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將經濟學的經濟行為主體分為兩類:即"現實中的個人"和"經濟范疇的人格化".這里講的經濟行為主體是哲學上的主體概念在經濟學上的延伸,是指在社會生活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經濟活動的人們.馬克思認為人的能動性促進了社會的經濟的發展,應該從研究人們的的行為選擇入手解釋復雜的經濟現象.而"經濟范疇的人格化"一方面指個人,另一方面是指各個階級."經濟范疇的人格化"能夠深刻地刻畫出"現實中的個人"的行為選擇,從而更好的解釋當前的經濟現象.
一、"現實中的個人"在馬克思經濟學中的地位
1.馬克思對"現實中的個人"的理解.在翻閱馬克思的經典著作時不難發現,著作中多次提到"在社會中進行生產的個人"、"社會個人"等,它們都是指"現實中的個人".馬克思認為個人是社會實踐的基礎,是進行理論研究的出發點.在《資本論》中,馬克思雖然沒有明確提出"現實中的個人"的概念,但這無法改變馬克思堅持的"現實中的個人"是經濟行為主體這一事實.此外,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論述貨幣轉化成資本中的相關理論足以充分表現出他主張的"現實中的個人"是分析經濟現象出發點的理念.
2."現實中的個人"是經濟行為的主體.經濟行為主體的行為選擇是解釋經濟現象,推測經濟發展的關鍵."現實中的個人"在實際生活中具有兩層關系,一層是和其他人結成社會關系,一層是以這種社會關系為約束條件,充分行使作為經濟行為主體的自主選擇權利,實現自身利益.所有的社會關系必須由"現實中的個人"參與才能形成,這充分體現了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能動性.馬克思認為"現實中的個人"是自利和理性的,他主張把整個社會看做是"現實中的個人"在共同利益的敦促下,相互結成的社會關系,這些"現實中的個人"為實現自身的利益,進行能動的、自主的選擇.人們從自身的利益出發結成的社會關系會形成一種異己力量并制約著自身利益的實現和行為主體的選擇.
二、"經濟范疇的人格化"的含義及行為主體地位
1."經濟范疇的人格化"的雙重含義.在《資本論》中,"經濟范疇的人格化"泛指一定的階級關系和利益的承擔者.從馬克思對"經濟范疇的人格化"的相關論述中我們能夠總結出來,它既能代指個人,又可以代指階級,具有雙重的含義.個人主要是指"現實中的個人", 就像參與市場交換活動的人們一樣,他們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扮演相關的經濟角色;而階級是指許多個人結成的相互關系的總和,他們同樣因扮演某些相同的社會角色而具有相同的特征.方便起見,一般情況下我們將個人理解為"現實中的個人",將階級理解為"經濟范疇的人格化".
2."經濟范疇的人格化"也是經濟行為的主體."經濟范疇的人格化"也是馬克思經濟理論體系中能動的經濟行為主體.作為經濟行為主體,和"現實中的個人"一樣,"經濟范疇的人格化"也具有自利性和理性行為.我國始終把馬克思的經濟學理論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指導思想,因此我們應該用馬克思所倡導的"以'現實中的個人'為出發點,研究'現實中的個人'行為選擇以及由其產生的相關經濟現象"等思想來引領經濟發展的方向,形成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從馬克思的論述中不難發現不管是個人還是階級,都改變不了"現實中的個人"為謀求私人利益而進行的行為選擇,都改變不了"現實中的個人"之間結成的社會關系.因此,"經濟范疇的人格化"也是經濟行為的主體,它是建立在"現實中的個人"的基礎之上的,而且"經濟范疇的人格化"能夠準確地刻畫"現實中的個人".
三、馬克思對待方法論個人主義與階級分析方法的態度
馬克思的階級分析方法既堅持了從"現實中的個人"入手的研究視角,又堅持了階級是經濟行為主體的觀點,實現了階級分析方法與從個人出發的方法論個人主義原則有機的結合.他將人們的行為選擇作為經濟分析的切入點,在對"現實中的個人"進行階級劃分時,嚴格按照"現實中的個人"依據身利益而結成的社會關系在階級關系中的表現來進行,在"現實中的個人"的基礎上保證了"經濟范疇的人格化"的經濟行為主體地位.此外,由于階級具有歷史性,隨著人們之間相互關系的改變,個人的階級身份乃至整個社會的階級結構都會發生變化,這也有力地證明了馬克思提出的人們社會實踐的基礎和進行理論研究出發點是"現實中的個人"的觀點.總之,馬克思經濟學是方法論個人主義與階級分析方法的有機統一.
四、結語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知道,"現實中的個人"和"經濟范疇的人格化"都是馬克思經濟學的經濟行為主體.兩者的區別是"現實中的個人"是解釋經濟現象出發點,而"經濟范疇的人格化"能夠成為經濟行為主體又是建立在承認"現實中的個人"行為選擇的基礎上.馬克思在經濟行為主體上的最大貢獻就是實現了方法論個人主義和階級分析方法的有機結合,真正做到了在強調個人的行為選擇的同時又關注社會的整體利益沖突.作為我國的指導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正確認識,有利于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進一步發揮馬克思的經濟分析方法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指導作用,更好的引領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嵩. 馬克思經濟學的經濟行為主體研究[D]. 北京大學2005\\(05\\).
[2]胡鈞. 劉鳳義. 經濟學關于人及其經濟行為特征的分析[J]. 教學與研究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