項最重要的基本原則。一方面降低成本的開支,另外一個是提高施工的水平采取更經濟有效地施工技術方案。
3 造價控制措施
造價控制是在合理確定工程造價的基礎上,對工程造價實行全過程管理,應嚴格按照初步設計規定的建設規模、標準、工期和質量,在初步設計范圍內組織建設?,F結合筆者工程實踐經驗,提出可采取的造價控制措施策略如下:
3.1 施工預算控制
通過施工預算來控制人力物質等,首先在項目施工前,根據圖紙來計算工程量并且根據施工預算定額編制項目的施工預算,以此來作為管理施工的依據。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工程變更或改變施工方法,應由預算員對施工預算作統一調整和補充,其他人不得隨意修改施工預算或故意不執行施工預算。對于施工隊的任務安排,必須簽發施工任務單以及限額領料單,并向施工隊進行技術交底。在施工過程中對于施工隊所完成的工程量以及各種材料的消耗等作好記錄,作為施工任務單和限額領料單結算的依據。任務完成后,根據回收的施工任務單和限額領料單進行結算。
3.2 施工定額
施工定額指在一定的條件下,預選規定完成單位合格產品所需要素(人力、材料、機械、資金等)的標準額度,或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完成規定計量單位工程項目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施工機械臺班等數量標準。施工定額本身由勞動定額、機械定額和材料定額三個相對獨立的部分組成,主要直接用于工程的施工管理,作為編制工程施工設計、施工預算、施工作業計劃、簽發施工任務單、限額領料卡及結算計件工資或計量獎勵工資等用,它同時也是編制預算定額的基礎。
其對于施工方來說具有節約社會勞動和提高生產效率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生產性施工定額作為促使工人節約社會勞動(工作時間、原材料等)和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工作進度的手段。
3.3 技術管理措施上控制
施工前,充分結合工程施工圖紙以及現場實際情況、自身的機械設備、施工經驗、管理水平和技術規范驗收標準,采取經濟合理有效的施工技術方案,當然所制定的技術方案必須與施工技術人員密切結合。從技術措施上對市政工程總體造價進行有效的控制,這不僅加快了工程進度,同時節省相關人力物力等,同時由于工程進度的加快又進一步降低工程總造價,而工程實踐表明從技術管理措施上控制市政工程造價相當有效。其主要具體實施措施體現在:(1)對市政施工方案進行技術論證,在此基礎上多充分利用新工藝、新材料等措施,從施工技術上對加快工程進度取得突破。(2)從施工管理方面考慮,對施工中的大型設備等按照合同要求進行甲供,從而降低工程造價。同時對施工現場的材料實行管理,有效合理地進料以及堆放材料,通過減小材料搬運與損耗來降低造價。
3.4 動態管理措施
確立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成本控制體系,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通過項目經理來對項目建設的質量、進度以及成本進行全面負責管理。由于成本失控必然會直接影響經濟效益,在項目開工前與項目經理簽定目標考核協議,確立其責任。實行動態管理,每個月不定期核查成本是否處于受控狀態,當目標完成后對項目經濟效益評估和考核,對比先前的成本控制標準給予獎勵。對項目管理部的分配采取月度預發、階段考核、竣工清核、獎金獎勵、責任到位的辦法。
4 結語
總之,想要實現正規的造價監控,要考慮技術,質量,管理,規定,技能等眾多方面相互配合,應當將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方面的因素都進行考慮,實現動態管理,提升造價,對投資管理問題中含有的隱患,通病進行防御,督促工作完成,管理工作更新成熟,在管理上,要積極鼓勵兩個方面內容的完成,并促進投資體制的轉變和翻新,推動法人制度的完成,開展工作量和價格的分頭計劃,將質量作為主要的考慮標準,以市場作為價格控制的重要因素,這有助于大量資金的節約,有利于社會和人民。
參考文獻:
[1]孫玉華。論市政建設項目的工程造價控制[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21(06):21~22. [2]齊艷,馬建光,馮志先。市政工程靜態控制和動態管理的投資控制模式[J].海河水利,2009,30(10):13~15.
[3]劉先水,劉曉青。淺談建設單位對市政工程造價的控制管理[J].中國水利,2003,32(07):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