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的經濟發展離不開能源消費的支持,傳統化石能源的不斷增加,能源緊缺的狀況;同時,化石能源消費導致的排放量急劇增加,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損害。為了解決經濟、能源和環境的矛盾,必須開發新能源。作為能源消耗企業也面臨著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電力企業,企業應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加快智能電網建設的過程中,提高管理水平以應對新能源?a業的挑戰。
【關鍵詞】:電力企業;應對;新能源電力;發展
1 、新能源對電力企業的影響
1.1 發展新能源的意義分析
新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頁巖氣,中國幅員遼闊,因此新能源資源豐富,發展新能源是重要的戰略意義,為發展中國的能源安全和環境改善。新能源可以被用來作為一種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緩解我國能源短缺問題,保障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新能源的開發,有利于改變我國的能源結構,減少對環境污染的化石燃料的燃燒。新能源產業是體現國家發展戰略的新興產業,也是國際產業競爭的重要領域。
1.2 我國發展新能源的現狀分析
太陽能資源為例,中國的太陽能產業規模已居世界首位,據統計,由九月到2015年底,中國的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795萬千瓦,集中式光伏電站裝機容量317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電站裝機容量625萬千瓦。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發展,以及其他的電池技術,奠定了在中國的太陽能發電產業發展的基礎,目前光伏并網一體化10mw網格,500kw光伏并網逆變器,監測系統的數據采集與處理。
1.3 電力企業在應對新能源發展方面的不足
1.3.1管理方面。中國制定了新能源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積極鼓勵企業技術創新,新能源的生產操作使用?!翱稍偕茉捶ā钡男抻?,從輔助電源網格服務體系建設,開展義務的規定措施和電網企業其他方面的保障;但在一些規定措施可行性不強,電網的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風力渦輪機和其他可再生能源設備造成的浪費閑置資產。
1.3.2網格問題。新能源技術創新不僅限于新能源本身,還包括其他領域。目前,電能是一種廣泛使用的能源形式,風能、太陽能、核能等都是在兩次轉換后進行的。近年來,我國火電企業裝機容量不斷增加,電網與新能源發電的競爭態勢已形成。為了保證新能源與發電的融合,就必須搶占火力發電廠的市場份額,這不利于新能源產業的擴張。
1.3.3技術問題。目前,中國正處于大規模的電網建設階段,現有的技術水平還不能滿足新能源發展的需要。盡管中國已開始積極構建智能電網,但尚未達到的階段,系統的規模,它需要很長的時間,施工參數的測量技術,集成通信技術、分布式能源接入技術、信息管理系統、智能調度系統和完善。電網和設施不能同時跟進,對創新環境的嚴重影響,導致技術創新受阻,新能源問題的兩個轉換不能得到有效解決。
1.3.4成本方面。目前,大型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成本已經比燃煤和燃氣發電廠便宜。在我們的例子中,8年2007-2015年,光伏模塊的市場價格從每瓦特下降到目前的每瓦3.5-3.8元36元,從每瓦60元每瓦逆變器7-8元的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的成本,從每瓦4元每瓦0.3元的價格。
2、 電力企業應對新能源發展的對策
2.1 爭取國家支持力度 從發展現狀而言, 我國新能源產業處于
在發展初期,在技術創新過程中存在著成本高、風險高、回報率低等問題,而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可能性只有依靠市場調節機制。電力企業可以積極尋求政府的支持,形成一個完整的、標準的盡快新能源技術與設備管理系統;加強新能源設備的維護和質量監督管理,建立監督機制,評估利用評價系統的管理條件的新能源科技企業,以為其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
2.2 加快電網建設進程
我國電網建設遠遠落后于發電能力的增長速度,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并網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面對不斷變化的電力能源結構,電力企業要繼續堅持智能電網的發展方向,加快電網建設進程。一、推進統一智能電網標準體系建設。智能電網標準體系建設是一項復雜、專業、龐大的工程,需要多個組織的參與?,F有的智能電網標準體系在中國只適用于國家電網層面,應進一步建立一個國際標準的電網系統。二、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智能電網建設對信息技術的依賴性強。智能電網的發展不僅需要電力行業的電力設備企業,還需要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積極參與。最后,智能電網測試區。在智能電網的建設水平已經逐步成熟,但在分布和用戶交互方面還不夠完善,需要建立一個試驗區積累的經驗,為全面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奠定基礎。
2.3 管理方面 設備方面
加強新能源生產設備的管理、日常維護、創新的技術和管理技術,維護,提高設備利用率;投資、新能源產業企業之間的發展做了充分的市場調研,投資風險,經營和管理的綜合分析,制定相應的對策。為確保投資目標的順利實現;人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具有創新能力的高技術人才,企業要樹立人才意識,人才培養的戰略高度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培訓和儲備了一大批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保證項目目標的順利實現。
結論
能源是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之一, 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資保障。電力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力企業既是能源生產企業,也是能源消耗企業,其消耗能源產生的碳量占總量的40%。電力企業碳排放居高不下, 影響了企業本身的發展, 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威脅。為解決以上問題, 發展新能源電力是我國電力企業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王嘉麗. 項目導向型新能源電力企業組合管理體系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
[2]王順. 促進新能源電力產業投資的理論應用和政策導向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
[3]呂明明. 新能源電力企業數據中心基礎架構虛擬化整合的實施微探[J]. 信息化建設,2016,01:298.
[4]朱海翔. 電力企業怎么應對新能源電力的發展[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1:10.
[5]馮巖松. 新能源電力企業管理提升重在轉型[J]. 山西建筑,2014,30: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