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我國行政組織文化建設困境探究
【引言 第一章】行政組織文化概述
【第二章】行政組織文化建設的意義
【第三章】目前我國行政組織文化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行政組織文化建設的原則及措施
【結論/參考文獻】行政組織文化構建問題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二、建設行政組織文化的意義
行政組織不同于其它類型的組織,其行為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利益。
行政生態理論認為,任何行政組織都不是一個絕對獨立、自我封閉的系統。
它在運行過程中要經常地與社會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尤其是面對迅速變化和發展的社會環境,以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為存在依據和基本職能的行政組織更加需要不斷做出相應調整和變革,以完善組織結構,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我國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前進,今年又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由于行政組織文化對行政組織的活動過程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建設良好的行政組織文化成為當前行政組織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建設行政組織文化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迫切需要。
馬克思主義認為,在一切社會發展因素中,經濟因素是所有社會決定力量和最終源泉,任何人都無法回避作為基本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經濟因素的強大作用。我國正處于建設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鍵時期,各行政組織要發揮積極的效能,對社會事務進行積極的管理,從純粹的管理職能向服務職能轉變。這種轉變不僅僅要體現在職能、機構和工作方式上的轉變,更需要一種能夠體現時代精神、突出服務意識的行政組織文化,貫穿于行政組織的工作和管理理念之中,植根于行政組織人員的從業精神之中。要求行政組織人員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緊跟社會潮流。
(二)建設行政組織文化有利于推進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也是各級行政組織面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課題。我國進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已有一段時間,但還存在著不少缺點和不足。表現為:政府職能轉變滯后,一些工作落實不夠,辦事效率不高,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的現象還比較突出。原有行政組織文化的影響是其不可忽視的原因。我們面臨的改革不僅僅是體制的革新、機構的精簡、職能的轉變,更重要的是從心理、價值觀、思想上進行變革和建設,使人們樹立新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行政組織人員是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其行政知識、行政道德狀況如何,直接影響到政府職能的發揮。良好的行政組織文化可以強化人員的自律精神和公共責任感,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改進工作,使其以高水平的行政文化素質來規范行政行為,提高行政質量和行政效率。
(三)建設行政組織文化有利于克服行政腐敗、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
良好的行政組織文化能夠增強行為主體的自律意識和抵抗能力,提高政府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廉潔性,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達到政通人和。我國遏制腐敗的力量不僅來自于法律和制度,更深層的還來自于倫理精神,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以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這些都是保證權力不被濫用的重要精神力量。
當前我國社會中,腐敗之風盛行,手上有權力的人由于行政信念、價值觀的薄弱,抵制不住利益的誘惑而腐敗。遼寧省沈陽市原市委副書記、市長慕綏新在其悔過書中這樣寫到:我在沈陽市任職的 4 年中,有 180 余人,其中 85%以上是各級各類干部,每逢年節,大事小情,以各種名義給我送錢送物多達幾百萬元。""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把這種送禮行為看做是'人情往來'而坦然待之。""通過反思,我認為,所謂'人情往來',多年來已成為社會生活習慣的變異,成為政治生活不正常的表現,成為重要'投資之源'或'投資渠道'."行政人員腐敗有時是受到組織內部不良文化氛圍的影響,如果組織內部人們都在以權謀私、收受賄賂,正直本分的人就受到排擠、打擊,不得以同流合污,走向腐敗的深淵。正是這種不良的文化氛圍使腐敗之風愈演愈烈。
(四)建設行政組織文化有利于調動組織成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行政組織的人事管理工作要以人為中心,了解人的特點,關心人的需要,開發人的潛能,把"以人為本"的思想貫徹到人才管理的各個環節。良好的行政組織文化能夠滿足組織成員內在和外在的需求,創造出有利于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環境,使他們認識到所從事的工作有意義、有挑戰性,自我價值得以體現,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和凝聚力,調動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近年來,青島市重視行政組織文化建設,先后實施了行政組織"轉變職能、規范審批、政務公開、依法行政、效能監督"的"五項工程",開展了創建"學習型、創新型、競爭型、服務型"的"四型機關"和以"快辦理、快審批、快落實,提高辦事效率"為內容的"三快一提高"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營造了積極向上的行政組織文化氛圍。廣大干部中形成敬業愛崗、勤奮工作、昂揚向上的文化理念,形成比學趕幫、人人爭先、不甘落后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了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