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的到來使整個社會對教育的關注程度在不斷地上升, 學校教學管理工作也備受社會關注。 作為學校這個大集體,班主任是眾多學校管理者中普通的一員,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有人說: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卻做著最復雜的工作。 這句話非常形象的表達了班主任在學校工作中的重要性。 我們的班主任工作確實是艱巨而復雜。 一方面,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個剛剛脫離父母懷抱, 但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都非常弱的孩子, 這就意味著我們小學教師要事事都要操心、留意,工作的瑣碎無疑會增加工作的容量和壓力; 另一方面,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如何根據時代的要求, 切實落實素質教育的目標,真正實現人性化管理,從而達到學生的全面、 健康的發展成為新時期我們小學班主任工作的目標。
做出色的小學班主任是我們每一位班主任工作者的追求和目標, 但是在我們實際的工作中, 每天重復性地做著相似的工作,又要隨時面對著一系列的突發事件,這往往使我們中的很多人感到心力交瘁。 所以, 如何在新時期科學合理地開展班主任工作成為我們很多教師探究的課題。 作為一名長期工作在教學一線的小學班主任,我結合自己的工作談談自己在新時期班主任工作方面的認識。
一、班主任要不斷提高個人素質
現代社會是知識經濟時代,電子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整個社會的發展速度極快, 社會的飛速發展也在影響著我們教育的發展進程。 很多教師都有這樣的感悟,那就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學生的變化是非常大的, 這樣的學情感變化就意味著我們班主任不能夠用一成不變的眼光和心態去面對學生管理工作,要做到與時俱進。
我們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就要在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崗位上樹立學習的意識,主動地投入到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中去,不斷地提高我們班主任教師自身的素質。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提升個人素質” 不僅包括我們班主任個人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也應該涵蓋我們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要不斷地進行自身業務的提升,爭取打造高效的精品課堂,利用這樣的課堂,提升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使學生喜歡上我們的課,進而喜歡我們自己,這樣才能實現“親其師,信其道”的良好效果。 這就需要我們在堅持日產的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注重理論的學習, 特別是關于新課改的先進的觀點和班級管理理念, 豐富自己的管理手段。 要注意和其他班主任的交流和溝通,借鑒其他教師好的經驗和措施, 這樣就能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為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重視班風建設形成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 ”這句話充分地說明環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之大。 作為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 他們這階段正是行為習慣的養成階段, 他們自身是非判斷的能力很弱,無法區分什么該學什么不該學,這就很容易養成不好的習慣, 而這樣的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根除,所以我們班主任必需要重視積極向上的班級風氣的養成,充分發揮集體的引領作用。
班級風氣建設,需要我們班主任要結合班級學生的特點和發展目標, 明確班風,如誠實、勤勞、團結、守信……然后號召學生們朝著這一目標努力。 其次,要樹立典型,發揮優秀學生的引領作用, 通過班干部隊伍建設,形成骨干力量,發揮正能量的引領作用。
再次,重視班級文化建設,班級文化建設是進行良好班風建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文化建設可以宣傳積極向上的內容,明確學生在班集體中努力和發展的方面以及目標,我們可以通過黑板板、手抄報、班級文化長廊等多種途徑,來宣傳我們班級同學努力地方向,傳播正能量。 良好班風一旦形成,會增強班級學生的凝聚力,樹立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并最終為之努力和奮斗。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
新時期的我國教育是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要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體地位。 在班級管理中也要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實施以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要在班級工作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來, 變被動管理為主動參與,人人都成為班級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員,從而為集體的發展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長期以來, 我們在班級管理中僅僅是依賴少數學生,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班干部隊伍。 這一方面雖然能夠形成優秀學生的示范作用, 但另一方面也是一部分學生缺乏對于集體的關注和集體意識, 導致游離于集體之外,無法形成集體的最大合力。 所以, 我們在新時期的班級工作中要充分的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 把集體的工作分配到每一位學生身上, 使他們既樹立責任感,也能夠發揮自己的創造性,進而增強班級凝聚力。
四、抓好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加強各種能力的培養
對學生進行常規教育和訓練, 嚴格要求,一抓到底。 長期以來,我針對班上學生實際, 利用一切有利時間加強了學習習慣的培養。 首先,訓練學生正確讀書和寫字的姿勢,每天提醒他們注意習慣的培養。 讀書時要求全班學生都拿起書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 只要做作業,就不停地提醒糾正不良姿勢。 當學生起來發言時,則要求他們站端正,兩眼平視前方,態度自然大方,并且說話時聲音要響亮,吐詞要清楚。 在聽的能力方面,則要求他們注意聽別人說話,聽清楚說話的內容, 記在心中, 要說得出來。 這些辦法對學生聽的習慣養成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現在學生在課堂上讀寫、坐站聽說的正確姿勢逐步養成, 增強了自控能力,課堂秩序有明顯好轉。
五、對學生進行耐心教育,多表揚少批評
表揚運用得恰當, 學生的積極因素就會像原子裂變一樣發生連鎖反應。 例如,上課了,大部分同學在吵嚷,沒有做好上課準備,如果泛泛批評,收效甚微,如果點名批評,別人往往幸災樂禍;倘若從亂哄哄中找個坐得好,不說話,書本都準備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其他學生便會仿效,秩序井然。 人都有自尊心,表揚有批評的作用,是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批評。 我常用表揚某個學生道德品質、 思想行為上的積極因素去影響和克服后進學生中存在的消極因素, 寓批評于表揚之中。 這樣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總之, 隨著社會對于我們小學教育的不斷關注, 要求我們小學班主任要在時代的需求下不斷地調整和改進我們的教學管理工作,要勤于思索、勇于創新,結合本職工作爭取獲得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