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班主任專業培訓發展研究
【第一章】我國班主任工作坊存在的問題研究緒論
【2.1 - 2.3】班主任工作坊的理論基礎
【2.4 2.5】班主任工作坊組織定位與特點
【3.1 3.2】班主任工作坊成立背景與運行機制
【3.3】 “七色彩虹”、“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的成效研究
【4.1】班主任工作坊成效之原因分析
【4.2】班主任工作坊在實踐中的挑戰與發展性建議
【結論/參考文獻】班主任能力提升探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摘要
本研究在參與“七色彩虹”、“漫步者”兩個班主任工作坊實踐的基礎上,以勒溫的場動力理論、情境學習理論、成人學習理論和生命·實踐教育學理論為基礎,通過訪談、參與式觀察等研究方法,將工作坊作為促進班主任專業發展的新路徑進行探討。針對班主任“累”的生存狀態以及傳統的班主任培訓的弊端(主要表現為:
方式過于單一;嚴肅,拘謹;重知識、輕情感;工具傾向;短期集中性),班主任工作坊路徑嘗試以扎根校本的大學和中小學長期合作的形式,以“輕松、豐富、快樂、有意義”的發展宗旨開展多元活動來滿足班主任知識和情感需求,從而改變班主任生存狀態、優化班主任生命質量,煥發班主任生命活力,使班主任形成自我更新持續發展的動力。本研究對當代班主任或者教師培訓提供了啟示,也豐富了班主任專業發展的實證性研究。論文主要有以下四個部分:
一、對本論文選題緣由、研究意義、方法以及相關的概念進行闡述在導論部分,論文首先從我國班主任發展現狀、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以及班主任專業發展的迫切要求、班主任工作坊路徑對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可能功效等方面闡述了選題的緣由,然后對班主任專業發展和班主任工作坊的國內外文獻進行了綜述,并闡明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二、闡述班主任工作坊的理論基礎與基本內涵班主任工作坊在研究情境學習理論和成人學習的特點之上,吸收勒溫的場動力理論和生命·實踐學派的教師發展觀和學生成長需要理論,選擇適合班主任的學習和發展方式。本部分通過闡述班主任工作坊“輕松、豐富、快樂、有意義”的發展宗旨,“靈動生命,成就思想,Hold住現場,發展宗旨,掌握理論,體味生活”的價值排序,“活潑性、體驗性、藝術性、平等性、綜合性、開放性”的獨特特點以及探討班主任工作坊的組織特性和直接性目標這幾個方面來闡述班主任工作坊的基本內涵。
三、介紹“七色彩虹”、“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的具體實踐本部分介紹了“七色彩虹”、“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在上述內涵指導下的具體實踐,描述了兩個班主任工作坊成立背景、運行的機制以及已取得的成效。成效主要以訪談中獲取的資料為基礎,結合班主任工作坊成員的論帖與日志,從班主任專業發展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情意、人格等方面進行了展示。
四、對工作坊作為班主任專業發展新路徑的展望此部分基于兩個工作坊的實踐研究,探討了工作坊作為班主任專業發展路徑的獨特價值,挖掘出班主任工作坊路徑中“對班主任情感的關懷、文化建設以及生命自覺的價值取向”這三個方面對成員們形成發展的動力具有積極影響。繼而,本研究概括了班主任工作坊在實踐中遇到的挑戰以及這些挑戰背后的原因,包括外界“功利性”目的和班主任工作坊理念出現了矛盾,大學和中小學合作之難以及團隊制度不完善等。針對于這些挑戰,本研究從一線中小學、大學研究者以及班主任工作坊三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建議,這些建議包括完善學校和班主任工作坊管理制度和評價機制,激發成員持續發展的動力,加強研究者團隊的力量,加強大學研究者和中小學的深度合作。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坊;班主任專業發展;成效;動力;問題
目錄
摘要
1 緒論
1.1研究問題的提出(1)
1.2研究的意義(5)
1.3概念的界定(6)
1.4文獻綜述(11)
1.5研究設計(20)
2 班主任工作坊的理論詮釋
2.1班主任工作坊的理論基礎(23)
2.2班主任工作坊的發展宗旨與直接性目標(29)
2.3班主任工作坊的價值排序(31)
2.4班主任工作坊組織定位(31)
2.5班主任工作坊的特點(34)
3“七色彩虹”、“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的具體實踐
3.1成立背景(38)
3.2運行機制(41)
3.3成效研究(52)
4一種展望:工作坊作為班主任專業發展的新路徑
4.1班主任工作坊成效之原因分析(71)
4.2班主任工作坊在實踐中面臨的挑戰與發展性建議(92)
結語(104)
致謝(106)
參考文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