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培養學生語文素養之外,還要全面地應用情感教育以優化教學課程,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運用情感教學更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情感素質.所以,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是教師必須要了解和掌握的課題。
一、情感教育意義
所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教學中就是要充分使學生的情感和教學相融合,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初中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旨在通過語文教學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提高文化素養及審美能力。
這一教學目標迫切地需要語文教師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打破傳統教育框架的束縛,充分利用情感教育,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很多流露出情感因素的文章,針對這些文章,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不僅不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無動于衷,沒有思考,沒有想象,更沒有情感的流露,而且還會讓學生感覺到課堂千篇一律,枯燥無味,使教學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流露的濃厚的父愛之情,比如,“關山陣陣蒼”“當年鏖戰急”的愛國情懷……這些至善至美、至真至情的元素沒有情感教育的手段就不能讓學生感受到,進而達不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運用情感導入課程通常來說,初中生的情感較為細膩,也比較敏感,有利于教師用情感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一堂課,課程的導入是關鍵,同時也是在學生心中種下情感種子的關鍵時刻.所以,在教學開始的時候,充分利用情感手段進行課程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靈感,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程當中,深入感受文中的情感元素,從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比如,在教學《斑羚飛度》這一篇具有悲壯情感元素課文的時候,可以用有同樣情感元素的小故事進行課程導入。教師問:同學們,你們知道螞蟻嗎?知道螞蟻有怎樣驚人的勇氣和力量嗎?這時,在同學們期待的眼神中,就展開故事的描述:在一場森林大火中,螞蟻受到火的攻擊,不得不進行遷移,但是,強大的火勢讓螞蟻們寸步難行.在面對熊熊烈火時,螞蟻們迅速地抱成一團,向火滾去,在火的炙烤中,外圍的很多螞蟻都已經被烤焦了,但是,這象征著生命的團體仍舊向前滾去,螞蟻團越來越小,最終,螞蟻滾出了火的包圍圈,成功地延續了家族的生命.講完之后,教師再進行總結:在生與死的抉擇中,誰不愿意選擇生,但是,在面臨著家族的延續問題上,螞蟻們毅然赴死,可謂死得悲壯。這時就問同學們:是不是覺得螞蟻們都很勇敢,死得其所呢?今天將要學習的課程具有同樣的精神.以一個小故事作為鋪墊,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斑羚是運用怎樣的方式面對生死,延續家族的希望的?從而懷著極大的興趣進行課文的學習.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在初中語文課文的教學中,為了讓文中的內容更加真實、具體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深入其中感受文中的情感因素,多媒體的使用就是一種比較好的教學方式,能充分表現出文中的意境,從而讓學生感受作者在文中既定的氛圍,迅速帶入情感因素。
(三)運用朗讀,激發學生的情感凝結在文中的語言除了匯聚著作者的思想,還是作者情感的結晶.在進行文章教學的時候,要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學生自己的聲音將文章朗讀出來,升華文中的情感因素,從而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但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防止學生“唱讀”,要抑揚頓挫,讀出氛圍,讀出激情。比如,在教授《最后一次演講》這篇文章時,就要讓學生感受到文中透露的愛國情懷,在感受到愛國情懷的基礎上讓學生朗讀,深刻感受作者的革命熱情。除了讓學生親自朗讀之外,還可以讓學生聽朗讀,就是利用事先在網上下載的朗讀資源,配合一些背景音樂,更能讓學生體會到文中的意境。比如,在學習《觀潮》這一文章時,錄音中傳來的大海的聲音更能勾起學生的聯想,感受深邃的大海的內涵.
三、結語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最有效的情感教學方式,也是學生最容易融入到課文中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情感教育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而且滿足了學生的情感需求,進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懷。同時,讓初中的語文教學不再流于形式,打破傳統教育中死板的教學方法,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語文教學更加有靈魂,從而實現新課程改革對初中語文提出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侯聰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68-69.
[2]王素環.初中語文教學應注重素質教育[J].價值工程,2010,29(30):184.
[3] 邱煥明。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J].學周刊,2012(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