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教學質量評估是教學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實施教學激勵的重要依據。眾多學者對高校教學質量研究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將教學質量評價從課堂教學評價延伸到課堂教學之外的更為廣義的教學質量評價。
[1]對國內外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進行比較分析表明,對于高校教學質量評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指標體系、評價方法、評價內容及影響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2 -3]對于指標體系的研究主要涉及將 ISO9000 質量認證的思想、全面質量管理\\( 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的基本理論等引入到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中,[4 -5]量化評價方法的研究主要涉及層次分析法、BP 神經網絡等[6 -7]。從評價方法的角度看,教學質量評價研究更多地側重于指標式的教學質量評價。
本文將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定義為一種通過建立指標體系并賦予指標項相應權重和量化值,由此得到教學質量綜合評價結果的一種評價方法。在具體的教學質量評價實踐中,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能夠較好地實現評價信息統計、量化和綜合處理,能夠給教學管理者提供更加精細化的評價結果,并可以為教學激勵機制提供更為有力的依據,因此被廣泛地應用在高校教學質量評價中。然而,隨著高校教學形式、內容、方法不斷變化,對教學質量評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全面質量管理的角度看,指標式的教學質量評價方法反映的是量化、綜合的評價結果,并不能直觀地反映出教師教學過程存在的具體問題,也不能反映被教育者的實際訴求,因此,在支撐教學方法、內容的改革上存在局限性。以上述研究為基礎,本文從高校教學質量評價實際需求入手,重點探討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的關鍵問題和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的基本方法。
二 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的特性與作用
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不再關注于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而是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需求為依據,以開放式問題為主要手段,收集與教學質量密切相關的評價信息。因此,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在形式上可以是問卷調查、聽課記錄、開放式評價表等。
1. 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的特性
\\( 1\\) 定性評價而非定量評價。
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可以采用分值、等級等方式進行相應的定量評價,而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則更多地以開放式的信息反饋來體現教學內容的完整性、教學方法的合理性、教學紀律的嚴謹性和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因此,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更多的是一種定性的質量評價而非定量的質量評價。
\\( 2\\) 靈活評價而非固定評價。
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在方法和手段上與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也存在明顯的差異,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多采用在相對的集中的時間段\\( 期中或期末\\) 進行學生打分。而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在時間上是分散的,在反饋渠道上是多樣的,可以包括電話、紙質、短信、郵件、網絡系統平臺等,反饋信息類型也不再是簡單的分值或等級,而是具體的教學管理過程實例或感受,因此更為復雜和靈活。
\\( 3\\) 過程性而非終結性。
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是定性的評價、靈活而復雜的評價,也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評價方式,因此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也是一種過程性的評價方式,這不僅反映在評價時間的分散性,同時也反映在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通常并不作為每學期教師授課的結論性評價。
2. 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的作用
\\( 1\\) 指標式評價的必要補充。
雖然,指標式在評價信息標準化、評價信息統計、評價信息量化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但是,指標式評價并不能更加真實、直接地反映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和值得肯定的做法,同時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更多地作為結論性的評價方式出現,通常出現在教學過程結束后或即將結束時,因此,它并不能對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改進給予更多的適時支撐。因此,非指標式的教學質量評價則可以起到一個十分重要的補充作用,它可以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并能夠以定性的方式給予教學管理者提供相應的建議信息、批評信息和肯定信息。
\\( 2\\) 過程質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從全面質量管理的角度看,在教學過程完成后的量化評價并不能提高已經完成的教學過程的質量。簡而言之,即使學生給予教師、課程相應的評價,但也不能改變已經完成的教學過程。因此,從教學質量過程管理控制來看,還需要在整個教學過程對教學過程質量進行必要的控制和監管,根據相應的評價意見,調整教學方法、內容、進度等,以實現對教學過程質量的動態提高。
三 非指標式評價維度的設計
1. 評價主體維度。
由于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因此涉及的評價主體也將更為廣泛,類型也更加多樣。既有學生評價,也有同行評價; 既有教研室、系部評價,也有教學督導評價。由此我們將評價主體主要劃分為以下五個維度。
\\( 1\\) 學生: 以授課對象為主要評價主體,主要對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態度、內容、方法和效果等一系列由學生學習需求出發而進行的教學評價和信息反饋;\\( 2\\) 同行: 以相同或相近專業領域的同行教師為主體,主要從同行教學認同的角度對教學過程中所反映的專業能力、教學水平等進行評價和信息反饋;\\( 3\\) 教研室評價: 主要從教學業務管理機構的角度著重對教師教學準備、教案規范性、教學進度等進行評價和信息反饋;\\( 4\\) 系部評價: 主要從教學制度管理機構的角度對教師遵守教學紀律的情況進行評價和信息反饋;\\( 5\\) 教學督導: 主要從協助教學管理機構的角度對教學督查、抽檢等情況進行評價和信息反饋。
2. 課程類型維度。
