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視唱練耳的研究,多年來一直是音樂教育者和音樂學習者重點關注的一個方面,也形成了很多關于視唱練耳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絕大多數還是對視唱練耳本身內容的研究,比如視唱練耳中的技術性訓練、固定音高與相對音高、和聲聽覺等。而對于現代教育技術與視唱練耳課程整合的研究一般也都停留在對于多媒體課件運用的階段,筆者本人也曾在 2007 年第 10 期《藝術教育》上發表了《談多媒體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運用》一文,著重論述了多媒體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重要作用。2007 年,全國視唱練耳教學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核心內容還只是有關傳統視唱練耳教學的研究。2008 年在北京召開了“國際視唱練耳教學論壇暨中意視唱練耳藝術教學周”,西安音樂學院王高飛教授作了《對研究生創新教育的幾點思考》的發言,其中“利用網絡資源,拓寬國際視野”的闡述就涉及到了信息技術與視唱練耳整合的內容。
近些年,本人在視唱練耳的教學中,對于現代教育技術在視唱練耳課程中的整合應用也做了較多實踐,下面對其加以介紹。
1、 多媒體課件的運用
現代教育技術與視唱練耳的整合教學,最早也是體現在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上。我的視唱練耳多媒體課件還是以傳統的教學內容為主線,適當加入一些與主線內容相關的擴展內容,甚至也會加入一些現代音樂的內容。例如在課程開始階段對節奏節拍或音程由簡單到復雜的講解練習階段,我加入了相應節奏節拍或音程的歌曲聽辨,3/4 拍子讓學生聽《婚誓》,十六分音符讓學生聽《邊疆的泉水清又純》,弱起節奏讓學生聽《我們走在大路上》,純八度音程讓學生聽《孤獨的牧羊人》等,在聽記時要求將節奏、音高等完整記錄,這樣就避免了學習什么內容就練習什么內容的單調枯燥,用學生喜歡的歌曲形式綜合練習所學內容,提高了學習效率。
在綜合講解節奏內容時,也加入了對一些特色節奏的講述、視聽和練習。例如阿根廷的“探戈”音樂節奏、爵士音樂節奏等,豐富了學生對節奏的認知和理解。
在視唱練耳課程的教學中,除了以知識講解為主的課件以外,我還另外制作了輔助課件,例如利用彭珮瑋著的《練耳基礎訓練有聲教程》和唐俊巖編著的《音樂聽覺速成教程》提供的資源制作了專為練耳訓練使用的專題課件,包含了單音、音程、和弦、節奏和旋律等各個內容的專題聽辨訓練 ;利用 bb2005 自動伴奏軟件制作的專為視唱訓練的視唱伴奏課件等。另外,還將西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康健民和柴鶯老師運用功能強大的 author ware課件制作軟件編制的課件作品《音樂聽記》用于課堂輔助練習,這一系列的視唱練耳課件初步形成了一個開放的教學體系,既適應了現今的教學需要,也為將來視唱練耳的教學不斷補充新知識、新內容提供了便利條件,而不斷對新內容的整合也是信息技術運用于視唱練耳課程的技術優勢和重要特點。
2、 音樂軟件的運用
視唱練耳的教學在音樂軟件的使用上也有著明顯的優勢。有一些專門的視唱練耳軟件可以進行非常有針對性的練耳訓練。例如 :我在教學中采用了美國 Midi Tec Denmark 公司研制的《EarMaster Professional》(Version4.0)練耳教學軟件進行練耳教學,就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禘ar Master Professional》是一款互動性很強的音樂聽覺訓練軟件,功能非常強大,幾乎涵蓋了視唱練耳教學中所有的聽覺訓練內容,而且內容設計合理,由淺入深,適合各種層次學生的練習,界面操作簡單,不僅能很好的輔助教學,也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很大的幫助。另外,澳大利亞軟件廠商 RISING 研制的 Auralia 也是一款非常優秀的視唱練耳軟件。它提供了交互式的學習環境,學生在軟件的輔助下學習基本的視唱練耳課程,軟件能夠對學生的練習給以評判。
我們還可以利用一些音樂制作軟件為我們的視唱曲目制作伴奏,因為制作合成的內容,音高節奏準確,可以根據教師的教學安排和學生的實際狀況,在任意小節、以任意速度、選用任意音色實時播放試聽。只要合理運用音樂軟件的編輯功能,不僅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F今的音樂制作軟件例如 Sonar4、Encore、Overture4.0、TT 作曲家等都具有強大 MIDI 功能,支持多軌編輯,教師可以在課前精選一些好的視唱曲目,應用編曲軟件制作合適的伴奏,在音色的選擇上也可以更加靈活,包括節奏也可以選用不同的打擊樂器,讓學生感受各種音色效果和伴奏風格,為學生以后參加各類型演唱、演奏、合奏、協奏打下良好的聽覺基礎。如果對于伴奏的制作不太熟練或者制作伴奏的時間不太充裕,我們可以利用 bb2010 這款自動伴奏軟件來實現伴奏的快速制作。bb2010 制作伴奏,只需要輸入幾個簡單的和弦,然后選用一種合適的伴奏風格,就可以自動形成伴奏音樂,而且該軟件還可以將做好的伴奏音樂保存成 MIDI格式,然后用 overture 制譜軟件打開,并添加上視唱旋律,這樣就可以很簡單的制作完成一個帶伴奏的視唱旋律。
3、 網絡平臺的運用
本人工作的學?!獙氹u文理學院,為了大力發展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于 2007 年開發建立了寶雞文理學院網絡教學平臺,并從各系部挑選一門課程作為首批網絡課程進行公開的實踐和展示,我所教授的視唱練耳課程成為音樂系的首批網絡課程。
該網絡教學平臺提供了比較豐富的功能模塊?!罢n程簡介”和“教學大綱”模塊提供了該課程的一些基本信息,學生可以從中了解該課程的性質、目的以及作用等 ;“教學進度”模塊則可以提前告知學生該課程的學習進度,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把握學習進度 ;“電子教案”“、教學課件”和“教學錄像”則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補充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料 ;“輔導答疑”模塊則為學生和教師課后互動與交流提供了一個便利的平臺 ;除此以外,還有“素材庫”“、試題庫”“、科研成果”“、教學軟件”等模塊也都為學生對該課程的深入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經過兩年的運行使用,網絡教學平臺的功能日趨完善,而視唱練耳對該平臺的運用也更加成熟。學生對于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也都表現出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提高。
一切技術手段都有它的兩面性,現代教育技術也一樣。我們常說新的技術新的理念能夠推動課程教學的變革,但不代表我們不需要付出努力等待其自然地轉變,要對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辨證的分析,揚長避短,防患未然。避免現代教育技術被用于傳遞有害信息,對整個教育以至社會產生負效應。只有正確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才能保證視唱練耳課程整合順利開展,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對視唱練耳課程改革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曉燕 . 聲樂中的視唱 視唱中的聲樂——200“8國際視唱練耳教學論壇暨中意視唱練耳藝術教學周”綜述 [J]. 人民音樂 ,2009.2.
[2] 張嵐 . 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新模式的探索——計算機音樂制作技術和電腦多媒體系統在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J]. 云南藝術學院學報 ,2002.11.
[3] 沙晶瑩 . 淺析數字化音樂技術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效果體現[J]. 現代交際 ,2010.3.
[4] 張文君 . 新時期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模式探析 [J]. 民族音樂 ,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