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于文字學意義的序文文體內涵考察
摘要:“序”字的文字學本義為“東、西墻”,但并非僅指單純物態的墻壁本身,而是與《周禮》的“坐席”息息相關,有著前后次序、內外親疏之別的文化意蘊?!靶颉弊钟旨俳铻椤皵ⅰ被颉熬w”,因而具有“次第”“次序”“開端”“端緒”等引申義;結合相關文獻的轉注、假借等用字法,可探得序文具有“緒陳其事”“抒宣其實”“條理次序”“序作者之意”等文體內涵。
關鍵詞:序;文字學;文體;假借
序是一種很常見的文體,今人往往用比較通俗的語言對序文作出描述或文體界定。如褚斌杰先生就說:“序,指序文,是寫在一部書或一篇詩文前邊的文字……實際上,序或敘就是在著作寫成后,對其寫作緣由、內 容、體 例 和 目次,加 以 敘 述申說?!盵1]薛峰指出:“序體是依附并列于典籍、文章、地圖等之前或之后,旨在說明與這些文本相關的任何內容或闡明作序者意圖以作為讀者向導的行文講究次第的文體?!盵2]李志廣的序文定義是:“為評介著作,陳述緣由主旨,描寫游宴生活,感興抒懷言志,寓理于物,闡述道理和思想,以及為各類藝術圖表等所作的以敘事和議論為主的散文稱為序?!盵3]對一般讀者而言,序文因其常見性,上面這些表述已足夠明了。但對于以“探賾索隱,鉤深致遠”(《易·系辭上》) 為己任的學界來說,很有必要對序這種文體進行更深入的考察。
中國古代成就最高的文藝理論家劉勰指出:“若乃論文敘筆,則囿別區分,原始以表末,釋名以章義,選文以定篇,敷理以舉統”(《文心雕龍·序志》) ,這可以看作文體研究的普適規則。在對各類文體作出區分的前提下,要考察某一文體的本始( 原始) ,要對文體名稱進行文字學的考釋( 釋名) ,唯如此,才能表明它由始至終的整個情況( 表末) ,才能彰其涵,明其義( 章義)?!段男牡颀垺犯髌旧隙际且浴搬屆肌逼鹗?,進而展開論述的,可見文體名稱的字義考釋之于認識文體的重要性。本文也先對“序”字進行考釋,進而探求序文的文體內涵。
一、“序”字考釋
關于“序”字,《爾雅·釋宮》曰:“東、西墻謂之序?!惫弊ⅲ骸八孕騽e內外?!毙蠒m疏:“此謂室前堂上東廂、西廂之墻也,所以次序分別內外親疏,故謂之序也?!渡袝ゎ櫭吩啤餍驏|向,敷重底席; 東序西向,敷重豐席’及《禮經》每云東序、西序者,皆謂此也?!盵4]邢昺雖然指出了“序”與古禮制中的“坐席”有關,但其義尚不明確,那么這里的東序、西序究竟何指呢? ( 偽) 孔安國的解釋是: 西序東向為“旦夕聽事之坐”,東序西向為“養國老,饗群臣之坐”.孔穎達對此進一步詳細解釋:
其西序之坐在燕饗座前,以其旦夕聽事重于燕飲,故西序為旦夕聽事之坐。夾室之坐在燕饗座后,則夾室是隱映之處,親屬聽于燕饗,故夾室為親私燕之座。[5]
這就把西序、東序、夾室三種坐席的功用與尊卑次序交待得比較清楚了。又,許慎《說文解字·廣部》:“序,東西墻也。從廣予聲。徐呂切?!倍斡癫米ⅲ骸啊夺寣m》曰:‘東西墻謂之序?!?,堂上以東西墻為介?!抖Y經》謂階上序端之南曰序南,謂正堂近序之處曰東序、西序。古假借杼為序?!渡袝髠鳌罚骸熳淤S庸。諸侯疏杼?!嵶⒃疲骸畨χ^之庸,杼亦墻也?!盵6]
按照《說文解字》與《爾雅·釋宮》對“序”字的解釋,可以確定“序”字的本義為“東、西墻”,再結合郭璞、孔穎達、邢昺 等 人 的 相 關 注 疏 可 知,“序”字在其本義的基礎上,已具有“次序以分別”的文化意蘊。據鄭玄、段玉裁注可知,就“序”之本義---“墻”而言,時有“杼”用作“序”的假借字的情況。不過,在先秦文獻中,“序”字作為“敘”或“緒”的假借字的情況更為常見?!墩f文解字·攵部》段玉裁注:“次第謂之‘敘'.經、傳多假’序‘為’敘‘.《周禮》《儀禮》’序‘字注多釋為次第是也。又《周頌》:’繼序思不忘?!畟髟唬骸?,緒也?!酥^’序‘為’緒‘之假借字?!蔽覀円浴对娊洝窞槔齺碜髡f明:
經檢索,《詩經》中共七處有“序”字,假“序”為“敘”的有五處:《大雅·行葦》:“序賓以賢”“序賓以不侮”;《大雅·桑柔》:“告爾憂恤,誨爾序爵?!薄吨茼灐r邁》:“昊天其子之,實右序有周?!薄懊髡延兄?,式序在位?!备鶕墩f文解字·攴部》:“敘,次第也。從攴余聲?!倍斡癫米ⅲ骸啊毒挑碇儭吩唬骸鞌⒂械??!夺屧b》曰:’舒業順敘,緒也?!呕蚣傩驗橹??!蔽覀兛梢耘卸ㄟ@五處“序”字皆由“敘”的本義“次第”引申為排次序、整理之意?!对娊洝分屑佟靶颉睘椤熬w”的有兩處:《周頌·烈文》:“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薄吨茼灐らh予小子》:“于乎皇王,繼序思不忘?!备鶕墩f文解字·纟部》:“緒,絲端也。從纟者聲?!倍斡癫米ⅲ骸敖z端也。端者,草木初生之題也。因為凡首之稱。抽絲者得緒而可引。引申之,凡事皆有緒可纘?!蔽覀兛梢耘卸ㄟ@兩處“序”字取“緒”的引申義“開端”,句中意為“祖業”.另,南宋戴侗《六書故·工事一》:“序,借為次序之序,與’敘‘大同而小異?!雹儆缮峡芍?,“序”字本義為“東、西墻”,又假借為“敘”或“緒”,因而具有“次弟( 第)”“次序”“開端”“端緒”等引申義。
二、“序”的文體內涵
中國古代的文論家們非常重視文章體制問題?!拔恼乱泽w制為先,精工次之。失其體制,不可謂之文矣?!雹凇拔恼卤叵润w裁,而后可論工拙。茍失其體,吾何以觀?”[7]78“學力既到,體制亦不可不知,如記、贊、銘、頌、序、跋,各有其體。不知其體,則喻人無容儀,雖有實行,識者幾人哉?”③正如今人吳承學先生所說:“體制論,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美學論題?!润w制而后工拙‘是中國傳統文學批評中一種帶普遍性的批評原則?!盵8]322 - 323前面我們考釋了“序”的文字學意義,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作為文體之名的“序”的文體內涵,從而更清晰地認識其文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