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探索符合我校實際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自主、高效、優質”的教學目標,從 2011 年起,推行以講學稿為載體的“教學練”合一的課堂教學改革,講學稿進課堂,師生共同使用講學稿,推廣實施我?!八娜苯虒W模式,具體說來就是:“四”———課堂教學四大環節:自學展示,明確目標;問題引領,自主探究;交流收獲,精講點撥;拓展鞏固,總結提升;“三”———課堂教學三大模塊: 課前展示、自主探究、訓練提升;“二”———課堂教學兩個注重:注重發揮講學稿的功用;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自我嘗試、自我發現、自主探究和主動實踐。
在實踐中, 明確要求各年級的講學稿由同學科教師集體備課,認真修改,主管領導簽閱后發到師生手中使用, 內容上做到學生自主預習和合作探究相結合, 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要求教師授課前進行二次備課,課堂教學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積極性,體現精講精練的原則。教師依托講學稿精選練習題,精心設計學生英語作業,以講學稿為載體的初中英語作業設計, 努力改革布置英語作業缺乏科學性、 選擇性和隨意性大的弊端,盡量避免作業中出現“費時低效”現象,講學稿的使用使學生作業設計更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和實用性,使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端正學習態度和提高英語成績成為可能。
一、我校英語講學稿主要環節設計
1.自主預習。 引導學生根據講學稿上的問題預設,預習所學基礎內容,學生自主學習,疑難問題做勾畫圈點,為課堂交流展示做準備。
2.合作交流。 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在組內交流,達到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的, 教師針對學生自己不能解決的詞匯、知識點、語法進行點撥、解疑,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探究和交流。
3.訓練鞏固。 主要設計達標檢測試題,根據所學的知識, 當堂對知識點的掌握和運用進行自評、互評、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能夠當堂消化知識點。
4.拓展延伸。 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設計了一些拔高性的、 拓展性和綜合性的練習或各地中考典型試題, 引導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5.作業布置。 教師精選適量作業題,分層布置,要求學生課后完成,主要檢查知識的掌握及活學活用情況。
6.學習心得 。 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總結、反思,寫出不懂的問題,學習中繼續和教師、同學交流探討,最終徹底解決。
二、講學稿使用體會
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 教師要把凡是學生能夠自己獨立做的事情都給學生留出空間,讓學生有時間有機會去選擇、決定,去思考,去體驗、感悟,去創造,去實踐、應用。從以上我校講學稿的設計, 不難看出作業形式呈現選擇性和新穎性, 作業內容突出針對性和探究性,作業容量把握差異性和合理性,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 通過使用講學稿和探索反思,積累了一些經驗和體會,現總結如下和同行分享:
1.教育學生養成預習和完成講學稿中作業的習慣。 教師要求學生在上新課前完成講學稿中自主預習部分, 所有學生要解決講學稿中的基礎知識部分, 自己無法理解要做好標記(勾畫圈點),第二天與同學交流或在課堂上向教師請教。完成講學稿時做到兩點:主動、獨立。 鼓勵優秀學生完成合作探究部分。對于完不成預習任務的學生, 教師要和學生談話,分析原因,具體指導培訓,使其養成預習習慣。
2.課前檢查,督促完成預習作業。 上課前,教師要認真檢查課前布置的預習作業,了解學情,發現學生在課后或在家里學習時暴露的問題, 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監管,做到學生不預習就不授課,檢查項目如下:
(1)是否完成了預習作業。 對知識點預習效果的抽查,以提問基礎知識為主,教師掌握預習情況,教學時有所側重,精講精練,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2)預習是否達到了效果。 利用黑板、投影、電子白板等教具,將預習作業中的詞匯知識、重點句型、典型試題出示出來,讓學生講解,發揮小老師的作用,教師適當點撥。
3. 大膽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完成作業。講學稿中的“訓練鞏固”及”作業布置”兩個環節,就是給學生用來完成作業的。教師觀察學生當堂作業情況,及時糾正學生錯誤,學生也會認真聽課,認真思考,獨立完成作業,真正做到高效學習。課堂上增加作業量后,課外就少布置或不布置, 學生也就不會把作業當作負擔,從而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
4. 教師使用講學稿教學 , 設計和處理學生作業要做到:
(1)精選。 教師編寫講學稿時要精選教學內容、方法、作業題或測試題。
(2)精講。 學生可自學的不講,學生自己理解會做的題可少講或不講, 不要從頭講到尾,用講學稿而不是教講學稿。
(3)精練。 英語教學中多進行集體訓練,做到人人動口,人人動腦記憶,人人動手。
(4)精批。 教師要面批講學稿中的作業題或隨堂批閱,發現學生共性的錯誤,及時講評輔導。 采用“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 的作業批閱方法———發就是要控制作業量,收要注重實效,批要突出質量,補要跟蹤到位。 促使學生重視講學稿, 完成作業,教師能及時查漏補缺,達到快速反饋的目的,同時也能減輕學生作業負擔,使其高效學習,提高英語考試成績。
5. 使用講學稿和處理作業時 , 要及時反思,總結歸納。 要求學生在講學稿上整理筆記,講學稿上的錯題用紅筆訂正,鼓勵學生建立錯題集或錯題檔案,便于今后復習。 每個單元的講學稿用完之后,學生填寫學習心得,帶著收獲和困惑,繼續和教師或同學探討交流,質疑解惑。
總之,以講學稿為載體的作業設計,強化了學生自主學習,規范了教學環節,教師做到精講精練, 學生在課堂上有了完成作業的時間。 講學稿中的每一道試題是備課組教師精選的,且經過審核,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其人性化的設計,分必做題和選做題,充分體現了新課標面向全體、分層要求的理念。減少了學生的無效學習,減輕了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了英語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初中英語課程標準.2012.
[2]課題“初中英語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的要素與基本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