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19 年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后,時代的洪流在同年12 月 23 日催生了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學生組織---清華大學學生會。自此,在高校中學生有了武裝自我思想、表達自我心聲、展示自我風采的學生組織,時代也賦予了學生會組織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特殊使命,并成為引導高校學子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前沿陣地。在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時代進步的新趨勢下,學生會組織也必然將面臨更艱巨的挑戰、肩負更切實的社會責任。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完善高校學生會的團隊建設,促進學生干部的個人發展成為了高校學生會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更全面、切實地做好這兩項工作,才能適應發展要求,拓寬高校學生會新的發展方向。
一、學生會的團隊建設與個人發展。
整體而言,任何團隊的建設與其個人的發展是兩個無法簡單剝離開來的概念。在實際操作中,一個團隊建設的完善與否能影響到整個團隊成員的價值取向以及對工作的積極程度,同時團隊成員的個人發展情況也從一定側面反映出了這個團隊建設的水平,并在同向力下推動整個團隊的快速發展。作為當前校園學生組織的領頭者,學生會在團隊建設與個人發展的處理和平衡中遇到了不少難題,更有甚者因此步入了發展的瓶頸期,無法找到突破口,只能按照高校學生工作總要求被動地疲于應付、停滯不前,其問題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 一) 過度注重學生會的團隊建設而忽略了學生干部的個人發展。事實證明,近年來學生會在高校中有著廣泛的影響力,一方面是聯系學校和學生之間的紐帶,另一方面其工作職能和歷史地位在廣大學生群體中更具號召力、影響力。學生會的團隊建設工作從來都備受矚目,但在實踐過程中往往出現了過度注重團隊建設而忽略了學生干部的個人發展的問題,對學生干部要求眾多、關懷不足、引導欠缺等工作短板導致學生干部的個人發展差強人意。學生干部的個人發展一旦出現了問題,就必然會給團隊帶來負效應,阻礙團隊建設、發展。
( 二) 重視學生會團隊建設和個人發展,卻把二者割裂開來,各起爐灶。在實際工作中,很多高校在思想上都非常注重學生會的團隊建設和個人發展,但由于對處理二者的關系欠缺考慮或運用欠佳,導致其各行其道,各走一邊,最終不得其所。事實上,對團隊建設進行合理、科學的設計能夠完全滿足學生干部的個人成長,同理,只要學生干部的成長和發展有清晰的規劃,也將反作用于團隊建設,成為團隊建設最直接的推動力。
( 三) 缺乏對學生干部進行團隊建設和個人發展的思考規劃引導。引導學生對整個團隊建設以及個人發展進行全面的理解和規劃,不僅是學生會內部的問題,更是進行團學活動必須面對但又極容易被忽略的工作要點。目前,“90 后”、“95 后”已經涌進高校成為了高校的主流群體,相對“80 后”的學生而言,“90后”更具時代特色和個人特點,他們崇尚自由、時尚更加向往精彩的生活。因此,新一代的學生干部也更富有主見和創造力,他們更加關注“實效利益”、“付出與回報”、“個人成長成才”等方面。對于他們而言,已經不再滿足于教條式的管理和要求,而更愿意去探究為什么要這樣做? 這樣做背后的意義何在? 對于具有發展潛質的學生會干部,更應該主動去引導他們思考團隊建設和個人發展的意義和關聯,讓他們通過思考結合自身工作探索出在團隊建設中謀自身發展的路子,幫助他們找尋學生會工作的意義。
二、完善學生會團隊建設,搭建優質發展平臺。
( 一) 建立健全科學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以制管人。從高校學生會工作的管理上來看,很大程度上還存在著以人管人,沒有真正實現以制度管人。要實現以制度管人的前提就是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學的、人性化的管理體系,實現學生在合乎法律、道德、人情的制度下自然而然被管理,在被管理中形成主動管理意識、并獲得肯定與成長。
1. 通過建立科學制度確定合理分工。應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一套科學、完備的管理制度。以制度明確分工、以分工確定崗位、以崗位分配資源,真正做到在其位、按其規、謀其政。只有固定章法,才有矩可循,只有大家都按矩行事,學生會龐大繁雜的工作才能化整為零。
2. 健全獎懲制度實現優勝劣汰。高校學生會其實就是一個小社會,是大學生走出學校前的最佳練兵場。對于學生會而言引入良性競爭,實現優勝劣汰,是整個組織篩選和培養成員的一道閥門,更是激勵整個組織的一個杠桿。
( 二) 注入學生會文化,打造有特色、有思想的學生組織。
高校學生會對于其他學生組織而言,有著更加特殊的政治意義和實踐意義。因此,就學生會團隊建設的目的而言就不該僅僅停留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和服務廣大師生上,而應在此基礎上形成特色與規模,真正做到引領學生思想、促進學生發展。
( 三) 建立多方位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促進團隊步入良性發展。針對當代青年的特點,干癟的要求和枯燥的教條管理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學生會管理。團隊建設的核心和目標都是人才培養,在學生會的管理模式中應針對青年們的不同訴求,選擇一套多方位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三、重視學生干部個人發展,幫助學生干部成長成才。
2014 年 5 月 4 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來到北京大學考察。在與學生們進行座談時,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當代大學生是可愛、可信、可貴、可為的。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這充分表明了領導人對于大學生個人發展的關注與重視。
對于在高校學生會里默默付出的學生會干部而言,他們的個人發展和成長成才也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因此高校學生會的發展除了在加強團隊建設上下功夫之外,更應在學生干部的個人發展上花心思,幫助他們成長成才,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
( 一) 完善學生干部選拔制度,對學生干部進行正確引導。
選拔是學生會成員由普通同學轉型為學生干部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公平、公正、科學的選拔制度關乎的不僅是一個學生會成員轉型的標準,更是學生會成員和廣大在校學生對學生會評價的標準。
( 二) 對學生干部進行專業培訓和分類引導。選拔出的學生干部應該得到多層次、各個領域的專業培訓,作為學生干部,不僅要能完成布置的任務,更應從中學習各項技能如管理者具備的品質、基本的公文寫作、與人交往的禮儀、語言表達等。再者,因學生干部的個人情況有所不同,還要結合他們的實際特點進行分類引導,如有的打算考研、有的打算創業,就應對他們進行專門的引導,培養他們進行時間管理和任務分配,最終找到學生會工作和自身追求的平衡點,實現雙贏局面。
( 三) 保持與學生干部的交流與互動,想他們之所想并給他們之所需。很多學生干單純地認為付出什么就應得到什么,同時就大多數學生會成員而言他們更享受在工作過程中所帶來的快樂與滿足。
四、結語。
青年是一個時代的標志和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賦予青年責任,時代給予青年光榮! 而作為廣大青年中最具歷史意義和政治使命的學生組織而言,更需要通過加強團隊建設、注重自身發展兩手一起抓,而創造出雙贏的局面,當之無愧地成為屹立于青年群體之首的排頭兵和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