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是高中生的一門主要課程,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 高中語文的教學效果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和表達能力、 觀察和理解能力、歸納和總結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在提高學生的整體人文素養和創新思維、 推動其他科目的理解和識記能力等方面的作用都不容小覷。 因此,改革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模式,成為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必然選擇。
筆者在一線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積累了一些心得體會。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筆者認為要根據教學模式的理論指導, 進行課堂教學實踐。 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和積極性,促進師生互動,激發學習斗志,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把握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水平進行課程計劃的調整
首先,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把握教學目標。 不僅注重字詞、讀音、段落、主旨等知識與技能目標的完成, 還要注重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發現未知的過程和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其次,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身心特點、認知規律,不斷完善教學計劃,調整教學進度。 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控制好課程節奏和課堂氛圍。 課堂時間有限,教師要圍繞一條中心線索進行談論, 比如按照文章的空間轉移、 時間變遷或作者的情緒起伏進行問題的設置和小組談論, 保證圍繞文章的主體思想進行教授和學習。 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有代表性、典型性、深度性的問題進行解讀,比如文言文的解讀重點放在文章的藝術表現形式和鑒賞方式上。
二、改革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技術優勢,激發學生興趣,同時,發揮合作教學法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和合作意識
首先, 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的技術優勢,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其課堂興趣和積極性,加強師生互動。 比如,在學習《荷塘月色》時,可以在美輪美奐的圖片欣賞中,伴著充滿情感的課文朗讀, 帶領學生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其喜怒哀樂和情緒變化,更深刻地體會文章意境和主旨內涵。 再如,《林黛玉進賈府》 的課程學習可以讓學生觀看相關視頻, 充分感受賈府大家族的尊貴顯赫和等級森嚴, 從而為加深理解黛玉的多重性格和后續情節發展夯實基礎。
其次,除了硬件設施的更新,教師還可以使用多種教學手段, 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合作教學法就是加強師生互動、 活躍課堂氛圍的教學模式之一。 通過分組,可以讓學生在資料搜集、談論交流、課堂游戲、家庭作業等多個環節中取長補短、集思廣益。 在減輕學生的課業壓力的同時,還可以提高教學任務的完成效率, 培養其協作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同時,讓學生學會傾聽與表達,增強其觀察與表達、總結與歸納能力,一起動口、動手、動腦,整合信息、分享資源。 比如,學習《雨霖鈴》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搜集學到的類似情感、意境的文章,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柳永詞中凄美、婉約的意境,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別緒, 是學生需要重點把握的情感基調。 學生可以通過整理、對比以前學過的古文、詩詞,深化理解。
三、調整教學策略,注重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人文情懷
首先,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下,高中語文教師要改變過去高高在上、 嚴肅呆板的形象,從“神壇”上的學術權威轉化成親切、和藹的良師益友,平等、真誠地和學生溝通。 教師要和學生多交流、聊天,敞開心扉,真正走入學生的心靈。 以淵博的知識、高尚的情操、親切的關懷俘獲學生的心, 拉近師生心理距離,獲得學生的欽佩和信賴,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計劃的實施。 在情感上達成師生的心靈共振,實現情感共鳴。
其次,在教學策略上,突出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正所謂“文以載道”,語文不僅是進行讀音、詞語的學習和閱讀、寫作的訓練,更重要的是積淀學生的文學底蘊, 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教師要在詩歌和散文、文言文和現代文等多種文體的教學中, 從生硬的知識灌輸轉化成人文情懷的培養, 讓學生充分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感受文學的辭藻美、韻律美,站在作者所處的時代中感受其情緒波瀾和思緒起伏,與作者感同身受,體會其胸懷天下的人文精神和高尚情操。 這樣才能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培養學生的豐富情感和發散思維。 比如,岳飛的《滿江紅》,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錄音跟讀、分組朗讀比賽等,充分感受作者的愛國情懷和豪邁、悲壯之情。
總之, 高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需要教師從多個方面多管齊下,才能形成合力,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 教師要把握教學目標、改革教學方式、調整教學策略,更好地加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構建更加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孟海霞。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模式探究[J].電子制作,2014(6)。
[2]吳文琴。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學生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
[3]林金本。創新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實施才情個性化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4(10)。
[4]陳國瑞。淺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4(12)。
[5]郭麗琴。論情感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安徽文學,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