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以智能電網應用系統及技術作為研究對象,從發展電力技術以及規劃智能電網在電力系統規劃研究中的作用兩個方面著手,詳細闡述并分析電力技術與電力系統規劃研究工作,并據此論證做好這項工作對保障電力技術以及整個電力電網正常運行所發回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電力技術;電力系統;智能電網;規劃研究
中圖分類號:F40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在現階段能源資源緊缺問題變得日益嚴重的情況下,由于現代社會對于電力技術產生的需求導致了一種既清潔、高效、方便儲存而且可操作的電力新技術――智能電網成為目前最具有發展潛力和空間的新型電力技術??藏悹?005年研發出來的可以在建筑物集群內的電網電器之間形成一種共享與協調機制,進而能夠將建筑物在用電的高峰時段的需求急升有效地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無線控制器也正意味智能電網時代的到臨。作者下面就從智能電網的特征、概念、表現以及應用的先進技術等幾個方面簡要說明和分析電力技術下智能電網的發展情況。
二.分析電力技術下智能電網技術的發展
1. 分析智能電網的基本概念。智能電網是指電網系統及其相關技術智能化的體現。通常來說,智能電網是一類以雙向、集成、高效的計算機通信技術作為載體,并且以各種先進的傳感、測量、決策、控制技術作為依據,從而逐步實現整個電網系統的可靠、安全、穩定運行的一種新型電力技術。
2. 分析智能電網的特征。首先,堅強性。智能電網可以保障在整個電網系統發生大面積故障與擾動或者突發性影響時,仍然能夠有效的滿足終端用戶的用電需求,并且在電網系統遭受到外力的破壞作用影響或者是極端自然天氣狀況依然可以保持穩定安全的運行狀況,從而能有效保障電力信息的安全。其次,自愈性。智能電網除了具備持續在線的電網系統安全分析及其評估體系,而且還提供強大的預防控制體系來保障自我的輸供電能力。再次,兼容性。與傳統的電網系統相比智能電網的最大特點在于它不僅支持各種清潔能源的使用,而且還可以通過微電網系統與各種分布電源的互聯從而實現各終端用戶之間的相互需求,使得整個電網運行系統所支持的增值服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滿足用戶的需要。最后,經濟性。智能電網為電力市場相關經濟交易活動與開展往來提供了諸多技術支持,它所實現的各種電網運行資源的有效配置對降低電網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傳輸線路損耗,提升電力資源的利用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智能電網的表現。對于以上關于智能電網的特征分析,作者認為之所以智能電網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被人們稱為“智能”,電網一定有其相對于傳統電力技術網絡系統更優越的地方。首先由于這種智能電網表現出來的可觀測性,采用的有效傳感測量技術與電網系統內設置的傳感器可以使電網系統的任意部分乃至任意動作能夠及時的反映到交互界面上來。其次由于觀測對象與智能電網的關系不僅僅是觀測與被觀測的關系,而且還是協調與被協調、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除此之外,智能電網在決策和分析數據信息以及適應環境方面的優勢使得這種新型電力技術比傳統的電網系統技術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4.智能電網應用中的先進技術。相關工作人員應該認識到作為新時期電網運行系統的一個大的分支,智能電網是建立在充分應用各種先進電力電子技術基礎上的。具體來說,現階段智能電網中應用到的先進技術主要有下面兩種:
4.1 高速雙向通信技術。從本質上來看高速雙向通信技術是智能電網系統技術自愈特性的最主要體現。它除了可以實現檢測和校正智能電網的功能,還可以有效防護與監控各種在電網系統中存在或潛在的系統運行安全事故,在發生這些電網系統事故之后,高速雙向通信技術可以有效補償各輸電線路的傳輸電能,并且能夠及時從新分配潮流,從而杜絕安全事故隱患的進一步擴大,進而提升智能電網系統以及相關技術對電力電網的服務水平與控制能力。
4.2 智能固態表針。智能電網應用技術及其系統的最大資源優勢整合在于它能夠將傳統意義上的電網系統技術中所應用的電磁表技術和讀取系統進行改進,并且以一種可以在終端用戶與電力企業之間實現雙向通信的智能固態表計數與讀取系統來代替。這種表針除了可以持續計量電網系統輻射范圍內終端用戶在一天的不同時段內對電能的需求,而且它還可以將電力企業所指定的低谷、高峰電力價格信號與費率儲存在電力系統計數裝置內部,并且將在何時段采取何種電費費率政策的相關信息及時的反映到終端用戶操作界面上,從而以實現整個電網系統的智能化操作應用。
三. 分析電力技術下智能電網規劃在電力系統規劃中的意義
在現階段技術條件的支持下,我國大部分有線電路都受到電力系統規劃工作不細致、不到位的影響,短時間內很容易導致整個電網線路的超負荷運行問題,并且由于一些地區的輸電線路發展十分落后,沒有給予電站建設足夠的關注,不僅不能滿足電網建設工程周期,而且也不能保障建成后的運行電網系統安全。除此之外,我國的能源分布結構畸形導致電力資源比較豐富的北部、西部地區的電力不能高效且及時的輸送到對電力資源需求較高的南部、東部區域,電力能源緊缺問題一直以來是制約我國電力行業乃至整個電力電網系統發展的關鍵問題,這也就使得智能電網的規劃工作在目前經濟發展狀況下顯得格外的重要。
1.對智能電網進行合理有效的電力系統規劃可以實現智能電網高速雙線通信技術下雙向的互動職能數據傳輸,從而有助于浮動、動態電價制度在全國范圍內順利的展開進行。
2.智能電網可以在遵循各電網建設區域不同的環境因素基礎上,有側重點、有針對性的把各種新時期的清潔可再生能源接入到電網系統運行網絡過程當中,并且結合地熱能、太陽能、風能等多種自然資源的特征,將職能電網和清潔可再生能源的并網研究技術當作電力系統規劃的下一步工作重點,從而逐步的實現智能電網中分布式能源的管理目標。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現代科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經濟不斷進步,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對于新時期的電力電網系統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本文通過簡要說明新時期智能電網電力技術及其在電力系統規劃中的優點,希望可以對展開相關的研究工作提供寶貴的建議和意見。
【參考文獻】:
[1]鄭錦彪.淺談電力電子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與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5\\).
[2]張卜元.電力電子技術在現代工業中的應用及發展研究[J].煤炭技術,2011,30\\(8\\).
[3]周文龍.關于電力電子技術在電力系統中應用的發展趨勢及探究[J].城市建設,2012,\\(14\\).
[4]祁達才.南方電網連鎖故障大擾動及應對措施[J].南方電網技術,2010.\\(05\\).
[5]孫士云.束洪春.董?。T昆玲.直流調制對南方電網交直流并聯輸電系統斷面輸送的影響[J].云南電力技術,2006.\\(02\\).
[6]王威.韓學山.王勇.車仁飛.配電網絡電容器優化投切的作用范圍法[J].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08,\\(06\\).
[7]陳志巧.基于模糊理論的電力負荷預測研究[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02\\).
[8]張艷馥.趙樹華.毛莉萍.黃琰.曾鳴.政府在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中的職能和作用[J].電力需求側管理,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