課程類型的差異使得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明顯不同,因此在評價內容上也有所差異,我們將課程類型從評價的角度作如下劃分: \\( 1\\) 課堂教學類: 以傳統的理論教學課程為主; \\( 2\\) 課堂教學與實驗\\( 實訓\\) 結合類: 此類課程既有傳統的課堂教學也有相應的實驗和實訓環節; \\( 3\\) 實踐環節類:
實踐環節類課程不再是課堂教學和實驗\\( 實訓\\) 室的教學形式,而是更多的以開放、靈活的教學形式為主,例如畢業論文指導、社會實踐、頂崗實習等。
3. 評價類別維度。
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不再是具體的定量評價,而是以定性評價為主。因此,其評價類別在維度也相對定性化。
在此,我們將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的評價類別主要劃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 1\\) 建議類: 對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課程內容設置、教材選用、考試考核形式等方面的建議,以便于更好的完善。
\\( 2\\) 批評投訴類: 對教學過程中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教學紀律、教學設施等批評投訴,以便于及時的糾正;\\( 3\\) 肯定類: 對教學過程的好教師、好教材、好教法等給予肯定,以便于繼續堅持和拓展。
四 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的措施
1. 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的基本流程。
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具有過程性、定性化和較靈活的特性,但就其單個流程而言,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與常用的指標式質量評價方式同樣存在相似性,不同之處在于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是一個貫穿教學始終的循環過程,同時在具體的操作方式上也存在明顯差異。一個典型的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流程如圖 1 所示?!?】
2. 開放的網上評教系統。 實施如圖 1 所示的非指標式教學評價的基本流程,開放的網上評教系統是一個重要的支撐條件。隨著高校校園網絡建設的日趨完善,高等學校校園網應用方面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校園網作為向學校師生提供教學、科研和綜合信息服務的寬帶多媒體網絡,網上評教系統既是現實的需求,同時也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
由于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方式在信息標準化、信息統計、量化方面存在顯著優勢,因此,目前的網上評教系統還是以指標式評價為主要方式。由圖 1 流程可知,本文設計的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流程與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相似且并不沖突,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完成非指標式評價信息的統計和轉化,以提高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信息的有效使用。因此,在現有的網上評教系統中融入非指標式的評價方式在整體流程上是可行的。
3. 廣泛參與的激勵機制。
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更加關注教學過程的質量控制,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得以有效實施的關鍵還在于評價主體的積極參與。如何調動評價主體及時、主動給予客觀評價不僅是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前提,更是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的關鍵基礎。因此,在調動評價主體參與過程評價方面,需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由于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作為指標式教學評價的補充,因此,本文認為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所采用的激勵機制更多地應采用正向激勵。在此,將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的正向激勵簡要描述為以下幾個方面。
\\( 1\\) 獎勵機制: 此機制主要針對評價類型中“建議類”,對得到采納的教學管理與改革建議予以物質或精神獎勵;\\( 2\\) 及時的信息處理與反饋: 此機制主要針對評價類型中的“批評投訴類”和“肯定類”,對于教學過程的批評投訴,應及時核實、確認、處理,要將相應信息以合適的方式及時反饋給評價主體和評價對象,以提高評價主體的用戶體驗。
\\( 3\\) 與終結性的教學考評有效銜接: 此機制主要針對評價類型中的“批評投訴類”和“肯定類”,要將此類評價信息,通過信息統計、轉化,并進行相應的量化操作納入到最終的教學質量評價中,作為對教師教學實施獎懲的重要依據。
五 小結
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方法,是對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方法的的必要補充,不同于常用的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方法,非指標式教學質量評價方法,雖然在信息標準化、量化統計方面存在劣勢,但其能夠幫助教學管理者更多、更及時地獲取教學過程質量管理的相關信息,為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提供更為有效的支撐。因此,在教學質量評價中綜合使用指標式和非指標兩種方法,將是更加有效和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董秀環. 試論高校教師教學評估[J]. 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3\\( 4\\) :88 -91.
[2]付八軍,馮曉玲. 高等學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研究綜述[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 4\\) :78 -80.
[3]王麗娜. 基于 ISO9000 的高職會計專業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D]. 中南大學,2012.
[4]王義寶. 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的高職教學質量評價研究[J]. 教育探索,2013\\( 5\\) :63 -64.
[5]鄒舒,劉洪偉,曲曉波. 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法在評價教學質量中的應用[J]. 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09,5\\( 1\\) :88 -92.
[6]劉娜,楊育,趙永滿. 高校教師教學質量的神經網絡綜合評價研究[J]. 四川理工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13,26\\( 03\\) : 29 - 33.
[7]汪旭暉,黃飛華. 基于 BP 神經網絡的教學質量評價模型及應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 5\\) :78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