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作用
高中語文的學習模式有許多,好的學習模式可以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得到提升。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中,學生就是課堂的主人,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積極參與各項活動的意識。高中學生心理比較成熟,有一定的獨立性,但是畢竟還是孩子,他們會對教師產生依賴,他們對社會有潛在的探索性,然而他們對事物的認識還存在于表面,所以,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要利用好課堂這幾十分鐘,讓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其自主探究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改變了教師的滿堂灌模式,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而教師則成為了組織者、引導者,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激發學習動力,而不是單純的教給學生語文知識,最重要的還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讓學生學會積極探索、合作交流、自我評價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是我們作為教師應該深思的問題。
二、如何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倡導自主學習
學生的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能主動地去學習的一種好習慣,是學生發自內心的一種“我要學”,是學生內心的一種需求,而以往的被動學習具有強制性,學生沒有興趣。我們知道,學生的內在需要主要表現為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去參與教學活動,才會樂學。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具有探究性、發散性的問題,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通過有興趣的合作交流去解決問題。
在學生自主學習中,最關鍵的是學生要有獨立性,有獨立完成問題的能力,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我們也要提倡學生獨立學習,培養他們的獨立性,給他們適當的機會讓他們獨立來完成學習目標。我們也可以通過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或者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有興趣和信心來完成任務。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設計一些適合的問題,例如,你喜歡那一部分,為什么?你覺得這篇文章蘊含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你體會最深的是哪些?通過文章的描寫,你聯想到了什么?等等。這些問題,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既尊重了學生的差異,又培養了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更體現了新課程改革自主學習的理念,同時也包含了高中語文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我們要傾聽每一個學生的回答,對學生的表現做出合理的評價和反思。
(二)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倡導合作學習
高中生心理已經比較成熟,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他們的年齡特點更愿意與社會交往與交流。而傳統的教學模式表現為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只是接受知識的機器,教學模式比較單一,這種模式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表現欲,長此以往,肯定會影響學生的發展。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探究問題。高中語文和其他學科不同,有很多自身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維和情感,要把一切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有機會去大膽的表現自己,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分享給每一個人,在合作中,讓學生通過互相幫助、共同探討來完成學習過程,在閱讀文章中,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提高閱讀能力,在寫作中,通過小組互批互改、共同分享、取長補短來提高寫作能力。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也是很重要的,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去合作學習,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之間的探索過程,要教給學生探究的方法,重視探究的過程,要和學生相互傾聽和溝通,這不僅有助于師生關系的融洽,也會激活學生的思維,有助于新課程改革的發展。
在合作學習中,除了師生互動,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更是十分重要。學生之間的合作是探究學習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通過小組把學優生和學困生聯系到了一起,他們可以相互幫助、相互交流,通過討論和辯論來說出自己的見解。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因此在小組合作中,他們學會了傾聽,學會了交流,學會了贊賞和分享,同時,教師適時的引導,給學生指明了學習的方向。在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這一形式,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使每一個學生的思維得到很好的鍛煉,學生真正成為了知識的擁有者,提高了學習效果,增強了團隊精神,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打下了基礎。
三、“自主、合作、探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自主學習在每一個學科中都可以靈活運用,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拉近師生關系。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保證有效的自主學習,激發探索知識的愿望,激活思維。在合作學習中,思想沖突不可避免,這時候,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引導學生作出正確的判斷,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作用,而且在自主合作、探究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效果。
我們雖然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也不一定沒有更好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也要根據學情,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探索,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生情況來尋找最佳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