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正處于少年向青年轉化的時期,從學習心理特征看,他們"比兒童有更多的動機需求",而學習行動起于學習動機.因此,要使學生對新課學習產生積極持久的學習行動,就必須使課堂導入起到誘發和激勵學習動機的作用.要做到這一點,我認為課堂導入的設計關鍵是要注意內容的趣味性和方法的多樣化.
第一,要注意導入的趣味性,因為一篇饒有興趣的導入會使學生對所學內容興趣盎然,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重要的心理因素,是內在動機在學習上的體現,它能促使學生不懈追求和積極探索.因此,它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有了這種動力,他們便會把要學的知識當作"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去負擔."如:在九年級英語教材中,有個單元是學習定語從句的,我準備的導入是以下的謎語故事:"She is a woman,she is a woman who is nei-ther tall nor short.She is a woman who has long hair.She is awoman who is very strict with us.She is a woman who teaches usChinese.Guess who she is."富有趣味性的導入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學習興趣隨之產生,而學習興趣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這時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行為已顯現,他們迫不及待地回答":of course,she is Miss Tan."于是我就順勢誘發":Can you make a riddle like this?"聽了這句話,幾乎所有學生的興趣都特別濃厚,表現出更多的動機需求.于是學生就紛紛地造起了謎語,同時不自覺地運用了定語從句這一新的句型.可見,學生已進入了學習的最佳狀態,思維活動相對活躍,這正是教學的最佳時機.洛克說:"兒童學習任何事情最合適的時機是當他們興致高、心里想做的時候."于是我便板書了新句型:She is a woman whoteaches us Chinese.
第二,導入設計方法要多樣化,要新穎.因為千篇一律的導入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激不起學習動機,因此要根據不同題材的內容變換著不同的導入,如情景、故事、實物、圖片、表演、游戲、討論、演講等導入方法設計出靈活多變的導言,只要能激起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興趣均可采用.所以在備課時,要對每一個單元的新的語言點的導入進行認真設計,對怎樣導入、用什么方法,先后順序、深度、廣度,是否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是否能使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等一系列問題進行認真的思索,查資料、找參考,最好做到巧妙、自然.同時,導入設計要簡潔清晰.我在教學中歸納總結了幾種導入新課的方法.
1.自由交談法.利用新課開始前幾分鐘和學生進行自由交談,或順著值日生的"Daily report"進行交談,這樣這在不知不覺中引入了新課.這種方法過渡自然,能把學生從無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加深對新課的印象.如在教"after"和"before"引導的狀語從句這一新內容時,在問了值日生天氣、日期等情況后,隨意地問道:"What time did you get upthis morning?"學生答后又問":what did you do after you gotup?"為了引起注意,把"after you got up"又重復了一遍,學生很容易地答道:"After I got up,I washed my face."板書這句話并在"after"引導的從句下劃上橫線,接著又問:"Didyou do any running after you washed your face?What did youdo after you did some running?"如此下去,一直問到到校上課.然后問另一個學生:"What did you do before you went toschool?"并將句子板書,學生很容易理解.又從"before"從句反過來問到學生起床為止.這種"隨意"交談使他們為自己能用英語和教師交談感到興奮.興奮之余,待教師點出新課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新課已經開始了.
2.情景法.根據青少年活潑好動、模仿力強等特點,在新課開始前設計一個情境來引入新課,能使學生把看到的情境與聽到的英語之間建立起直接聯系,形象具體、生動,真實感強.在學習這一句型時,我運用了一個真實的情景,讓學生感興趣且容易接受這個新的語言點.我是這樣設置的:我拿出自己的書,問學生:"whose book is this?"幫助學生回答:"It must belong to Ms Zhang."接著問:"why?"學生回答":Because you always use it."接著拿出學生的物品,明知故問":Whose book is this?why?"讓學生仿照新句型回答,這樣學生就很自然地接受并運用了今天學的語言點.
3.聽說模仿法.通過讓學生機械地模仿教師的范例,直接引出新課.在機械操練之后,再作點破和歸納.這種方法適用于句型語法教學,如在教過去完成時這一語法項目時,利用學生上課遲到這一事例,說出例句并板書:when he en-tered the classroom,the class had begun.在"had begun"下劃一條線,然后要學生用他們所看到的周圍的事情盡可能多地 照 例 句 造 句 . 如 :when he entered the classroom,theteacher had come in \\(.the bell had rung/we had sat down/wehad opened our books/we had finished our Daily Talk\\).通過造句練習,學生對過去完成時的概念就基本清楚了.
4.直轉法.新教材的編寫起點高、坡度大、內容廣、操作性強.因此,在開始新課時,導語設計采用以舊帶新的方式,通過新舊對話、句型的對比逐步展現新內容.導入時,盡量使用同學們易懂的語言來導入,由簡入深、由易到難、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這樣反復多次,逐步擴展、加深,多做替換操練來突出新的語言點和知識點,潛移默化地深入學生的腦海中,隨后的操練和練習就相當順利得體,課堂氣氛也顯得活躍、自如了.例如:在學習一般過去時What daywas it yesterday?句型時,就可利用復習the days of a week和what day is it today?what day is it tomorrow?來引入what daywas it yesterday?句型,通過Today is,Tomorrow is ,Yesterdaywas...句型回答,學生很快猜出"yesterday"的意思,然后再進行"Yesterday was Tuesday.""I was not here.""I was ill.""Buttoday is Wednesday.""I am better.""I am here now."等句型訓練,使學生在對比的基礎上領會"Yesterday"句中的"is,am"要變成"was,were"的形式.
5.直觀法.用幻燈、多媒體等電教手段進行直觀教學,無疑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應盡可能多地利用實物、圖片、身邊的素材設計新課的導語,盡量不要舍近求遠.初中課本里的插圖并不多,因此,在上新課前可用簡筆畫勾出一些有趣的圖片,用這些進行直觀教學,能馬上導入新課,還能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引人入勝.
6.游戲、音樂、表演法.孩子天生愛玩,喜歡唱歌,喜歡表演,所以根據這些特點,我經常設置一些好玩的游戲、好聽的歌、角色扮演等活動來進行導入.如chant,guessinggame等.學生很感興趣,學習積極性也很高,激發了學生運用新語言知識表達的欲望,誘發其情趣,從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入了新課的教學.
總之,導入是進行課堂整體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自然又恰當地引入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活躍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這是順利完成課堂教學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