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教育論文 > > “因材施教”中“材”的分類探析
“因材施教”中“材”的分類探析
>2023-07-31 09:00:00



一、“因材施教”的前提。

因材施教作為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最具特色的教學思想,一定程度上是孔子致力于教育的理念的反映;另一方面,孔子處于官學衰敗,私學興起的特殊時期,進一步研究孔子的教育理念對理解“因材施教”的含義就顯得格外重要。

1、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

孔子所提倡的“有教無類”,與“性相近,習相遠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前者是指要打破“學在官府”貴族對知識教育的壟斷,使受教育者不再區分三六九等,一概具有受教育的權利;后者是強調人之本性并無很大差異,但是人的性格、智力水平、認知能力及道德修養會受到后天所處的生活環境、所接觸的人或事的影響,或好或壞,與之相比,教育對其產生的影響最深,其中在《論語》中有諸多關于孔子注重教育、以教育為本的記載。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p>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p>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p>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弊釉唬骸耙圆唤堂駪?,是謂棄之?!?/p>

“庶”,眾也,指民,意為民既富,必教之,《集注》中提到“富而不教,則近于禽獸?!?/p>

“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意為用未經教育訓練的人民作戰,就相當于放棄了他們,說明無論是主動或被動,教民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暗乐缘?,齊之以禮”是“教民”內容,“用道德來訓導人民,用禮教來整飭人民,人民就會有羞恥心而歸順?!?/p>

“不教民戰”說明教民不僅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又包括軍事技術訓練,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民”是一個應該接受“文,行,忠,信”(《論語 · 述而》)各方各面教育的群體,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孔子堅持教學的宗旨。

2、“觀其言,視其行”.

認識“材”以及如何認識“材”,是孔子在教學中運用因材施教的基本前提,在《論語》中有詳細的記載?!安换既酥患褐?,患不知人也”,此為孔子知“材”的重要性?!安恢?,無以知人也”意為“言”是了解學生的主要途徑。但孔子在教學中發現,“觀其言”很有可能被表面所迷惑,“巧言令色,鮮矣仁”,所以判斷其是否具有真正的德行,是要“視其行”,看其行為處事的過程。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與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孔子說起初他看人,只要聽到他的話,就相信他,現在除了聽到他說的話之外,還要觀察他的行動?!耙暺渌?,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要先觀察他為何去做這一事,再觀察他如何般去做,后觀察他做此事時心情如何,“安”或者不“安”.如此般觀察,那人再向何處藏匿呀?錢穆在《論語新解》中解釋“視”、“觀”、“察”,“此三字有淺深之次序,視從一節看,觀從大體看,察從細微處看?!薄按苏驴鬃咏倘艘杂^人之法,必如此多方觀察,其人之人格與心地,將無遁形?!盵3]

在《論語》中詳細記載著孔子認真觀察弟子一言一行,并對此作出判斷。

闕黨童子將命?;騿栔唬骸耙嬲吲c?”子曰:“吾見其居于位也,見其與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p>

孔子能夠細微地觀察一個人的行走坐姿,從而了解發現一個人的品行。由此觀之,《論語》中孔子將“言”與“行”結合起來進行觀察,從而更加全面的“知人”.只有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并實施具體的教學,才能最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學習,正如近代陶行知所說:“學得多教的多,學的少教的少,學得快教的快,學得慢教的慢”.

二、“因材施教”中“材”的分類。

文章主要結合《論語》中的相關章節談談對“材”的理解,首先關于“材”本身的范圍,是關于學生的差異,但差異之處卻迥然不同,不同于智力水平和非智力水平的差異,基于中國古代的生產力水平的有限性、社會等級、出身地位,孔子門下弟子的差異主要表現于年齡、性格、愛好、知識水平、理解能力以及道德修養,本文主要從道德修養、性格、能力三個方面闡述孔子的因“材”施教。

1、“性”相近,道德修養層次不一。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扇撕踉??”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唬骸胺嵌Y勿視,……”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p>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在家無怨?!敝俟唬骸坝弘m不敏,請事斯語矣?!?/p>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p>

三個學生問同樣的問題--“仁”,孔子卻相應的給了不同的回答。這是因為在孔子看來,三個弟子的才智修養并非完全相當。

首先顏淵在孔子的門下以道德高尚而聞名,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孔子曾對其認真好學的品質給予高度評價,“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可見孔子認為,顏淵除好學之外,最可貴之處,是對于“仁”的理解和堅持,所以對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夫子循循善誘,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其次,仲弓德行修養亦如顏淵般令孔子贊不絕口?!队阂病菲涊d有“雍也,仁而不佞”,“犁牛之子鋅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說明在孔子看來,冉雍雖出身卑微,但品行超群,并不妨礙其仕途,“雍也,可使南面”,《論語疏證》中楊樹達先生對此理解為“古人之人君向明而治,天子諸侯皆南面,不獨天子也?!边@可謂是充分肯定了仲弓的治國之才能。但是孔子認為他不及顏淵的謙恭,仲弓問及孔子桑伯子這個人,孔子說這個人可以,行事簡要不繁瑣,仲弓卻說居心簡行事也簡,豈不是太簡,孔子依然認同了他的看法,是因為“仲弓通于化術,孔子明于王道,而無以加仲尼之言”,但也由此孔認為仲弓不夠謙恭,沒有站在他人立場談其感受,所以引用“出門如賓承事如祭”意為告誡仲弓要謙恭知敬。司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以“仁者其言也讱”作為解答,孔子并不是讓他說話遲鈍,只是要求仁者說話必須謹慎,做到言行一致。

