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被感染疾病、受到有毒化學試劑損害導致身體傷害的案例時有發生,病理科生物安全問題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分析病理科安全隱患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從而達到有效防止隱患發生的目的。由于病理科醫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長期接觸送檢的病變標本及制作切片過程中的有毒化學試劑,這些均可能引起業務人員身體受到損傷。因此如何針對實際情況加強科室的生物安全管理,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防止隱患發生,應引起各有關部門的重視。
1 引起病理科安全隱患的因素
引起病理科安全隱患的因素主要有3類:\\(1\\)送檢病變組織標本、胸腹水、宮頸涂片、痰液標本等可能帶有傳染性疾病病原,引起傳染性疾病的生物因素;\\(2\\)病理切片、涂片制作過程中使用的二甲苯、甲醛、DAB顯色劑等有毒化學試劑,可引起身體傷害的化學因素;\\(3\\)在維護、維修病理設備時可造成化學性身體傷害的因素。
2 防范措施
2.1 根據國家相關實驗室安全規定,制定科室安全制度根據2009年衛生部頒布的《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中關于病理科安全管理規定,病理科應當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等規定,做好危險化學品和生物安全管理。病理科應根據上述規定制定適合科室安全管理的相關制度并認真執行,從而從制度上防范安全隱患的發生。
2.2 合理劃分工作區域,加強實驗室的環境安全實驗室的工作區域主要分為污染區、半污染區和非污染區,這些區域應明確分開,做到既相互聯系又互不干擾和污染。配備實驗室所必須的通風、消毒等設施以保證實驗室的環境安全。
2.3 加強病理科醫療廢物的管理,維護環境和公共安全病理科產生的化學廢液、醫療垃圾等的排放若處置不當,如將醫療垃圾和有害化學物品直接混進生活垃圾一起處理,將實驗室產生的有毒廢液直接排放到普通生活污水,將會對環境帶來較大的污染,也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因此應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對醫療垃圾、醫療廢水進行分類并嚴格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置。
2.4 加強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品的管理,防止安全隱患發生對病理科常用的二甲苯、乙醇、硫酸等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品應加強管理,應有專門試劑柜和倉庫存放,劇毒品應專人負責保管,并做好使用登記工作。在使用中應注意自我保護。同時盡可能采用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的試劑,替代毒性大、危害嚴重的試劑,降低危險品對工作人員的損害。
2.5 嚴格消毒隔離措施,防止感染發生病理科日常工作面對的來自于患者的送檢組織標本、液體標本,可能對病理科醫技人員造成交叉感染。因此應根據工作需要制定相關消毒隔離制度,在工作時應強化防護意識,注意個人防護\\(如根據具體情況和需要,更衣、換鞋戴帽、戴口罩、戴手套、洗手消毒等\\);對取材室、切片室應進行定期消毒;對標本應進行密封保存。通過以上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2.6 加強醫務人員安全意識的教育,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科室應對職工進行安全知識的培訓,加強安全意識,工作中注意個人防護,避免傷害事故發生。
2.7 制定應急預案,及時處置安全事故在做好安全防范的同時,應對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制定應急預案,以利對突發事件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置。
總之,病理科安全問題不容忽視,通過對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對防范措施進行探討,認識到,只要加強安全管理,措施得當,便可有效防止隱患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李林豐,董丹丹,李科,等.基層醫院病理實驗室安全防護體會[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08,2:77。
[2]楊月紅,袁靜萍,劉杰.病理科生物安全問題的思考與對策[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09,25\\(5\\):554-555。
[3]張志發,吳勁,賴續文.臨床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探討[J].中國醫藥導刊,2010,12\\(10\\):1825-1826,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