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 建設高中語文課程,應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按"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三個維度的目標,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引入課堂合作學習,以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一、課堂合作學習的概念
學習方式是決定學習質量的重要一環,不同的學習方式造成不同的學習結果.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 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為改變學生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 教師應努力提高組織教學和引導學生的學習質量. 合作學習有利于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 有利于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學生要積極參與討論,善于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
\\(一\\)合作學習的概念
有關合作學習的概念表述不一, 一般有以下幾種認識、表述:
1.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上運用小組,使學生共同活動以最大程度地促進他們自己以及他人的學習.
2.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達到一個共同的目標在小組中共同學習的學習環境.
3.從 本質上講 ,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形式. 它要求學生在一些由 2-6 人組成的異質團體中一起從事學習活動, 共同完成教師分配的學習任務.在每個小組中,學生們通常從事于各種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學習活動.
4.合作學習又稱協 作學習 ,是以現代社會心理學、教學社會學、認知心理學、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學等為理論基礎, 以開發和利用課堂中人的關系為基點,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全員互動合作為基本動力, 以班級授課為前導結構,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形式,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 以標準參照評價為基本手段, 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和改善班級內的社會心理氣氛、 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為根本目標,以短時、高效、低耗、 愉快為基本品質的一系列教學活動的統一.
\\(二\\)課堂合作學習的概念.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 借助異質小組的基本形式, 通過小組同伴的溝通與交流小論文,以小組目標達成標準,以小組整體成績為評價、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
\\(三\\)語文課堂合作學習的概念.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 學生在 4-8 人合作學習小組中,互助合作共同達成學習目標,然后通過測驗或展示、交流學習成果,最后教師和全體學生根據學生小組學習的成果給予及時評價、獎勵的一種學習方法.它通過各種機制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獲得知識,發展技能,提高各方面素質,培養情感.
二、高中語文課堂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應用課堂合作學習教學法的意識薄弱
高中語文課里有些內容本來需要課堂合作學習才能達很好的教學效果,比如《雷雨》一課, 可以分組將課文中比較精彩的一段演成話劇,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更加透徹地理解全文.但是由于教學任務緊,許多教師為了趕進度,忽略了課堂合作學習,認為是在浪費時間. 加之有些教師認為語文課與其他理科相比要簡單, 所以更加疏忽課堂合作學習的應用,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沒有興趣聽課, 造成高中語文課教學低效.
\\(二\\)教師在課堂合作學習中角色定位不當
教師在課堂合作學習中的不當角色表現在兩個方面.
1.教師在合作學習中充當仲裁者. 在實際的合作學習中, 歸根結底是教師在安排流程,控制課堂合作學習的進度,教師用預先設計好的計劃或者程序, 把學生引導到自己設計的框架內, 合作學習中的學生自主性和主體地位被忽略了. 這是在課堂合作學習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
2.教師成為旁觀者. 教師只布置任務,讓學生自己安排活動, 也不對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不巡視課堂.導致學生從心里生就不重視這項活動, 這樣的教學結果肯定是失敗的.
\\(三\\)學生缺乏合作學習的技能和技巧
現在的高中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都比較差,對合作學習沒有樹立一個端正的態度. 在合作學習中,合作技能和技巧是關鍵因素.而在學校教育和教學中,學生以取得好成績為目地,相互間學習競爭很強烈, 雖然競爭可以促使學生學習, 但是過度的競爭就會拉遠學生之間的距離, 在合作學習中會出現很難與人合作、不友好、不傾聽、不分享,合作學習就很難展開,學生的合作技能和技巧比較欠缺.
三、高中語文課堂合作學習策略
\\(一\\)培養教師課堂合作學習的意識
1.教師要從觀念上根本上改變 ,教師不再僅僅是"工作者",教師還要充當"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顧問"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圍繞教學內容,創設便于小組交流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學習活動.
2.教師要積極參與聽課、評課等活動,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 學習其他教師在課堂合作學習中效果較好的,多交流、多合作,博采眾長、取長補短.
3.教師要激發學 生的互動積極性 ,充分顯示課堂合作學習的作用.
\\(二\\)準確定位教師在課堂合作學習中的角色并適時介入引導和調控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發生變化,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向導和促進者. 教師要清晰地告訴學生學習的任務是什么, 如何來完成,在完成的過程中有什么要求,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教師要根據課程特點、學生的特點,確定有效的合作學習方式, 設計好合作學習的目標,并且目標的表述要清晰.
同時教師還要注重靈活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以愉快的心情和高度的責任心來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合作習慣. 例如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課堂教學:
1.問 題探究法 、啟發鼓勵發.例 如在上作文課時,課堂上講練結合,對同一作文題目,面向全體學生提問有關寫作思路與意圖,發散思維,引發學生的興趣.這樣交流可以互相借鑒,互相學習. 然后讓學生課后完成作文,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不拘泥于課堂和書本.
2.自主合作、小組競爭.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組織若干學生團體進行合作學習,如舉行演講比賽、話劇表演等.在小組合作與競爭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彼此爭論、互教互學、共同提高.
\\(三\\)提高學生的課堂合作學習態度、技能和技巧
1.教師要從思想意識方面為合作學習開通道路,讓學生對合作學習產生認同感之后,再要求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技巧.
2. 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聆聽別人的發言,多為他人著想、集體著想,培養學生學會尊重、學會傾聽、學會欣賞、學會共享.在學習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不依賴于教師和其他同學,互相學習、優勢互補.
在教學中, 我們要依據課堂合作學習的相關理論, 不斷地解決課堂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建立一支思想素質良好,能充分將課堂合作的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語文教學能力較強的教師隊伍, 在語文課堂中應用課堂合作學習來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 促進學生情感發展,增進同學間的友愛,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