同是問“仁”,由于弟子自身修養不同,孔子與之不同的答案,無論是“何為仁”或“如何達到仁的境界”都是針對學生的優點與缺點而言,這也是《論語》中最能體現孔子實施因材施教的例子。

2、“進”或“兼人”,性格有所區別。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惫魅A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弊釉唬骸扒笠餐?,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p>

子路與冉有同問“聽到以后便要去實踐嗎?”,孔子給予意思相反的回答,對于子路而言,孔子以冉有“退”為由,“求也退,故進之”鼓勵他聽到就去實踐,冉有,為人謹慎,處世寡斷,孔子鼓勵他大膽行事也是有其道理;而對于子路,以“由也兼人,故退之”,希望他能三思而行,懂得謙退。

孔子對于弟子的了解,在《論語》中有明確的記載,并非憑空猜測,而且對其判斷著實符合弟子的性格特點?!坝梢矄汀?“喭”,粗魯,意為子路魯莽,孔子擔心其太過魯莽,才教導他謹慎行事。

在孔子眼中,子路是優點與不足都非常明確的弟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是指如果孔子最理想的治道不能實現,乘一葉小舟漂流海外的話,應該只有仲由(子路)跟隨他,是對其“勇”的高度贊揚,但“由也好勇過我,無從取材”又表明“勇”

也是子路的缺點,因為孔子認為“勇”固然不錯,但堅決反對“勇而無禮”、“勇而無義”,因為“勇而無禮則亂”,“君子有勇而無義則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孔子對“勇”的理解,符合其中庸之道,因此強烈要求子路要學會謙退;另一方面,孔子擔心子路的“勇”,“子路有勇可恃,故加以贊揚。

當見其沾沾自喜,好勝心切是,故又加以抑止?!?這本身便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現,相比于不同弟子之間的差異,正確看待弟子的優缺點,更能夠有利于孔子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3、治“千乘之國”或“百乘之家”,能力各有差異。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千乘之國”指擁有一千輛兵車的諸侯國;“賦”指兵賦,包括兵員及武備,泛指軍政;“千室之邑”與“百乘之家”對舉,亦指國君所轄的地域,百乘是指擁有的兵車數量,與前者千乘之國相差一級?!都ⅰ分凶⑨尀椤扒?,大邑。百乘,卿大夫之家。宰,邑長家臣之通號?!睆闹锌梢酝茢嗥淇鬃拥娜齻€弟子:子路、冉有和公西赤的軍政才能。子路,勇猛果敢,就算是在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諸侯國,子路可以管理軍事,一定能使軍隊訓練有素;冉求可以管理千戶的大邑和擁有百輛兵車的采邑,而不會出差錯;公西赤可以穿戴整齊,在朝堂之上用外交辭令接待賓客。當孟武伯問孔子弟子是否“仁”,孔子卻答非所問,只談及弟子的能力才干,不提是否達到“仁”的境界?!墩撜Z本解》認為“孔子不輕以仁許人,可見仁是一種很高的道德標準”,另一方面,這一小節,也反映了孔子在教育弟子過程中,非常注重認識弟子在某一方面的潛能和能力。雖然孔子仕途坎坷,但他并沒有極度反對弟子對從政的興趣,也沒有將未能實現的從政理想寄托于弟子,而是非??陀^的看待每位弟子在軍政方面的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論語》中“因材施教”中的“材”是指在道德修養、能力、性格等方面有所不同的弟子,孔子所實施的“因材施教”,是在私學剛剛興起,教育對象層次不一的背景之下,本著“有教無類”的原則,以“仁”為統一的培養目標,通過“觀其言,視其行”了解來自不同階層、各具特色的學生,并采取不同教育方式的思想。

自戰國時期時孔子開創的因材施教的實踐活動,直到東漢鄭玄提出“各因其人之失而為之”,宋代朱熹又在《集注》中將其概括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才由此理論化。如今,因材施教作為一種教育思想,被廣泛應用于教學中,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被賦予新的含義,仍有待我們繼續探討。而且今日,每位教育者有責任,在當今全新的社會環境中,認真領會“因材施教”的本意,發展其新意,從而在具體的實踐中,能夠正確的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