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1.構建和諧校園的需要。構建和諧校園是進行優質教學的基礎和關鍵,和諧校園包括師生關系的和諧、教學秩序的和諧、教學管理及后勤等各方面的和諧,對于人才的培養和教學進步等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教育管理通過不斷地調整和改變管理的內容和側重點,通過人性化的思想的滲入,可以從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和教師的教學、思想及情感的交流,讓教學變成一種可以引導人向上的力量,這對于構建和諧校園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2.完善教學系統和教學秩序。教育管理的根本使命就是對于教學過程中不合理的部分進行改進,完善現存的不合格的教學體制,從根本上完善教學秩序,讓教學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下去,讓教學工作變成一項具有生命力的系統。
相關的教育管理工作者通過揚長避短,積極地為教育管理工作出謀策劃,提出與本校教學環境相適應的教學管理辦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完善教學系統和教學秩序,讓教學、管理及后勤等各個方面緊密地結合起來,讓教學如火如荼地開展下去,提升教學工作的實力和競爭力。
3.為學生的教育提供保證和支持。對于一個學校來說,教學是最主要的任務,教學和管理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生命系統,教育管理工作是維持教學的根本保證。教學管理工作者通過對教學工作中不恰當的內容進行調整,為教學提供相應的硬環境和軟環境,滿足教學的根本需要,為學生的教育提供保證和支持。因此對于一個學校來說,只有不斷地完善教學管理工作,不斷地提升教學管理工作在教學中的地位,讓教學管理與實際教學聯系起來,才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二、目前我國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1.容易走過于寬松或嚴格的極端。在很多學校,教育管理系統出現的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容易走過于寬松或者極端的管理路線。有的學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上很寬松,基本上對于教學不聞不問,沒有主動地與教學前線達成一致,這種教學與管理兩方面的脫離就嚴重阻礙了教學的發展;而在一些學校,教育管理又過于嚴格,管理工作者幾乎是對教學前線的條條框框都有詳細的說明和限制,這樣過于詳盡的管理不利于教師發揮教學的主動性,學生也無法對教學內容產生濃烈的興趣。綜上所述,過于嚴格或者寬松的教學管理環境都是不利于教學發展的,教學管理是教學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必須要對此進行有效的改革和管理。
2.教育管理系統缺乏嚴謹性及科學性。目前我國的教育管理工作出現的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缺乏嚴謹性和科學性,整個教育管理系統在工作任務的制定上缺乏可靠的科學依據,只是一味地依靠硬性的規定來進行約束,這樣會造成教學管理工作與教學本身相悖,很難促進教學的完善和改觀。在制定相關的管理工作時,很多的條例都沒有與教學前線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得教學本身不得不屈從于教學管理工作,造成教學工作向著教學規定讓步,這樣就使得教育管理工作違背了初衷,反而阻礙了教學的進步。這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缺乏科學性和嚴謹性的教學管理系統勢必會阻礙教育事業的開展。
3.缺乏人本主義情懷的融入。人本主義情懷是任何的管理工作都要注意到的問題,管理本身就是一項依靠人性的管理經驗發展起來的學科,而作為教育的管理工作更應該是如此,教學活動的雙方本身就是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尊重的動態過程,只有在這個過程中注入人本主義情懷,才能夠實現教學的蓬勃發展。而縱觀我國目前的教育工作,很多學校在進行教育管理工作時忽視了人本主義情懷的融入,一味地照本宣科,很難讓教學煥發生機,使得整個教學系統變得僵硬和呆板。所以只有不斷地進行教育管理工作與人文方面的相融合,才能夠從本質上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讓教學管理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實現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促使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
三、教育管理改革的相應措施
1.形成寬松適度的教育管理氛圍。教學管理要寬松適度,過于嚴格和過于寬松都不利于教學的發展。要遵循“中庸”的思想,一張一弛,才是合理的教育管理體制。相關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對宏觀的教學管理工作進行嚴格的約束和管理,但是具體到教學工作中比較細碎化的東西和方面,則可以給予教師一定的權利,即老師可以根據自身的授課需要或者學生的心聲來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講課內容,這樣能夠讓教學工作具有長遠的生命力,以此來提高教師的教學主動性,從而促使教學系統進行改革和發展。
2.規范教育管理系統,為教育工作提供保障。完善教育管理工作,要從根本上規范教育管理系統,提高教育管理系統的嚴謹性和科學性。教育管理系統不能獨當一面,應該根據教學的需要來制定相關的策略和規定,為教育工作提供保證。此外,相關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要辯證地看待教育管理工作與教學的關系,不能產生管理為主教學為輔的局面,要從根本上來扭轉這種錯誤的認識。此外,還應該注重整個教學系統的整體性,從教學前線到教育管理后勤等各個過程,相關的管理者都要面面俱到,從各個維度進行教育的管理工作才能夠實現教學的提高。
3.以人為本,貫徹人本主義情懷。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深入人本主義的觀念,即實現教育管理工作者能夠根據教學形勢的需要進行必要的教學指導,對于教學特殊情況進行特殊處理,不斷地實現教學為主、管理為輔的新局面。教學工作是教學系統的生命線,相關的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站在教學的立場上進行分析,在必要時為教學本身做出讓步,只有如此才能夠充分發揮以人為本的觀念,不斷地實現教育本身的推進和向前。教育管理對教學實行人本主義的情懷,說到底就是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應有的發揮,能夠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主動性,從內在發揮學生的潛質和潛能,這樣在無形之中就為人才的培養奠定了穩固的根基,這同時也是教育的本質內涵所在。
實施有效的教育管理是十分關鍵的,它首先能夠為構建和諧校園打下良好的基礎,并完善整個教學系統和教學秩序,同時為學生的教育提供保證和支持。但就目前來看,我國的教育管理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比如很多學校容易走向走過于寬松或嚴格的極端、人文主義情懷匱乏、教育管理系統缺乏嚴謹性及科學性。因此只有根據問題對癥下藥,形成寬松適度的教育管理氛圍、以人為本、規范教育管理系統,這樣才能夠為教育工作提供保障,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蓓穎. 談教育管理視閾下和諧校園的構建 [J]. 教育探索,2012,(11).
[2]吳學忠.談教育管理中的懲戒教育[J].教育探索,2009,(4).
[3]魏微.將以人為本融入教育管理的必要性及實施要點[J].科學與財富,2012,(10).
[4]張會英,陳龍.學校管理方式轉變的必要性———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J].基礎教育論壇(文摘版),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